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婚恋观是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培养处在青春期后期的女大学生正确的婚恋观,引导她们追求高尚的爱情,促进她们组建和谐的家庭,无论是对女大学生个体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调查,女大学生恋爱现象非常普遍。有关学者对上海、重庆、广东、河北、陕西等地的1500名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正在谈恋爱”的学生占44%,“曾经有过恋爱经历”的占61%,“处于观望状态,一旦有了合适的对象也可以考虑恋爱”的学生占9%,“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只占12%。[1]作为一个高文化和高情感需求的群体,爱情在大学生涯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恋爱又是一门难以驾驭的人生艺术。90后女大学生,在跻身庞大的恋爱群体的同时,如何对立正确的婚恋观是一个新的课题。
恋爱动机是恋爱行为的内在动力,决定了恋爱目标以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2]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各有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追求真爱型。这类女大学生目的是寻找人生的伴侣,追求恒久稳定的爱情,同时能妥当协调爱情与亲情、友情、学业之间的关系。2.体验人生型。这类女大学生认为恋爱是心智成熟的过程,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部分,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塑造,提高情商和培养人格。这种恋爱重在参与过程,而不是必须要求结果。3.虚荣攀比型。这类女大学生找男朋友,更看中外表长相、经济基础、消费观念、名誉声望和家庭背景等,以这些为满足恋爱心态的前提条件,找男朋友的范围也不仅限于男大学生,而是倾向于社会人士。4.孤独寂寞型。这类女大学受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的双重影响,很盲目地踏上恋爱的道路。
恋爱与学业是矛盾统一的。当恋爱适合学习发展的状况时,就会促进学业;反之,当恋爱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等与学习的发展相互冲突,不能合理分配时,就会造成阻碍,成为学业发展的桎梏。如何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是所有恋爱中的女大学生们必须面临的问题。恋爱对学业是否具有影响,以及产生了什么影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有关调查,有21.1%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能促进学习;有14.2%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阻碍学习;有48.4%的女大学生认为依情况而定;有16.3%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没有影响。[3]
90后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多元化,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宽容的态度。女性的弱势地位,导致女大学生易受到性侵犯,例如为考研、就业及在高校中获得某些利益,发生潜规则、一夜情和性交易等现象屡见不鲜。婚前性行为,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承受,女大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生理失贞,更为严重的是心理失贞,羞愧、焦急、恐惧、绝望都有可能纷至沓来,自尊自信与归属感也会逐渐丧失。由性行为引发的意外怀孕、被迫人流、生子或弃婴等影响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现象令人堪忧。
1.性取向的多元化特征。比如同性恋,我国并未认可同性恋合法化,但国外存在着同性恋合法化、公开化的情形。据有关高校专家调查,1.13%女大学生是同性恋,对异性不做出性反应,而被同性所吸引。同性恋中的大多数是双性恋,只是极少一部分人存在同性恋行为。[4]
2.失恋。有恋爱就有失恋,女大学生也与一般青年一样会受到种种心理上的影响,相对来说,以理智的方式予以处理的为多。但是有些女大学生因为受传统的性道德的影响,造成女性觉得感情被遗弃、受屈辱,有莫名的孤寂之苦。如果这些痛苦得不到宣泄和疏导,心理冲击就显得特别严重。调查显示,女生自杀的34%因恋爱问题,这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环境。[5]
3.闪婚、征婚。我国实行婚姻自由的婚姻制度,只要达到法定婚龄,并符合结婚其他法定条件的婚姻,应当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原则,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撤销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从此学校不得干涉和禁止本科生结婚。不甘只做男女朋友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玩起了闪婚,但随意降低时间成本的婚姻,难保感情质量不达标,往往闪婚之后就面临闪离的困境。每周黄金档的电视交友娱乐节目中,不乏闪烁着一张张女大学生稚嫩的脸庞,个人信息和择友标准赫然在目。爆红网络的交友平台,也是女大学生征婚的主力渠道。在校女大学生成为待嫁一族,值得思考。
边际人格是由文化长期冲突引起的新旧文化、价值交替过程中的产物,生活在新旧双重的文化生活中:一方面享受着双重文化的某些优点,得到祖先得不到的满足;一方面又被两极化的价值所撕碎,感受到祖先所难有的痛苦。[6]女大学生自身矛盾的人格是内因,特别是处于中西文化冲突的年代,往往古今交会、新旧杂陈。在对待婚恋观养成的问题上,她们通常表现出边际人格的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主义
家庭主义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是对家庭荣誉的重视,追求家庭高度的统一与和谐。中国传统的家族主义,奠定并维系了家庭主义的价值网络。所有的价值网络当中,亲亲原则不但把家提高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群体的地位,而且把维系家这一生活群体感情的“孝悌”视为最高道德价值的表现,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原则为增强传统家庭全体成员的一体感奠定了不拔之基。为了维持门风,女性必须敛抑自己的个性,婚恋也需符合家庭主义的基本要求。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在选择恋爱对象是否征求家人意见问题上,表现出更弱的独立性。婚恋问题尊重家人的意见,听从家庭长辈的安排,未将该问题完全看作是自己个人的事情,正是中国家庭本位思想的折射。
2.西方文化的自由婚恋观
西方文化中的婚恋观是建立在个人本位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自由表达,强调的是契约人伦关系。当代女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婚恋观也在发生变化。首先,人权平等。人权平等是女大学生要求婚恋平等的基础。其次,性观念解放。受西方大众文化尤其是描写青年恋爱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甚至黄色书刊及网站等的影响,女大学生的性观念日益开放。最后,“含金量”增加。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和消费的多重压力与诱惑,导致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物质化趋向。“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便是婚恋观“含金量”增多的真实写照。
3.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婚恋观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
第一,开放与保守并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女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不道德的,甚至应受到法律制裁;但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浸染,有些女大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可行的。对待传统的忠贞观念,既重视,又理解和宽容,这正是社会转型条件下女大学生矛盾婚恋观的表现。
第二,工作与家庭两难。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女大学生的心智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使之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又对家庭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在工作和家庭的两难选择中,有的女大学生更侧重家庭。为此,她们当中有部分人以受教育为觅取对象的手段,或获得优裕生活的桥梁。
家庭教育与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养成密切相关,但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中的家庭,还未能完全实行民主,使子女与父母在婚姻与恋爱基本观念上存在代沟。
首先,缺乏情感互动。子女与父母之间情感反映与互动的缺乏,是女大学生追求爱情的重要原因。受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影响的父辈与受多元开放文化影响的当代女大学生之间的接触焦点十分有限,关于恋爱、婚姻、性等羞涩的话题,通常会避讳。如此缺乏情感反映与互动的家庭关系,使得子女期望通过与外界交往来满足情感需要,解除心里的寂寞与孤独。大学校园成为“寂寞群众”爱情种子滋生的土壤,女大学生通过恋爱,能够把自己与他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取得他人的情感反应,从而修建在家庭中残缺的人际心灵之桥。
此外,追求新奇事物。对新奇事物的外在表现的差异,使两代在婚恋观上产生冲突。生活在传统家庭里的个人,重视生活礼节,富有很浓的伦理意味。在伦理教化的范围之内,严格地效法古圣先贤,认同历史传承,抑制新奇经验的追求,如在公开场合对异性的亲密接触,会被认为伤风败俗,处于飞速发展社会中的女大学生,心智得到更多的解放与提升,不仅在高校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从电视、电影、网络等新兴媒体中学习婚姻、恋爱与性的知识,开始走进了以显性教育为主、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婚恋课堂,以此填补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新奇经验。
当下,我国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采取回避态度,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使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养成与学校的教育之间形成断接。
1.书本上的避讳之言
现有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中,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而涉及婚恋观教育篇幅较少。强调青年树立无产阶级恋爱观和遵循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关于何为爱、如何爱、拒绝爱等教育则未涉及到,尤其是有关性道德和性健康的教育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书本上对大学生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未能表现足够的重视,也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对老师的敬畏之心
女性身处逆境的时候,通常会表现出胆怯、内向、软弱的性格特征。当遭受恋爱挫折不能进行正常学习时,尤其是意外怀孕之类由性行为引发的事件,女大学生会因传统的道德感认为有损师道尊严,怕老师知道。因恋爱造成的旷课逃学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也担心会受到批评与处分。更怕老师会告诉家长,受到家长的斥责与鄙弃,成为整个家族茶余饭后的笑柄,如此败坏门风之事因心理恐慌而难以启齿。
3.课堂中的羞涩之情
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左半脑和右半脑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情感丰富且细腻。用情感来思维,恋爱状态通常是无法用理智控制的冲动和狂热。当身体、心理、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的时候,往往陷入自卑和迷惘,渴望通过倾诉来分享情感压力。但传统课堂大多通过灌输式理论教学和主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女大学生不仅需要有向教育者寻求帮助的勇气,更需要有当众剖析个人隐私的勇气。众多同学作为听众可能会同情鼓励,也可能会冷嘲热讽。因此,女大学生羞于家丑外扬,往往会拒绝在课堂上探讨个人婚恋观养成中的种种困扰。
1.开阔视野,理性对待爱情
女大学生婚恋教育是为了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增强自尊自信自爱,养成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和谐的爱情观。无论是恋爱对象的选择还是感情纠纷的处理,应从多角度多元化的视野分析,并且训练自我的开放思想,拥有汲取中西文化精髓的智慧,从沉溺于自我中心的想法中跳出来,努力克服和防止边际人格的形成。在自我评价中实现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其婚恋的能力,培养健康的人格。
2.解放自我,获得情感自由
当代女大学生应认识到,恰是在恋爱中遭受到挫折,才催生了战胜困难的生理冲动即勇气,这是战胜恐惧、获得力量和清醒头脑及克服前进障碍的情感机制,把人推向光明。当择偶遇到纠结、失恋感到沮丧、争吵受到委屈的时候,选择积极乐观的态度是勇敢的表现,重新振作起来所能依傍的只能是积极的力量而不可能是消极的情感。勇敢的爱自己,爱他人,有意识地追寻情感的自由,它才会属于你。
1.个体性的尊重
个体性的尊重,是现代家庭与个人关系重组的一个重点。实际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方式,应尽量学习互相尊重,尝试放弃独断的权威方式,倾听子女对婚恋现象的看法,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尊重子女对恋爱对象的选择。这不只是为了尊重别人,也是为了尊重自己,是彼此都能保持独立的人格,使家庭成为独立人格的养成场所,从而改善中国传统价值与生活现状之间失调的现象,是缓解关于婚恋观念代沟的一剂良药。
2.责任感的培养
从子女婚恋观的教养着手,培养当代女大学生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人,不仅对家庭负有责任感,而且范围扩大到对社会的责任感。改变传统家族的小圈圈意识,父母应把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视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重视家庭荣誉这一传统特质仍应保留,只是荣誉的范围应予扩大。毕业后将成为一个新家庭成员的女大学生,如果能对社会尽责任,应当视为家庭的至高荣誉。
1.更新教育观念
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不限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狭隘观念,更需要具备大思想政治教育观。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全球化的教育观,需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的人本哲学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法论。[7]高校应当以大思政教育观为指导,培养女大学生养成科学的婚恋观。
2.理论武装头脑
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青年学生的头脑,是使其掌握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8]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提高女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正确的婚恋观养成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对女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灌输是必要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婚恋观的教育内容应不断改进,不仅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更应彰显时代特征,贴近女大学生实际生活,教授恋爱方法、恋爱心理、恋爱艺术等。
3.注重人文关怀
无论是“两课”教师、辅导员或党政机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负有育人职责,应给予女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改变传统的代际式的单向式教育,倾听、感受、分享女生在婚恋中的喜悦与欢乐,理解、体贴、解决她们的烦恼与挫折,进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有具体措施的关爱,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
4.突出主体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女大学生个体应给予充分的尊重,突出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女生的能力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女大学生进行价值辨析,帮助女大学生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多种信息,不断地进行思辨,使女大学生养成恋爱风险预测能力和处理恋爱变故的应变能力。
5.多样化教育形式
除了课堂和专题讲座,还应通过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婚恋观教育的兴趣。性道德与性知识属于婚恋教育的重要内容,涉及了医学、遗传学、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对女生进行特殊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卫生教育,开设女性教育讲堂,提高女性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女性的保护措施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笔者认为,婚恋教育的对象不只是女大学生,还包括男大学生,甚至社会全体成员,因为这是一个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问题。重视女性的情感需求和关爱女性的身心健康,是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养成绝不单是个人、家庭、学校方面的问题,更需要整个社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1]刘秀伦.大学生婚恋观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8,(2).
[2]刘卫民.大学生婚恋观的思想政治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3]马天芳.关于当代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4]燕虹,左丹.女大学生同性恋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08,(11).
[5]杨东平.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王国炎,陈爱生.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J].思想理论教育,2006,(7).
[8]李毅.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J].高校理论战线,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