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乡之城——齐齐哈尔(二)

2011-08-15 00:46:01
黑龙江史志 2011年18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

龚 强

历史发展与城市沿革

大约在10000年以前齐齐哈尔就有人类生活遗迹。他们生息、繁衍在齐齐哈尔这块黑土地上。沿嫩江两岸而居,以渔猎为生。早在4000~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发了嫩江流域。齐齐哈尔市区辖境,夏商周时期属索离国;秦汉时为夫余国属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属鲜卑和豆莫篓;隋唐时期属室韦都督府管辖;辽代属上京路、东京路;元代属辽阳行省中书省所辖的开元路和水达达路;明朝先归属大宁都指挥使司,后属奴儿干都司。

齐齐哈尔始建城于金朝初。当时齐齐哈尔一带居住着室韦部。天会三年二月,金太宗把庞葛城分给乌古、敌烈二部。《东北历代疆域史》和《黑龙江古代简史》均记载庞葛城即今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古城址位于今天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哈拉古城址。《满族大辞典》中称之为“齐齐哈尔清代驻防城”。此地清初为达斡尔族和锡伯族狩猎地。1665年,清廷在此设卜奎驿站。清康熙八年(1669年)有卜奎村。清政府为抗击沙俄入侵,于康熙十三年移吉林水师驻齐齐哈尔现齐齐哈屯。康熙二十二年定齐齐哈尔为水师营制,隶属黑龙江将军衙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齐齐哈尔设火器营。现在的齐齐哈尔城,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设副都统衔副都统驻守。康熙三十七年(1698),墨尔根副都统移驻齐齐哈尔。康熙三十八年(1699),黑龙江将军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设黑龙江将军衙门,与齐齐哈尔副都统同驻一城,合署办公。光绪三十一年(1905),齐齐哈尔始设地方行政机关。裁撤街道厅,设黑龙江省警察总局、黑水厅,分管省城警务及包括省城四乡的地方行政事宜。

民国时期,1913年,省城警务公所改组为省城兼商埠警察厅,除承担警察事务外,还承担省城多项地方行政职责。1924年,黑龙江省城市政公所成立,齐齐哈尔市政体制开始建立。5年后,改组为黑龙江省城兼商埠市政局。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齐齐哈尔后,设伪满省城市政局,继而改为伪满齐齐哈尔市政局。1936年4月1日,实行市制,成立伪满齐齐哈尔市公署。

1945年8 月15 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同年11月,民主政权齐齐哈尔市政府成立,年末,随嫩江省政府实行战略转移。1946年1月,国民党齐齐哈尔市政府成立。4月23日,国民党齐齐哈尔市政府垮台。4月24日,民主政权齐齐哈尔市政府迁回齐齐哈尔市。1949年5月,改称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1954年7月,改称齐齐哈尔市人民委员会。1954年10月以前,齐齐哈尔市为嫩江省、黑嫩省、黑龙江省省会。1967年4月,成立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取代齐齐哈尔市人民委员会。1980年6月,齐齐哈尔市革命委员会改称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齐齐哈尔的地名演变

齐齐哈尔称谓随时代而异,有现名(标准名称)、旧称、雅称之别。现名:齐齐哈尔,是1981年地名普查后,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标准名称。齐齐哈尔为达斡尔语“习齐尔克”音转,意思是山间的草原、“边疆”或“天然牧场”。旧称:卜奎(魁),达斡尔语“吉祥”之意。雅称:龙沙、龙城、鹤城。各个地名的形成与演变是与齐齐哈尔市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及其语言,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变迁等方面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

齐齐哈尔地域辽阔,土地平坦,江河纵横。人们在长期生息繁衍过程中,为了生产生活方便,或约定俗成、或自然不自然地给身边的自然地冠以相应名称。这些自然地名称大多是稳定的,唯嫩江历史名称繁多,古代有那水、难水、脑温江等十几个称谓。人们赖以生存的聚居地,大多是在齐齐哈尔建城前后形成的。清同治三年(1864)齐齐哈尔城辖302个有名称的村屯,至今约半数以上仍属齐齐哈尔市所辖。政区名称是先有行政机构后逐渐发展成为政区序列的,从黑龙江将军衙门、黑水厅、建黑龙江行省改市制,直到1949年后才形成较稳定的政区序列名称,即市、区、乡、(镇)、村、街道、居民委等。随着历史的前进,时代的变迁,人口增加,聚落面积不断扩大,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街巷也不断增多。齐齐哈尔老城内由无街巷名称,发展成为自由型棋盘式格局的街巷道路网,中心城区就有千余条街巷名称。现代交通发展,铁路、公路形成的站点名称、道路名称也是人们使用较多的一类地名。

1954 年后,齐齐哈尔城市经济和市政等建设发展迅速,一些大工厂的迁入和建立,企业、商店、宾馆和机关、学校、医院以及台、站、场等单位的不断增多,人们对单位名称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以单位名称指代地名随之出现。一批新建的大型建筑物和名胜古迹、公园等游览地,知名度高,地名指代性也强。人们的宗教活动和对名人、烈士的缅怀建起的各类纪念地,也具有地名意义。

1982 年齐齐哈尔市地名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本着“符合习惯、尊重历史,体现规划,好找好记”和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对市区内各类地名的音、形、义、位以及通名序列做了标准化处理,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法定地名。从而避免了使用地名的混乱现象,也为经济建设和国内外交往提供了方便和可靠依据。

齐齐哈尔的少数民族

清初,齐齐哈尔有达斡尔、鄂温克、满族等民族居住。清康熙年间,齐齐哈尔建城并逐渐成为东北边陲军事重镇,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迁入,齐齐哈尔始成为多民族聚居区。清崇德年间,达斡尔人大批迁入嫩江流域,在嫩江西岸、齐齐哈尔城西北一带建立50余处村落。顺治初年,朝廷在齐齐哈尔屯设置齐齐哈尔总管衙门,行使地方行政职能。康熙十五年(1676),一批被流放、充军发遣和应征参战的回族士兵及家属,由新疆、河北、山东等地迁居齐齐哈尔。康熙二十二年(1683),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将征讨沙俄入侵者的满族八旗官兵及家眷,由吉林、宁古塔迁来黑龙江,分驻到瑷珲、墨尔根、齐齐哈尔等处。康熙二十八年(1689),巴尔虎蒙古人由尼布楚附近迁入齐齐哈尔,编入八旗,在城东35公里处建13个自然屯。康熙三十八年(1699),黑龙江将军衙门由墨尔根移驻齐齐哈尔城,满八旗兵民随之迁入,分别于离城50公里处自成村落。随着清廷对东北封禁政策的废除及招民垦荒政策的实施,迁入的汉族人数不断增多。清末民初,有朝鲜人从朝鲜半岛和辽宁、吉林一带陆续移住齐齐哈尔地区。

清代,齐齐哈尔地区实行八旗制,各族兵民披甲充军吃皇粮,兼垦荒务农、牧猎纳贡。汉、满族以农业为主,蒙古族以牧业为主,达斡尔族从事农业兼渔猎业,回族从事牛羊贩运及饮食业。各族人民共同开发自然资源,促进了齐齐哈尔经济的发展。

各族人民都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反对沙俄入侵等保卫边疆的斗争中做出了贡献。民国时期,迁入齐齐哈尔的汉族及少数民族人口逐渐增多。各民族为反对军阀势力和民族歧视、压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东北沦陷时期,各族抗日志士为民族解放与日伪当局进行了英勇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各族群众踊跃参军参战,建立功勋。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族人民又踊跃投身到抗美援朝运动中。

解放后,党的民族政策逐步落实,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为齐齐哈尔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现在,市区有满、达斡尔、回、朝鲜、蒙、鄂温克、锡伯、壮、柯尔克孜、苗、鄂伦春、赫哲、土家、布依、瑶侗、水、维吾尔、彝、纳西、白、羌、傣、俄罗斯等35个民族。各民族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共同为创造和谐齐齐哈尔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现代工业与交通运输

齐齐哈尔是一个开发潜力巨大的新兴城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家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一五”期间国家投资兴建了这个重工业基地,以重型机械、冶金工业为主体,包括化工、轻工、纺织、建材、食品、造纸、电子、医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市拥有规模庞大的工业企业群。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富拉尔基、碾子山等卫星城。既有被周总理誉为“国宝”、“掌上明珠”的第一重型机械厂、北满特殊钢厂和被列为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二机床厂,又有全国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齐哈尔车辆厂和大型化工企业黑龙江化工厂、齐齐哈尔化工总厂,还有和平、建华、华安等为共和国作出卓越贡献的三大军工生产企业,以及黑化集团、黑龙集团、雄鹰集团、华鹤集团等新兴的企业。齐齐哈尔主要工业产品有上千个品种,其中矿山设备、冶金设备、大型的金切机床、铁路货车、特种钢、汽车、锅炉、冰刀、猎枪、木器家具等名牌产品享誉国内外,有全亚洲第二大火电力发电场,是典型的一市多镇工业城市。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也是跨黑龙江、吉林、内蒙三省区的交通。铁路四通八达,平齐铁路、齐北铁路、滨洲铁路三条铁路交会于此。哈尔滨至满洲里市公路干线过境。民航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大连、黑河、海拉尔等航线。 嫩江通航,水上运输北通黑河、东通哈尔滨、佳木斯等地。

齐齐哈尔的特色产品

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土特产品闻名于世。

中国白鹅之乡依安县 从1991年至今,全县大鹅年存栏已达400多万只。天鹅集团生产的“依鹅”牌白条鹅和熟鹅制品等3个品牌的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其产品热销大江南北,并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因此被誉为中国白鹅之乡。

中国马铃薯之乡讷河市 讷河市是全国马铃薯和脱毒种薯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都在83万亩左右,马铃薯总产可达150万吨。其产品港进粉丝、鲁民粉条、双泉牌精制粉皮等远销北京、广州及日本、美国市场。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美誉。

中国绿豆之乡泰来县 泰来县以盛产高品质绿豆闻名。所产绿豆含24种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素,消暑利尿,解酒止痢、补益元气和护肝养胃等保健作用。其产品销往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并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等国家。

中国麦饭石之乡碾子山区 碾子山区的“麦饭石”资源储量达1.4亿立方米,因其含硒、锌、磷、铂、钙等20多种微量元素,被国内外市场看好,以其为原料生产的饮具、酒具等器皿类和床垫、颗粒肥、粉末等远销日本、韩国、香港、澳大利亚。

中国鲜奶之乡富裕县 富裕县几年来交售商品奶都在20万吨以上;奶资达4亿元以上,占农民纯收入近70%。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鲜奶之乡”、“全国奶牛生产强县”等荣誉称号。

中国黄肉牛之乡拜泉县 拜泉每年黄肉牛的饲养量都在20万头左右。良种肉牛品质好,体形大,生长快,周期短。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黄肉牛之乡”。黄肉牛深加工绿色食品远销俄罗斯、香港、北京、天津、河北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泰来县 泰来县的“四粒红”花生果皮洁白,果仁一致,含油量高,适宜生食、蒸煮、烘烤、腌制、榨油等各种加工,所产花生富含维生素E、不饱和脂肪酸。经常食用可以减少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积聚量,从而保持血管柔软、延缓硬化。

中国肉羊之乡龙江县 龙江县是全国细毛羊生产基地。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1000多户,年出栏肉羊十多万只。

中国腐乳之乡克东县 克东腐乳始源于1915年,以其独一无二的工艺、举世无双的品味被消费者誉为“神州美食”、“食林奇珍”。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并批量出口韩国、日本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向日葵之乡甘南县 甘南县种植向日葵每年都在80万亩以上,品种选用甘葵二号,是由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育成。该产品主要特点是:产量高、籽粒大、病害轻、无分枝。因此被誉向日葵之乡。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
中共齐齐哈尔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奋斗(2022年3期)2022-08-08 01:06:42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巧手剪纸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基于SWOT的齐齐哈尔市冰球城市建设研究
齐齐哈尔冰球城市社会影响力的提升
冰雪运动(2020年1期)2020-08-24 08:11:00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齐齐哈尔市冰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6
齐齐哈尔市冰球赛事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 03:37:20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