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城市建设彰显水族文化

2011-08-15 00:51陆青剑李姗
当代贵州 2011年8期
关键词:建成区文化名城水族

■ 文/本刊记者 陆青剑 李姗

三都城市建设彰显水族文化

■ 文/本刊记者 陆青剑 李姗

“四分地球三分水,天上人间唯一族”,《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散文家梁衡在游览三都后,被这里的文化与风情深深吸引,遂为三都如此题词。

站在三都水族自治县行政中心大楼最高层,县城的靓丽景貌收于眼底,四处弥漫着浓郁的水族风情。

特色鲜明地推出水族文化

像贵州的许多城镇一样,三都自治县的城镇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杂乱到有序、从单一到综合呈现的过程。过去三都的城镇不仅规模小,而且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定位也比较含糊,没有充分利用好“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这一极具民族文化内涵的“资源”。

这一被动局面在2007年开始得到扭转。这一年,三都自治县大力实施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对全县所有城镇进行科学定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县城按照“中国水族文化名城”的定位和“民族现代化和现代民族化”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为了把规划做到位,三都聘请了国内著名规划机构编制城镇规划,先后编制了《县城总体规划(2007-2025)》,《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区规划,小区、街道、园林等建设详细规划,周覃、九阡等8个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拉揽乡和羊福乡总体规划,做到每个乡镇都有城镇建设规划。

从2007年起,三都对作为“脸面”的建设东路、中山路、都江路、迎宾大道等城市干道以及同心桥、县行政中心大楼等的建筑外立面,实施民族特色改造。与此同时,凤凰公园、赛马城休闲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的建设,根据其功能特点注入水族文化元素,整座县城要求充分体现水族文化特征。如县行政中心大楼的门牌就用水书来书写,几条干道两侧建筑的外立面改造和同心桥包装则采用水族干栏式风格。

经过系列的工作,“中国水族文化名城”的雏形日渐显现。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和著名演员刘晓庆到三都采风后说,她们愿意担任中国水族文化形象大使——她们被三都曼妙的风情深深打动了。

城镇化撬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城在妆扮中变美,也在扩张中变大,星级酒店、商住楼群、文化体育场馆的崛起,使县城的面积达到5.32平方公里。全县的城镇建设也同步进行,建成区面积达21.15平方公里,全县城镇人口达9.68万人,城镇化率达29.26%。预计到2015年,县城城区人口将达到8万人,建成区将达到10平方公里。作为重要中心镇的周覃,建成区有望达到2平方公里的目标,人口达到2万人。预计全县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期末将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转移农村人口5万人以上。

城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着许多村民向城镇聚集。从都江镇迁居到县城的潘老三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他在和本刊记者交谈时总会冒出一两个水语词汇,他的那口地道的水话充满了原生态的味道,而这正是“中国水族文化名城”所需要的气息。

(编辑/喻丹)

猜你喜欢
建成区文化名城水族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基于类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成区时空动态特征
合肥市建成区综合物种指数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研究
水族敬酒歌
2013—2018年金普新区建成区空间形态扩张规律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上帝的水族馆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与演变研究
水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