李雅冬
吉林省东丰县电视台,吉林 辽源 136300
解决“三农”问题现已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县级电视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与中央、省市级电视台相比,县级电视台不仅是地方台,而且是基层台,它能最先感知群众的情况、群众的要求、群众的创造,与农村读者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因此有着地域接近性的优势。县级电视台播发的新闻、专题和农业科技节目与农村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内容上的“亲和力”,使县级电视台赢得了农村广大观众的喜爱。因此,充分发挥县级电视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鼓劲、引导和服务作用,不仅符合党的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也有利于县级电视台自身的发展。
要做好涉农节目,就必须对当前当地农村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农民需要什么关心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当前农村的劣势之一就是信息闭塞、技术落后、文化素质低,受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民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来获取知识和信息。作为电视人,要始终坚持“围绕做群众的知心朋友,办群众喜爱的栏目”的宗旨,精心设置拦目,我们先后开办了《东丰新闻联播》、《走进乡村》《农科园地》、《精彩东丰》、《鹿乡集萃》到千家万户,这些栏目成了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参谋。
县级电视台离农民最近,把农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结合本地农业生产 特点 ,做出 有指导性、有针对性、有可视性 的农业节目。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县(市)级电视台应围绕这二十字目标来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宣传。
在新闻节目中加大涉农宣传力度,改进报道方式,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作为一个农业大县,东丰电视台历来重视对农宣传。为配合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在节目中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农村改革、农民减负、文明新风等内容进行报道,选择那些通过学科技用科技走勤劳致富之路的典型人物进行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在反映乡村文明新风方面,我们改变过去批判式的报道方式,选到具有说服力的典型进行正面宣传报道,做到想为农民之所想,急为农民之所急,写为农民之所需,播为农民之所盼,把政策送到农民的心坎上,把技术送到农民家中,把信息传到农民耳里,把致富道路铺到农民脚下,真正为农民服好务。在全县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
开办专门服务“三农”的电视专栏,引导农民走致富之路。2009年东丰电视台开办了《走进乡村》栏目,以服务农业科技传播。该栏目围绕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传播科技知识、服务农业农村搭建致富桥梁,引导农民致富”为纽带,围绕全县的菜、瓜、果、药、家禽、家畜等,结合农时,针对农事,紧扣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实际和农民朋友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及时将农民最关心的那些时令性强、实用性强、易学易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经验传递给农民朋友。通过农业科技专家在田间地头的现场讲解向农民传授一项时令性、实用性强的农业技术。通过这样的宣传,达到一种典型引导的效果。在不同的季节,农民朋友总能从《走进乡村》栏目中学到实用性和时效性都很强的农业技术。
县级台无论编播设备及节目制作水平都远不及上级台,就要在特色上很下功夫,要办好“三农”节目,就要从栏目设置、节目形式、内容安排等方面都要打“特色牌”,唱“拿手戏”。有特色才有个性,有个性才有生命。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可以凸显自我特色,农村电视节目受众是本地域的农民,他们更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和自己相关的事,要赢得观众,就必须扎根地方,关注本土文化,注重传播的地域性,办出地域特色。认真研究本地区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历史变迁和文化特征,突出新闻报道的地域文化特色。
为增强可视性,对农节目要尽量做在农事现场。特别是技术类节目,如果讲粮食作物就要把专家请到粮田,将经济作物就要到果园、大棚、讲畜牧养殖就要到养殖现场、收视效果要比演播室强得多。另外,主持人也应走出演播室,亲临现场,与技术人员和农民朋友直接对话,可以尝试改“播”为“说”,增强节目的亲和力。
要想使农村节目真正受到农民朋友的喜爱,必须加强策划,注重包装,提高可视性。吉林省东丰县电视台《走进乡村》栏目配以相应的小片头进行点缀,通过主持人的串词,承上启下,把几个板块有机地串连起来。在制作上还灵活采用上图表、打字幕、运用多媒体以及动画效果,形象的体现了主题,增强了可看性。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电视节目一定能够大有作为。我们要站在农民朋友的立场上,用心去体味,把“三农”节目做得通俗易懂,说的风趣动人,让农民快乐、喜欢,让对农节目真正成为农民朋友的知音。
[1]李秀武.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实践与创新.
[2]孙宝国.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3]中国国际农业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