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都市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1-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1年15期
关键词:都市文化发展

王 敏

(广州大学社科部 广东 广州 510006)

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走向知识化、信息化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标志的“都市化”模式在当代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都市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且其存在绝对权威。这为我们的人文科学研究提出了重要的课题:都市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的哲学内在意蕴何在?

一、廓清“都市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对于“都市文化”这个概念,纵观学界莫衷一是。作者比较认同山东杨新刚的观点,“所谓都市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就物质层面而言,包括都市经济政治活动、社会服务系统、都市建筑系统等诸方面;就精神层面而言,是指在都市这个特定的人类生存空间中由市民阶层所创造,并反过来对市民社会有着巨大统摄作用的制度文明、精神思想、价值伦理、文化理念等关涉市民个体生存和市民社会正常运转的文化系统。”[1](1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精神和物质劳动的社会分工尤其是现代科技空前发展下,导致大多数社会成员处于“片面发展”状态,成为“单向度”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相对于这种“人的片面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表现为人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素质的综合作用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的个性的发展,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个性的全面、自由与和谐的发展。在人类社会逐步走向都市化过程中,人是都市、都市文化的创造者,也是都市与都市文化的享受者,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和文明。所以,都市文化的建设,归根到底还是人才问题,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

二、都市文化建设呼唤人的全面发展

都市化正在全球范围内空前地加速,都市文化建设也日趋深远。今天的都市化与一两个世纪前英美等国家的城市化不同,以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级都市群为标志的“都市化”模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都市化、都市文化建设不简单是增容城市人口、扩大城市地理疆界,增多城市设施,铺设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这些只是都市文化的外在形式的物质系统;而真正赋予这些物质形式以灵魂的是附着在这些物质设施本身的人文意蕴和文化感染力,以及它所昭示的制度文明、精神思想、价值伦理和文化理念,这是都市文化的内在精神的、灵魂的方面。这些关涉市民个体生存和市民社会正常运转的都市文化系统无一不依托于人服务于人。所以,首先,都市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呼唤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都市发展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筑系统等一系列承载和彰显都市文化的物质载体,都有一个从思维到设想、从理论到方案、从图纸到实物的过程。如果没有全面的高素质的人去设想、去规划、去设计,乃至最后的决定、方案的实施和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过去的经验都已有力证:在粗放型的工业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下,城市文化简陋、缺少内涵,也缺少凝聚力;城市规划线条粗糙,建筑和公共设施凸现简陋,文化娱乐形式缺少美学内涵。今天中国的都市、都市文化建设仍存在普遍追求物质层面的大、高、多现象,无视其本身的人文意蕴。这应该说与其规划者、设计者的媚俗、低俗和单一的内在素质有关,与工业化经济社会所造成的“单向度”的、模式化的人有关。另外,都市文化的推广传播也依赖着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群。现代化的“都市是经济、金融、商业、信息的中心,也是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中心。现代都市依托于规模巨大的人口与空间、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系统,其某些产业成为国家甚至国际的命脉或占据了可观的总量部分,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创造出的文化模式即‘都市文化’”。[2](73)这说明了,一方面都市文化借助于规模巨大的人口、发达的交通与信息服务,形成本国、本民族或本地区文化辐射、传播和消费主流;另一方面,依托经济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无国界,现代都市的新生活方式与观念迅速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和强势,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固有的、绵延数千年的“本土文化”与“地方传统”产生强力的文化消解,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影响他国、异族甚至国际的强大而深远的文化软实力。研究证明,都市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依赖于人,依赖于社会精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过去,传统的重农轻商价值观对创造和践行都市文化的那些思想观念先进、行为活跃前卫的人存在种种歧视或蔑视,使得其的活动、经验和行为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尊重和研究者的重视,导致都市文化粗俗、单调、媚俗,对都市文化的理性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这应该说是至今我国大多都市缺乏文化辐射力的主要原因。其次,都市文化的创新更加迫切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都市文化的创新首先就表现在对待都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选择。这是都市文化创新的起点和基础。人们必须吸取各种文化的优秀成果,通过综合创新以推进都市文化的发展,增强都市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都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迄今最高级的社会组织形式,都市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网络时代的到来,都市日益成为高科技力量辐射和金融集散中心。各种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给都市文化带来了许多发展的契机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机。各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各种理论、思想、观点纷至沓来、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人们接受什么、抵拒什么、赞同什么、反对什么,创新的都市文化是趋向真善美或是假恶丑,是只看现象还是深究本质,全在于他们当时的一心一念。道德的思考与检验、价值的选择与识别、专业素养的精深与杂浅,变得异乎寻常地重要和尖锐。因为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是伴随着创造这一文化的人群而存在,成为这个人群共同体的一部分,它存在于这人群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自发地左右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没有德才兼备的全面素质是不能胜任都市文化的选择、创新和发展的重任的。人是都市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关键,都市文化的创新问题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当代都市人才专业素质虽大有提高,人力资源的受教育水准也日益提升,但最积极的、最具能动性的、充当主力军的是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的人。这部分人从事的职业在现代社会一般具有很高的国际性,甚至他们本身就由多国籍组成,不但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敏感度高,还具有国际化、专业化的自觉性和可塑性。他们通过人际沟通、商贸往来、学术交流、互联网、电视、电话、书报等各种媒体获得比一般人有更多机会接触外来文化。他们由于素质较高,具有自律自省的自觉性,加上职业和教育的背景,审视问题的角度能更宽泛立体,往往更重视对人性的关怀。也就更有可能也有能力成为都市文化创新与消费的主流群体、先行者甚至主要传播者。都市文化的创新必须倚重这些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都市文化的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都市文化作为人类城市文化发展在当代的最高形态,不仅聚集积淀了它的传统精神与文化成果,并借助当今世界特有的物质条件与精神基础,具有了人类城市文化发展的高级精神形态和当代世界精神生产与消费的话语中心之双重性质。都市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作用力,对大众尤其对弱势人群的整合力,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审美趣味、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和触摸可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前所未有地全面而深刻。一方面,都市文化内在地整合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深深地蕴藏在人及“人化物”的内部,它是无形的,人们感官感觉不到,但其内容丰富多彩、鲜活而非理性,弥漫于整个社会,当人们用思想去感悟时它是一种能感到的内在的、精神的存在。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受着现实文化的“润物细无声”却“日用而不知”式的熏陶、濡染,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作为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价值取向、评价尺度、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等,在人们的头脑中呈现为某种“先验”构架模式,制约或规范着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认识,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走向和倾向,并外化在物质、制度和具体实践中。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思维、观念和不同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影响是非常深刻、内在、实质性的。刘易斯·芒福德说:“缔造和改造人类自身,正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任何一个世代,相应的城市时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新角色和同样丰富多彩的新潜力。这些东西带来了法律规范、举止风度、道德标准、服装建筑等各方面的相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后又将城市转变成一个活的整体。”[3]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文化、思想精神文化、文学艺术、娱乐休闲文化在内的现代都市文化在促进个体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方面,为当代人铺设了最直接、最生动的“生活背景”或生活环境。它的所有现象、矛盾与问题都会首先直接影响到都市人自身,并通过信息技术与现代传媒工具而间接地影响到中小城市与偏远山村。表达人们欲求与愿望的新伦理和新思想的产生都是基于这个大环境,人们在创造都市文化的同时也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都市文化是人的个性、自主性、自觉性、主动性得以发挥,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发展的文化,为人们带来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创新、行为模式的改变,从国家、民族总体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都市文化内在地整合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都市文化的建设和完善外在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发展是随着文明、文化的教化而来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在于,人不仅使自己的全部感官和能力获得全面发展,而且要使自己的全部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得到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外部世界对人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都市文化’新特点,其范围已超出了经济社会领域,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乃至于审美趣味。在中国都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与精神问题,不仅直接促使了中国民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型,由于这个过程不仅直接涉及到一个国家与民族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现代性变迁,同时也对每一当代个体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文化身份、生命理想乃至于审美情怀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4](73)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其他精神享受逐渐从基本的物质需求中分离出来。追求生活情趣、追求个性的充分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在这里,人们的个性、情趣、观念、乃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展。随着知识爆炸、经济全球化,知识更新加快,社会信息传播日益完善,功能日益强化。人们充实自身、完善知识结构,加深对生活的理解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文化娱乐从政治宣传需要,被动参与消费形式转化为满足个性发展,调节心理需求和主动参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积累,追求个性发展与审美观的都市人开始注意美化自我,美化生活,成为都市文化消费的又一新潮流。这种内外一体、身心并举的文化消费呈现出现代都市人自我展示自我解放的趋势。它丰富了个人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求知、求真、求美、求善的要求,有利于个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优化了个人的社会态度和行为方式,提升了人的审美情趣,完善了人的素质,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1]转引自杨新刚.都市文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4]石定乐.对当前都市文化研究的几个建议[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都市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都市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