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 芊
芳林新芽催陈叶
——辛亥革命前夕贵州的经济现代化
■ 文/林 芊
贵州经济现代化的第一缕曙光出现在缫丝业和丝织业上,各地积极采取的各种发展措施拉开了贵州产业革命的序幕。
辛亥革命的爆发,表面上是清王朝专制统治与人民之间政治冲突激化的产物,本质上乃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经济现代化)突破封建经济(传统经济)桎梏的社会变革,因此,贵州辛亥革命不过是这一变革的反响。同时,贵州经济现代化的总体水平也制约着贵州辛亥革命的深度。
事实表明“贵州在19世纪30年代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与长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区比较“要晚二百年左右”。但是,受中国经济现代化大潮涌动的影响,滞后的贵州也融入现代化浪潮中,这一进程在辛亥革命前夕最为明显。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促使传统经济向“产业革命”方向转换,即由农副业生产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向“手工场”过渡。在贵州,虽然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成义酒厂”在1863年就出现,1886年还诞生了最大的资本主义工厂——“青溪铁厂”,但贵州经济现代化的第一缕曙光却出现在缫丝业和丝织业上,它催生了贵州最早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厂”。
缫丝业和丝织业在贵州有一定的基础,各地积极采取的各种发展措施拉开了贵州产业革命的序幕。1739年,遵义知府陈玉壂倡导植桑养蚕,蚕丝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发展起来,生产的丝绸与“吴绫蜀锦争市于中州”。但进入光绪年间,因受洋纱(机纱)冲击逐渐衰落。光绪末期,丝织业便成为振兴贵州经济现代化的首要产业,贵州新政的第一个经济政策就是在全省发展丝织业。1908年,遵义知府袁玉锡大规模地发展桑蚕丝织业,在遵义城大井坎、马草行街、左箭道街等地广植桑树。安顺知府文海清从浙江引进数万株桑树运到安顺种植。都匀知府王玉麟也倡饲山蚕,继任者还从杭州嘉兴等地采办湖桑,又分别从遵义、杭州引进蚕师人才。
棉织业的发展将贵州“产业革命”推向纵深。首先,传统棉纺织生产中用洋纱取代土纱,由此促成绵布产业方兴未艾,19世纪末用洋纱织布已达80%。绵布业的发展成为产业现代化的主流。1900年前后,仅兴义城内就有近三千张织布机,在关岭县“人民……集股筹备组织,采买洋纱,设立机房”。纺织业不仅聚集了上千的产业工人,不断涌现的“手工厂”还壮大了全省产业革命的规模。其次,土纱业的瓦解和绵布业的兴盛,对于经济现代化来说,其意义在于使传统家庭纺织业向现代手工业转化,其形态是“出现了耕与织的分离”,开始进入“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也有学者认为“清末贵州民营工业多为有近代企业名号或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再次,洋纱(机纱)取代土纱、洋布(用机纱所织的布匹)取代土布,刺激了本省绵织布业地生长,生长中的绵织布业对机纱地需求又将全省导入国家商品市场,从而也使贵州融入到中国现代化大格局中,触动着贵州经济社会地转型。
机器取代手工进行生产是贵州“产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清末,贵州一些手工业生产就开始使用“梭子不用手丢,而用提绳运梭子”的新机器。在1904~1906年间,一些“手工厂”织布已使用进口足踏铁轮机取代手工木机。1908年,遵义百艺厂从日本购回纺布铁机。而率先开启贵州产业机械化先河的是印刷业。1907年,遵义官书局就从日本购置印刷机,出版了贵州第一本用机械印刷的铅印书。此后,在贵阳、安顺、铜仁等地出现了使用机械铅字或石印机的厂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华之鸿在1898年就着手创办的贵阳文通书局,该书局使用新式石印机12部、铅印机15部、铸造铅字钉机6台、引擎8马力、工人百余名,它显露出贵州运用机器进行规模化大生产的端倪。
但是,现代经济发展本身就滞后的贵州,此时现代产业还处于初始阶段。1909年,贵州只有13家较大的近代轻工业企业,其投资总额不过30万元。再到1911年据清政府农工商部统计,贵州有工厂120家,雇佣工人1578人,平均家雇工13人。贵州现代经济发展的滞后迫切需要一场政治革命来解放生产力,而现代经济的发展又为贵州辛亥革命积蓄了动力。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编辑/李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