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朱桂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野生动物救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野生动物救护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方法,是法律赋予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是对野生动物野外保护工作的延伸,是将野生动物看作人类朋友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对于积极保护野生动物,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浙江省已有省级救护中心1个、地市级救护站4个,承担着日常的野生动物救护工作,救助人员主要来自公安部门(包括民航、铁路、公路和地方公安等)、林业部门和热心群众。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野生动物救护,我们应该做到几个方面。
树立科学的救护观念。首先要开展栖息地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的日益减少,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掠夺和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使它们失去了生存和繁殖的场所。生态学研究表明,只要恢复一个栖息地的自然环境,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能很快增长。其次不要干扰野生动物正常的生活。我们的周围分布着大量的野生动物,例如一些小型的兽类、爬行动物和鸟类等,日常生活中发现或偶遇一些稀有野生动物,我们应该庆幸,说明周围的环境正在改善,千万不要把它们抓起来送到救护中心或者动物园等地方,只要它们没有受伤生病,就不应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第三是实施有限的救护。在自然界中,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手段。在城市这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经过长期的适应和选择,也形成了一种生态平衡,如果过多地干预,反而会对它们造成伤害。所以应该有选择地进行救护。第四要杜绝购买野生动物进行救护。发现野生动物买卖现象,应该及时报告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由他们出面负责处理,而不是购买后送交救护机构。购买野生动物进行救护的举动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非法捕获野生动物行为,可能会造成更多的野生动物被猎捕,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
建立科学的救护体系。首先是林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野生动物救护体系。除现有的省救护中心和市救护站外,有条件的市地应该成立救护站或中心,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指定至少一家专业兽医力量比较强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作为临时救护点,主动承担临时的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特别是对受伤、患病或其他急需救护的野生动物进行必要的应急处理,完成如消毒、止血、包扎等简易的处理任务。其次是要大力发挥各级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救护功能。各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人员加强野外巡护和监测,做好文字或影像记录,特别是在恶劣天气、季节性疾病的野生动物病饿易发时期,要加大巡护监测频率,确保受伤、病饿野生动物早发现、早救治,保证野生动物野外种群安全。最后是要大力发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的作用,宣传和普及野生动物救护知识,发挥主管部门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野生动物救护应急处置中做好协助和解释工作。
加强科学的救护管理。首先是要依法管理救护的野生动物。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依照行政管辖权限延伸原则,救护的野生动物应当送交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受限于目前我省野生动物救护管理的条件,我省救护的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原则上全部送交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负责管理。其次是要建立健全救护野生动物台账。救护机构接收野生动物,须向交送单位或个人出具野生动物接收凭证。救护机构要对被救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去向登记入册,救护结果向社会公布,配合交送单位或个人、上级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查阅。最后是完善救护野生动物的处理方法。被救护的野生动物经检查,如果无需采取救护治疗措施,可以就地及时放生;属轻微伤病,经治疗处理或可短时间恢复的,恢复后及时放生;临时救护单位无法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或短时间不能恢复的,须及时移送;经救治无效死亡的野生动物,要依法进行处置;经救治恢复后,不具备放生条件,需进行长期饲养的,应依法办理驯养手续。
落实科学的防护措施。首先是落实野生动物的安全防护措施。发现受伤、患病或其他需要救护的野生动物时,应及时上报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由他们负责实施救护。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野生动物受到不必要的惊吓、受伤甚至死亡,特别是对受伤的野生动物,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防止伤病继续恶化。其次是确保当地居民和救护人员人身及财产安全。在野生动物救护过程中,一旦发现野生动物患病严重或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救护单位应立即组织人员对现场实施保护封锁,确保野生动物不会对当地居民造成伤害,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救护措施,同时与有关方面联系(如要求公安人员配合、专业抢救人员介入等),必要时应启动《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要轻易接触患病严重的野生动物,谨防人兽共患病的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