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文摘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纲要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即增长7%以上。
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10年时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将翻番,这被不少学者解读为中国的“收入倍增计划”。
目前,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降至历史低点;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下滑,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其他“金砖国家”。如果居民收入增长过慢,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则无从谈起,消费这驾马车也难以对经济产生应有的拉动力。
有机构分析,中国如果成功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将引爆未来内需消费:一是在消费总量上,随着由劳动生产率提升带来的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有更多的钱来消费,零售业繁荣,内需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是在消费结构上,食品饮料、衣着服饰等必需消费品占国民收入支出的比重将逐渐降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耐用品、丰富居民生活的文化娱乐消费的比重将逐渐提升。
摘自《经济参考报》
一是在总体布局上,更加注重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培育新兴产业中,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较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快实施有利于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技术战略,带动生产性的就业岗位增长。在扩大内需中,注重培养发展新型消费产业,以扩大内需带动就业有效需求。
二是在要素投入上,更加注重通过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将素质就业作为实现充分就业的要素目标。普遍组织城乡劳动者进行就业培训、创业轮训和岗位技能培训,一方面,促进劳动者实现素质就业,另一方面,以此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和终生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
三是在部署安排和具体实施上,注重将促进就业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要切实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把城乡二元经济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
摘自《人民日报》
作为国人关注的热点,社会保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着墨甚多,其中,在阐述今后我国社保体系建设总体指导原则时,首次强调“可持续”性,意指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将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长远体制机制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总体上处于过度分割的状态,这是现阶段这一制度建设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国家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试图重构当前的制度体系。在农村,“新农保”自2009年底开始试点,目前覆盖人数达1.43亿人,覆盖面为24%,温家宝总理提出到2020年前要基本实现全覆盖。在城市,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正在上海、山西等五省市试行;公务员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方案和征求意见稿也已经过多次讨论。
一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和重点是:聚焦战略目标、加强系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开放共享,加快技术转移、促进成果产业化,加强科学管理、完善监督评估,重视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在此精神指导下,社会保障有望在2020年形成以完善的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老人津贴制度等构成的“三险一贴”型制度结构。未来在制度进一步整合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建立基于国民身份的单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全国一个制度,一种规则。
摘自《经济参考报》
三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完善并落实财税金融等各类激励措施,制定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是着力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要通过多种政策措施,继续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科技金融,积极促进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五是造就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制定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千人计划”,组织开展“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
六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平等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加大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力度,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组织的领导工作,发挥我国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的作用。
摘自《人民网》
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到8%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到去年底,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已达7%到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3平方米。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进入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跑”阶段。保障形式继续以包括廉租房在内的公共租赁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在内的政策性产权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实物住房保障为主,同时结合租金补贴。
未来五年,全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大约是过去10年建设规模的两倍;同时,每年还将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以上。
2011年全国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比上年增长70%以上,创历年之最。目前,上述任务已分解到各地。
通过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同时改善一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帮助更多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
摘自《新华网》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不能脱离现有工业基础,另搞一套新的产业体系。要高度重视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通过做强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提供坚实基础;反过来,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同时,要注重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为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商业、金融、信息等服务,创造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市场环境。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既要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还要把本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的导向和主要的目标,并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
必须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的作用和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新能源发电就需要储能等相关设施的配套,物联网的配套也需要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示范工程,要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商业化搭建平台。
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体制、机制制约,既有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和政策弊端的影响,也有新技术给现有管理体制、机制带来的挑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市场经济和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摘自《新华网》
一是教育普及水平要有新提高。到2015年,基本解决城乡“入园难”问题,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3年,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二是促进教育公平要有新突破。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率先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要进一步扩大国家资助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资助标准。
三是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和评价导向机制;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全员培训;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四是人才培养结构要有新格局。着重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
五是教育体制改革要有新进展。全面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加快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
摘自《中国教育报》
第一,要做好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因为我国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而且涉及城乡二元体制的变革、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各方利益关系的调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和布局出发,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统筹考虑城镇化有关重大问题,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明确发展重点、路径和优先顺序,确保城镇化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第二,要把发展城镇化的重点放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上来。过去我们曾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但由于那个时候大城市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各地还是把重点放在发展大城市上。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最近几年,部分产业从沿海到内地、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
转移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再辅之以有力的政策引导,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三,要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既是我国农村改革3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也是推进城镇化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必须切实把这个原则贯彻到城镇化进程的每个方面、每个环节之中,特别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平等就业权益、同工同酬权益等。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