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琴
(丰城市示范幼儿园 江西 宜春 341000)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伟大的战略大转移。与此同时,南方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一部惊天动地的不朽史诗,孕育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苏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就是对苏区精神的自觉践行。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产生巨大精神力量的根本源泉。邓小平说得好:“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民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P190广大党员干部、红军和游击队员之所以能够在异常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坚持斗争直到胜利,靠的就是具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这是苏区精神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具体体现。
面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许多人处于迷茫之中,都在担心中央红军还能不能回来?革命还有没有前途?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经常教育游击队员:“目前南方的游击战争,到了最艰难的时候,打死、饿死、病死,随时都有可能。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少数人动摇叛变并不奇怪,真正革命的同志要坚定信心,能坚持到底的,是将来革命的骨干。留下一点火星,定能燃遍万里江山。 ”[2]P45“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苏区垮了,但是革命没有失败,红军没有被消灭,黑暗和困难是暂时的,革命的前途是光明的。”“最重要的是对当时局势的判断,对政治形势的分析要正确。我们现在躲起来,长期坚持,完全是保存自己,巩固游击区,给时局若干影响,……我们的游击队坚持到抗日战争爆发,就是我们的胜利。我们有几个人就可以成立几百人的队伍,有几百人就可以成立几千人的队伍,有几千人就可以成立几万人的队伍。我们这里就成了一个中心。抗日战线要加强,国民党一定会派人来找我们合作,派军乐队来欢迎我们下山。”我们一定要“保持干部,保持游击队,保持政治旗帜。插一杆红旗在山上,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给敌人以打击,打破敌人的‘围剿’来壮大自己。”陈毅在极端艰难的处境中写诗勉励大家:“物到极时终必变,天翻地覆五洲红。”[3]P17通过这一系列的思想工作,广大指战员坚定了信念,提高了政治觉悟,增强了必胜的信心。许多队员在队伍失散的情况下,都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一面寻找失散的同志,一面设法和群众取得联系,坚持游击斗争。
正是这种对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激励着游击区军民面对数十倍甚至数几十倍的国民党军围剿,面对 “野菜裹腹、山泉充饥、大树遮身、攀藤附葛”的野人般生活,面对叛徒的破坏和国民党政府、豪绅地主的欺骗宣传和威胁利诱,始终高举革命红旗,不屈不挠,战斗不息。中央教育部部长瞿秋白、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红十六师师长徐彦刚等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舍身就义,英勇献身。陈毅面对被围险境,更是视死如归,写下了豪气冲天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4]P20—21这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展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纯洁的灵魂。
顽强的革命意志是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动力源泉。由于国民党军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苏区广大军民的生活极其困难。然而,这一切艰难险阻难不倒坚定意志的共产党人和苏区广大军民,在以弱对强的不利形势下,中央苏区仍然取得了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广大党员干部、红军和游击队员继续弘扬苏区精神,以坚定的革命意志战胜所遇到的、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陈毅后来回忆说;“三年游击战争,是我一生中经历最艰苦的斗争。整年整月在山里睡,外面跑。春天雨水多,全身都是泥巴,两个多月没干过。吃的是野草、杨梅、笋子和蛇。根本不是人过的生活,像野兽一样。”陈毅的诗词:“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5]P18“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野静忽闻狼。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6]P12从诗歌中不难想象,当时坚持游击战争是多么的艰难。国民党军对游击区实行严密封锁,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布料制做军装。一到严冬,游击队员们都是穿单衣单裤,最多只有一件绒衣御寒。敌人为了饿死困死游击队员,将山里的老百姓强行迁移到山外大村庄居住,游击队常常断粮, “饿得眼冒金星,只得爬到水沟边喝山泉水填饱肚子”。游击队员负伤生病,缺医少药,只好靠顽强的革命意志,靠山上的一些草药去战胜伤病。陈毅的大腿是在1934年8月负的重伤,直到1937年9月下山谈判时才治好。为了避开国民党军队和地主保安团,游击队只能在夜晚行军,有路不走趟水沟,每次行动都注意消灭一切痕迹。这样的行军,使得游击队员们常常跌得鼻青脸肿、皮开肉绽。
正是因为有了顽强的革命意志,游击队员们才没有被困难所压倒。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气馁,而是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论是“日日野营转战车”,还是“倦卧茅丛石作枕”,对游击队员们来说都是“若醉春风”。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代表了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党员,毫无疑问具有伟大的奉献精神,他时刻考虑的是人民的利益,决不谋个人私利。中央苏区的开辟及全国其他苏区的建立,以及随后建立的中央临时政府,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局部执政的初始实践,开始学着掌握政权。而这种“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奉献精神,赢得了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不可能坚持并取得胜利。视人民为重生父母,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生动地体现了苏区精神的重要内涵。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一种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主要的基础是依靠在群众力量上。没有群众的拥护和参加,不能战胜敌人长期的不断的‘进剿’,不能对付敌人大规模的抄搜,不能打破敌人的封锁线,保证长期的给养的供给,使我们清楚了解敌人的情形而敌人不知我们的实际行踪,也不能在敌人集中和交通便利的狭小山地与敌人坚持斗争到底,以至最后战胜敌人”。[7]P121项英、陈毅清楚地知道,要使群众真心实意地支持游击队,首先必须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注意保护群众的利益。游击区的群众都知道红军游击队是保护群众利益的,红军游击队胜败,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得失。红军游击队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严格地自觉地遵守红军纪律,不做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项英经常教育大家:“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注意执行政策,情愿自己多受苦,也不能加重群众的负担。”只要游击区群众遇到困难,游击队都设法给予帮助。陈毅说:“那时我们很多钱,但我们自己却很节省,而对群众我们却很豪爽。敌人把老百姓的房子烧了,游击队给钱帮他修起来;坐了班房共产党帮他保出来;老百姓被打死了,我们送钱去救济。所以,我们为农民、工人的解放,不计享受,对他们也是一个教育。我们和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
正是因为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游击区的广大群众就成了浩瀚的海洋,成了游击队的坚强后盾,游击队如鱼得水,敌人却举步维艰,动辄受挫。在极端残酷、恶劣的环境下,在红军游击队最困难的日子里,人民群众采取种种巧妙的办法,冲破国民党军的经济封锁,支援、接济红军游击队。当国民党实行“移民并村”,赶群众出山之际,群众把自己的口粮、食盐等日用物资埋在地下,做好暗记留给红军游击队。当红军游击队处于粮缺炊断的危难之时,群众乘上山砍柴或下地种田之机,将定量配购的粮、油、盐等,想方设法送给红军游击队。闽西龙岩地区一些地下党员,把自己省下来的盐巴、咸菜、地瓜等物资作为党费交给党支部,设法转到山上给红军游击队。鄂豫皖边游击区的群众利用上山下田之机,预先和红军游击队约好地点,穿上新鞋去,脱下鞋留给游击队员穿,自己赤着脚回家。因为下地只准带一顿饭,他们就自己饿着肚子,把饭放在山上留给游击队员吃。闽北游击区的群众,在国民党军控制最严的据点里,利用夜幕作掩护,把红军游击队急需的物品用布包好,吊在围墙外面,等待红军游击队派人去取,积极帮助红军游击队度过艰难岁月。为了帮助红军游击队克服经济困难,许多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皖浙赣边游击区有位名叫汪振丰的群众,为了给红军游击队保存粮食,被敌人抓去毒刑拷打,始终未透露埋粮地点。闽北邵武有俩夫妇因为给游击队筹办物品,遭到国民党特务严刑逼供,要他们供出游击队和地下党员,夫妇俩守口如瓶。丈夫惨死在敌人的乱棍之下,5个未成年的孩子都在狱中被敌杀害。闽北崇安县岚谷乡有一位接头户叫王瑞娇,因为替游击队筹粮筹盐,国民党军烧了她的房屋,烧死了她的丈夫,她仍然不改初衷,继续为红军游击队筹办物资,直到被敌人投进监狱。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像汪振丰、王瑞娇这样舍生忘死、支援红军游击队的人民群众,不计其数。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援和接济,才使红军游击队在艰苦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苏区时期及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广大红军指战员和苏区群众,无私奉献、不怕牺牲、一往无前、勇于捐躯的彻底革命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不断弘扬的过程。这是苏区精神的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显著特点。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红军游击队面对国民党军疯狂残酷的“清剿”和进攻,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湘鄂赣苏区自1934年1月小源失守到年底,前后方共损失10000人左右,1935年上半年,仅红十六师的伤亡就在1000人以上。[8]P11国民党军在重新占领苏区后,实行最疯狂、最残酷的报复。据不完全统计,瑞金有18000人、兴国有2142人、于都有3000余人、广昌有1000余人、宁都有4800余人、上犹有2100余人被屠杀。[9]P347许多地方成了“血洗村”和“无人村”,“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阮啸仙、刘伯坚、李天柱、蔡会文、李乐天、曾纪才、徐彦刚、马德明、李美群,等等,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不屈的身躯,奉献给了革命的解放事业,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和同志,把胜利的喜悦奉献给了劳苦大众。他们当中既有党的优秀干部,也有刚刚成长起来的普通党员和一般战士,以及许许多多的革命群众。
总之,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离不开革命精神的支撑和激励。这种革命精神是苏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正是对苏区精神的自觉践行。深入研究苏区精神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革命精神之间的关联,不仅可以进一步理解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而且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陈丕显.赣南三年游击战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4][5][6]陈毅诗词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7]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赣粤边游击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
[8]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湘鄂赣边游击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9]中共赣州地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赣南人民革命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