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子哲学的本体论
——以“先存性”为切入点

2011-08-15 00:46刘子申
黑龙江史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本体

刘子申 李 煌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浅析老子哲学的本体论
——以“先存性”为切入点

刘子申 李 煌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思想理论中的重要部分。本文以其哲学体系中的核心“道”为研究对象,将“道”的“先存性”作为切入点,尝试探讨“道”的本体性质。重点分析了混沌与生殖这两个特点,以期充分说明老子哲学中的“道”的本体地位。

老子;本体;先存性;混沌;牝生

当我们真正深入去了解老子的思想时,就不再是那种简单的脱口而出“道可道,非常道”的标志性话语而标榜自己的博闻强识。事实就是这样,当你逐渐多的接触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时就会非常欣喜的发觉,即使年代不同,方位相异,但是由于共有的睿智才干和永恒的认识对象,在很多见解上是那么的相近,唯一不同的是外在语言的襁褓,而裹藏在内里的却是人类思想共同的雏婴。

一、“道”之先存的思想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具有先存的本根性质。这一点可以从它的“混成”和“牝生”两个特征中显明出来。它们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论证了“道”的本根性:先存的性质决定了“道”的超越与无形,进而成为万物的总原因,由此具备了“牝生”的功能;这种化育万物的能力又决定其行为主体必须是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由此要求“道”一定不能固定的成为任何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个体偶在而必须是“混成”的自在。

(一)混沌的状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

任继愈在分析老子思想的时候明确的提出了“道”的五个涵义3,第一条就强调“道”是“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4。在讨论老子思想体系中的本体问题时,首先定义这个混沌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老子开宗明义就以简洁而富有智慧的话语对“道”进行了形而上的定义5。直指这个“玄之又玄”的“道”是有别于物质世界的概念。按柏拉图的观点应属于“形式世界”。“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吕吉甫说:“有气也,有形也,有质也,而天地人之位分。可闻也,可见也,可搏也,而耳目心之官辨”6。而老子将“道”说成是不可名的,“强为之名曰大”7就是因为它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与之比拟。“不知其名,强曰大者,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无不包容,故曰大也”8。也没有任何一个物质世界的名词可以完美的描述它。因为它是万物“所由以生者”。《淮南子·原道训》云:“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名焉……是故有生于无,实出于虚。”换而言之,对于我们的感官世界来说,“道”是超越的。

由此,“混沌”的状态是一个必然趋势,“道”不会也不能是感官可以认知的任何一个客体。因为它贯穿整个物质世界而且这种贯穿是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之上同时进行的。一旦人为的将之定义或加以描述,就等于是把这个形而上的超越概念拉到形而下的层面来,使之固定在一个历史空间之内,而这与老子形而上的定义是相悖的,也就是“非常道”了。

笔者考察多个注本,发现诸家对于混成这一概念的叙述大致是从两个角度来阐释的。

一种是“难以言说”。正像《老子》第一章的思路。“夫道,非清非浊,非高非下……混然而成体”9“道本不可以物言,然不曰有物,则无以明道”10,“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11。“道”作为形而上的概念,本不应以人之有限言语来表述,但是迫于立论的无奈,勉强的以“物”这个感官世界中实有的总概念来指代。吴澄说:“此章有物混成之物谓道也。”12而为了区别于偶在的物质世界,在后面又加了一个“混成”来表述“道”这个自在的形而上的概念与诸偶在的区别。“谓之有物者不可名也,谓之混成者不可修也。”13

另一种角度是“难以探明”。“是物也,未见气与形质者也……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则其形不可得而见也”14,“谓之混成既不知其所生,更不知其所由生”15。

难以言说或难以探明,角度不尽相同,但都是希冀解释老子对形而上的超越性定义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只有在先确认了“道”体本是“混成”、“抱朴”的状态,方可继续向下论说其他概念。任何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追根溯源的问题都是其首先需要考虑周全的。

既然是“混成”的,则一定是无相的,正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进一步讲,它是“恍惚”的。这与零不同,是“有物”只是难以名状而已。苏辙云:“道非有无,故以恍惚言之。”所以“恍惚言其非具体事物之有,有物,有象……(就是说)其非等于零”16。

从“道”为根源的角度来更进一步对老子思想中关于“先存”观念讨论,我们会发现,全本《老子》力求以最贴切的实例和语言来解释它。“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孔子对人生的总结可谓精辟之极。《老子》对道的描述也无非取材于生活之中的平凡之事。对于“道为根源”这个观念,《老子》最直接的阐发就是“为母”和“牝生”。

(二)生殖的功能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道”在化生万物之时的状态。那便是“虚”、“静”的。所谓“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就是形容它看似空虚而实有的境界。“冲”,《说文》云:“冲,器虚也。”整句话是在说道体是空虚状的,但是其作用却是无穷的。所以“这空虚并不是一无所有的,而是含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17。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18

“道”具有不可思议的生殖力,所谓“玄牝”,范应元说:“言其生物而不见其所生也”19。是说道生万物的过程是幽深不可测度的。正因为这种生殖的能力,“道”被称为“天下母”。范应元认为母指的就是“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精,变化不测,通神达生,故谓之母。”“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他反应了“道”的性格和老子思想中对于宇宙生成的基本模式的构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0

《淮南子·天文训》云:“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这是将“道”与“一”等同而论。“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21这在历代注本中基本是一个共识。陈鼓应认为这段文字所反应的应该是一个化育的过程,而并非“一”、“二”、“三”都代表什么特定的东西,仅仅是愈生愈多而已。联系“道冲而用之”就能很容易理解这种思想,老子的表达可能是侧重在其“牝生”的能力而非开列具体的万物清单。吴澄云:“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气……生阴阳分而为二。阴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非二与一之外别有三也。万物皆以三者生。”22总结诸家之言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道”是一个“混成”的个体,是无偶的。所以是“道生一”;这就犹如《易经》中之有“太极”。“一”之中由于运动而在义理上分出“动”、“静”,动为阳,静为阴,于是有“一生二”;这“一”与“二”就成了“三”。这样说来“一”、“二”、“三”并没有具体所指,他描述的是一个道生万物的过程。

由此我们已经能基本的得出一个结论:“道”的状态乃是混沌的。感官世界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比喻它。我们感官世界中没有任何的事物是在它之前的,也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脱离他而存在。换言之,“道”不是其他外物所化生,也不需要其他任何的辅助。它是超越的。因此,“道”就具备了化生的功能,物质世界的全体偶在之物都出于它,凡是可被感官认识的事物没有逃脱这个范围的。“道”是物质世界之上的概念。《老子》中也有一些直接陈说“道”为根源的描述,可以作为上面诸多推理的一个结论性总结加以认识。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23

“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24

何以谓之为万物之根源?上面从它“混成”的状态和“牝生”的功能方面反推出了这个结论。那么,原文的基本论说中是不是也有直接说明这个性质的呢?从“道”为《老子》的核心这个角度来看,一定是有的。

《老子》开篇便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5提出了关于“有”、“无”的辨析。这既是对第一句的解释也是对下文论述的整体纲领。对于“有”、“无”的解释,冯友兰说:“道乃万物所以生之原理,与天地万物之为事物者不同。事物可名曰‘有’;道非事物只可谓‘无’。”26因为它是“混成”的,有别于其他万物,所以只能用一个“无”字指代,而这种指代,老子说,也是勉强的。“道”本是不能以物言之的,范应元说:“道本无始,此言有始者,谓万物由是始也。”这也就是说“无”和“有”是两个名词的定义,但是他说的是一个概念,即对“道”的解释。正所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历代注家正是秉承着这种思想根基来诠释“道”为“天地根”的性质的。吴澄将“始”指为“道”的代称27。苏辙也论述:“道方无名,则物之所资也;及其有名,则物之所资生也。故为始……。”总体来讲,是从“道”的“无名”出发,进而说明无名之原因,然后推出天下之始的结论。吕吉甫将这个思路清晰的陈述出来:“……此‘经’所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者也。……自天而下皆生于无名,故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二、结论与问题

至此,“道”之“先存”的涵义已经初见端倪。可以说“道”是在万物之前而存在的。从亘古到永远都有可能存在,因为物质世界的时间不能限制超越的“道”。从毫末到天际都有可能存在,因为偶在世界的空间也无法固定“道”。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历史的空间性的思想来理解这“玄妙”的终极概念其实是很困难的。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无论人类如何去探索那似虚又存的本体,结果都是差强人意。当然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神秘性,促使前仆后继的众多学人孜孜不倦的去做出努力。人的智慧上所能认识的“道”恒为蛹,形式世界中真实的“道”永为蝶。

世界是由本体产生出来,老子哲学中将这个过程称为“生”,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其具体过程。

“道”又是最原始的,这种状态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道”是本体,是万有之所由之,所以必然是最原初的。

另外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本体是混沌的,但他是否有化生的目的性?老子的思想中不能回答“道”运动的原动力是什么?万物皆从本体中出。老子的“无”是在说道在化生之前的混成状态,这是在暗示:“道”是物质性的吗?历代学人在这些问题上都莫衷一是,以至于关于老子思想是唯心还是唯物或者两者皆有的论争层出不穷。28

有很多问题都是任何一个希望探究终极答案的追求者难以释怀的。依然需要有心人进一步的去研究和探索。

[1]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

[2]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1954

[3]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M].台湾:商务印书馆

[4]王弼【晋】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新编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2008年第1版

[5]任继愈.老子绎读[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版

[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中华书局,1984

[7]高明.帛书老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2004

[8]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瓦格纳【德】.王弼〈老子注〉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10]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1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9

[1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1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5]张岂之.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金岳霖.论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钱 穆.庄老通辩[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注释:

1今本《老子》第廿五章。

2今本《老子》第廿一章。

3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第264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

4同上

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第一章。

6引自[明]焦竑《老子翼》,《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7今本《老子》第廿五章

8[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9[宋]苏辙《道德真经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10[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11[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12[元]吴澄《道德真经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13李息斋语,引自[明]焦竑《老子翼》,《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14同注解6。

15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第一版

1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7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2009年第二版

18今本《老子》第六章

19[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20今本《老子》第卌二章

21《淮南子·原道训》

22[元]吴澄《道德真经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

23今本《老子》第五十二章

24今本《老子》第六章

25今本《老子》第一章

2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27原文为:“始,道也。母,德也。由此天地之始,以为此万物之母也。”

28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上册第254页至258页

猜你喜欢
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本体
《四库全书考证》新近出版
最有思想的句子
眼睛是“本体”
论《四库全书》及《总目》对戏曲研究和学科建立的影响
一种基于社会选择的本体聚类与合并机制
商务印书馆120年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
藏书楼
商务印书馆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