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

2011-08-15 00:48:49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1年7期
关键词:反攻敌后抗日战争

杨 琳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河北石家庄 050051)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

杨 琳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河北石家庄 050051)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的最前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历史地位;主要贡献

在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1、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具有首创意义

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取得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后,结合急剧发展的抗战形势,按照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以五台山为中心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及全国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了。这是当时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模范,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

随着游击战争的进行与需要,晋察冀根据地进一步扩展到正太、同浦、平汉、平绥4条铁路之间的山西东北部,察哈尔南部和河北西部的山区、半山区和冀中平原地区,而后以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边陲地带为中心,扩展到包括绥远(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热河(今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等省各一部的广大地区。它西起同浦铁路与晋绥抗日根据地相连,东至津浦铁路和渤海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相邻,南至正太、石德铁路与冀南、太行抗日根据地相接,北跨外长城到沽源、宁城、锦州一线,是联络和沟通各大解放区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2、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牵制和打击了敌人大量兵力,对坚持华北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这一地区虽然最早沦为敌人后方,但是日军兵力不足,且在战略进攻中疯狂南进,无暇后顾,仅占领了城市和铁路、公路干线。这一地区国民党的旧统治在日军进攻下已基本瓦解,新的日伪统治还未建立或比较薄弱,我党利用这一空隙建立抗日根据地,变敌人后方为抗日前线。晋察冀根据地象一把匕首插在华北敌人的心脏,牵制和抗击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华北日军和二分之一左右的华北伪军及部分伪蒙军、伪满军、关东军,与华北其他抗日根据地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使日军深陷敌后战场的泥潭,拖住了日军西进、南进、北进的步伐,不仅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保卫了大后方,也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

晋察冀根据地在实战中形成了主力兵团、地方武装和民兵自卫队“三位一体”紧密配合作战的人民战争的武装力量体系,还依靠群众创造了一整套适合于人民战争的后勤供给补充、伤员救护、敌情侦察、通讯联络等工作系统,以及地道战、地雷战、交通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争等多种游击战争的战术,形成了人民战争史上的奇观。在八年抗战中,根据地军民和日伪作战32000余次,毙伤日伪军30万余人,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最早与苏联红军会师,为解放察哈尔、热河和东北,建立东北解放区做出了独特的重大贡献

1944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都转入了战略反攻,华北日军主力开始部分收缩据点。这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造成了局部反攻和向外发展的有利时机。为了迎接反攻,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进行了"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和大练兵运动,大大激发了根据地人民参战和支前的热情,提高了部队军事、政治素质,为全面反攻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抗日战争全面反攻开始。在大反攻中,晋察冀部队歼灭日伪军七万余人,收复了张家口、承德、宣化、山海关等 多座城市,正规军发展到三十二万余人,民兵发展到九十余万人,根据地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4、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财政建设中执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的成功,不但在坚持敌后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也为以后党全面管理国家财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晋察冀根据地的财政工作是在敌后游击战争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战争时期的特点。战时财政经济工作搞得比较好,使根据地经济在最艰苦时期仍具有健康的、持久的耐力,不仅为支持根据地持久抗战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力量,也取得了对敌经济斗争的重大胜利,挫败了日军掠夺华北“以战养战”的阴谋,加速了敌伪经济的崩溃,成为加快日军在持久战中必然灭亡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5、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展现了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良好雏型。在抗战中,对促进全国政治进步起了重大推动作用,也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统一战线的模范区”。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党的地区之一,具有党的长期工作基础和丰富斗争经验。它不仅在敌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政权机构,而且实施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文化政策,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光明灿烂的前景。

在八年抗战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抗战的战略要地;是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的坚实屏障和通向华北、华中其他根据地的交通要道;是积蓄、发展和补充革命力量的大后方和大本营;它的创建、发展和壮大,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新中国的建设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干部,准备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伟大功勋。晋察冀的抗战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和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1] 聂荣臻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杨琳,女(1978—),汉族,学士学位,文博馆员,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从事文博讲解工作。

猜你喜欢
反攻敌后抗日战争
智能大反攻
丛林大反攻
化石大反攻
整人反攻计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抗日战争(第一卷)
学习月刊(2015年15期)2015-02-27 00:53:26
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
军事历史(2004年4期)2004-11-22 06:49:58
奋勇战敌后 担当主力军——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
军事历史(1997年2期)1997-08-21 02:28:46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军事历史(1997年2期)1997-08-21 02:28:46
坚持中原敌后抗战的李先念
军事历史(1993年1期)1993-08-21 06: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