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鸿
(青岛开发区工委党校 山东青岛 266555)
党的历史上解决民生问题的历程与启示
张新鸿
(青岛开发区工委党校 山东青岛 266555)
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赢得民心、夺取政权并长期执政的重要原因。回顾党的历史上解决民生问题的历程,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生;历程;启示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这是因为,民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由此影响民利,进而影响民心,最终影响到党能否夺取政权、能否执掌政权、能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回顾党的历史上解决民生问题的历程,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1]为了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我们党十分重视广大群众生活状况的改变和改善,强调“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得到群众拥护,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赢得战争胜利,我们党密切关心群众生产和生活,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在根据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党从《井冈山土地法》到《兴国土地法》,再到《赣西南苏维埃土地法》,及时制定和调整相关的土地政策,修改土地法令。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郑重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3]我们这样做了,“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4]党领导的土地革命以及根据地的建设,实现了贫苦农民祖祖辈辈获得土地的梦想,使广大农民迅速分清了国共两党和两个政权的优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支援革命战争、保卫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积极性。
抗日战争时期,为发动和组织农民抗战并适当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从1939年冬起,我们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使农民得到了经济实惠,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1941年至1942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最困难的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地瘠民贫,自然灾害频发,加上驻扎了大量的党政军学人员,边区政府对农民征粮过多,引起群众不满。对此毛泽东高度重视,1942年12月,他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指出:“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5]我们可以给予人民的“就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6]为了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我们党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精兵简政,使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度过了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党同根据地人民的血肉联系,这对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敌后抗日斗争直至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领导自卫战争的同时,带领解放区人民开展土地革命,满足农村中大多数阶层的土地要求。1946年5月4日,党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1947年9月,又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按人口平分土地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到1949年上半年,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华东的山东、苏北等老解放区及其周围的小块新区中,土地已基本平均分配,近1亿农民获得了土地。不仅如此,党还领导了破除迷信、扫除文盲、建立男女平等关系等农村改革,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和农民的精神世界。劳苦的人民大众从切身实际生活的改善中深深感受到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他们在“保田参军”的口号下,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出现了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兄弟相争、村干带头的踊跃参军参战的动人景象。在这场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战争中,正是由于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关心人民生活,得到了劳动人民的衷心拥护,才最终夺取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依然保持了注意经济工作、关心人民生活的优良传统。“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很快恢复和发展,民生事业的基本框架得以建立;四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我国民生事业取得可喜成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和计划经济的束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民生实践偏离了正确方向,民生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改革开放后,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解决民生问题的任务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艰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更是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向全党发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号召。改善民生已成为党的中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也成为了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
正是由于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历史上解决民生问题的历程,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具有重大的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条件和基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
第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人民群众民生需求的内容日趋增多、标准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在设计、制定政策时要前思后想、左顾右盼,注意政策的严肃性、稳定性、连续性、联动性和可操作性,防止因政策失误、多变或不协调、落实不到位,引起攀比和连锁反应,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不满,导致失信于民。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着力保障群众的基本需求,又要满足群众的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只有竭尽全力解决好这些民生问题,我们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和源泉。
第三,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我国社会已从过去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分化、演变为十大社会阶层。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社会需求,这意味着现在的“群众”与过去的“群众”大不相同 。党员干部首先要清晰地看到,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群众,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了解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决防止党群、干群关系由鱼水关系蜕变成“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须知党的指示和政府的法令是领导和帮助群众,而不是给群众以恩赐。党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7]
第四,必须坚持循序渐进,一切从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核心问题来解决民生。民生问题既是历史的,又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期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不同的。革命时期民生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建国以后主要解决城乡居民的衣食之忧,而现阶段,民生问题的核心则是全面提升小康生活的质量和水平。由此可见,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由于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我们长期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在总体上要坚持循序渐进,加快重点突破,实现整体推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急有缓,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好民生问题。
注释:
[1][2][3][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36页、第136页、第138-139页、第139页。
[5][6]《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467页。
[7]《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243页。
张新鸿,女,(1967年—),青岛开发区工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