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山东淄博市图书馆 山东 淄博 255025)
Web2.0是新一代的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的出现对互联网来说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它使得互联网更加成熟,具有更强的用户参与性、开放性等鲜明的个性。Web2.0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浏览者,也是制造者,网络用户在网络信息的生成、共享和传播方面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Web2.0的影响下,2005年10月,图书馆学界也提出了“Library2.0”的概念,通俗地讲,Library2.0是将Web2.0中的技术和服务恰当地运用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中[1],使图书馆的服务也具有互动性、社会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特征,从而扩大图书馆用户群体,提高用户满意度。
2004 年,Tim O’Reilly和 Media 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产生了Web2.0的初步概念,即以网络作为平台、采集集体智慧、内在数据驱动、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轻量级规划模型、超越了单一设备水平的软件。是以blog、RSS、Tag等为核心,以XML和接口协议为底层,依据六度分隔理论,Ajax技术等理论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2]。互联网协会曾将Web2.0定义为“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1.2.1 blog
中文称为博客,是以日记的形式发布文章的个人网页,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可不断更新。Blog已经将互联网从信息共享提高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等,它是Web2.0最主要的功用。Blog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它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简单易用的网上交流工具,同时又是极具开拓性的知识管理工具。
1.2.2 wiki
中文称维基,它是基于一种共同创作思想的超文本系统。它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这种超文本系统属于一种互动的人类知识集成网络系统。在维基页面上,每个人都可以在wiki网站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与探讨。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1.2.3 RSS
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用户通过RSS阅读器,将大量具有RSS Feeds的信息聚合在一起。用户可以在RSS阅读器里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类管理与更新设置。用户只要打开RSS阅读器就可随时浏览自己订制的最新信息,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时效性。
1.2.4 Tag
Tag是对信息资源添加“标签”,它是配合Blog的一种更为灵活的日志分类方式。网络用户不仅可以随时将浏览的网页保存在自己的个人空间中,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浏览网页时在Tag收集网站点击某个Tag时,只要是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博客就都可以浏览,以此和同行共同分享。因此,用户之间还可以共享彼此收藏的网络信息。
1.2.5 Ajax
Ajax结合了Java技术、XML以及JavaScrip等编程技术,使用客户端脚本与Web服务器交换数据的Web应用开发方法,打破了页面重载惯例,能够很好地优化用户体验并实现功能丰富的GUI。
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下,Web2.0的发展与应用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Web2.0环境下,人们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创造的方式和环境正在不断变化,网络的发展带动了ICP(内容提供商)的发展,他们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并向网络的用户提供各种资讯、信息和服务,例如Google和图书馆OPAC之争,除了搜索引擎的强力竞争之外,网上书店、专业数据库服务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特色服务,图书馆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同时,Web2.0的核心技术也在网络环境下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延伸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出路。
图书馆一直实行的是由图书馆到读者的单向信息流动模式,在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中,强调的是图书馆对读者的影响,读者的主动性差。开放互动的环境使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不再是图书馆单方面能完成的。Web2.0提倡所有人参与,不仅是图书馆员,还有用户,用户贡献自己的知识,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运用blog、wiki或Tag技术,可以实现用户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
图书馆的信息发布和用户的信息反馈基本上是单向的,用户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融合blog、RSS等技术后。用户参与了信息内容的创造,成为了互联网的主角,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图书馆员可以建立一些咨询、工作或远程教育blog来及时发布图书馆的信息,进行与读者的交流和信息共享。同时,用户建立自己的blog,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利用Tag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标注,兴趣相同的用户通过相似的Tag聚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群体。例如,Ann Arbor District Library(AADL)将图书馆网站改造成一个blog[3],提供了构建在线社区以及快速反馈的条件,馆员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有效迅速;厦门大学图书馆图林网志聚合[4],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充分体现了Web2.0的开源和互动精神。
图书馆应以高品质的服务满足读者和用户的需求,提供的信息是经过高度提炼的有效信息。在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馆员的专业知识有限,进行信息资源的收藏、整理和加工,很难满足专业学科的要求,如果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参与,信息质量将得到保证。利用wiki,可以使该专业的研究人员参与到知识库的建设中来,使他们在分享他人知识的基础上,添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更加完善知识库的建设。借助RSS和Tag为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提供大量的文献信息,把相关主题的信息聚合在一起,从而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在传统的“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里,信息服务总是以被动服务为主,主动服务辅之。图书馆单一的服务方式已很难适应用户的要求。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必须以方便用户、满足用户需求为前提,尊重用户的意愿,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Web2.0利用Ajax技术来实现用户定制自己的图书馆主页。如上海大学利用“读岛”[5]来实现个性化主页,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门户,方便地定制RSS和聚合Web2.0内容,并通过Cookie保存用户的自定义设置,用户下一次访问页面显示的依然是个人风格。
Wiki是一种用户共同编辑、不断丰富与改进内容的系统,它的应用很好地运用了众人的智慧,既能促进已有资源的使用,又能为图书馆增加新的资源,wiki的应用为图书馆业务活动与信息服务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3.2.1 wiki服务于参考咨询
图书馆的核心服务之一就是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利用wiki构建馆员和用户交流的平台,增进馆员与用户的互动,真正实践“用户参与”的理念。用户可以对其使用过的资源和服务评论,反馈服务效果,馆员通过它了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馆员可以汇编常见问题的解答,鼓励用户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2005年,巴特勒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参考wiki(Butler WikiRef)[6],鼓励馆员与教师、职员和学生对该馆各类参考资源进行评论以及提供应用说明。
wiki模式的咨询服务鼓励用户之间的互相帮助。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图书馆员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组织引导其他的用户参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如果对馆员的回答不太满意,可以增加回答内容,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可以开辟多个讨论空间,形成“同行咨询”的模式。在大家协作的过程中,针对同一主题做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达到咨询结果的完整性和充分性。图书馆选择一些有专业领域背景的咨询员把关,提高图书馆的咨询水平。
3.2.2 wiki服务于学科导航
图书馆员可以利用wiki建立专业的学科导航库,征询相关专业学者、专家的意见,让他们自愿地把最新的观点、方法和学术成果等输送到wiki导航库,保障学科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用户在学科导航库可以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核心问题、最新趋势和成果、权威的问题解答,学科导航库的构建者可以及时分享到其他同伴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可以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可分享的学术研究交流氛围,将促进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3.2.3 wiki服务于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wiki可以作为图书馆内部交流的平台,进行信息通知、新闻发布等,图书馆也可以把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各项工作安排进行发布,接受馆员的意见和建议。利用这一平台,图书馆员可以把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思考发表在wiki上,其他馆员可以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明尼苏达州大学图书馆职工内部网[7]就是很好的应用实例,它鼓励职工通过协作、信息资源和经验知识共享以促进学习和知识发现。
wiki可以用于开展馆际的合作咨询和资源共享,利用wiki可以更好地实现和提高馆际间的合作参考咨询服务的效率、速度和质量。另外,wiki为馆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他图书馆通过wiki了解和利用该馆的资源,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利用价值。
在Web2.0时代,面对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信息资源的海量增长、外界的竞争以及读者需求的变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势必要进行创新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Web2.0技术虽然是开放的,克服了传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一些弊端,但不是很成熟,应该根据图书馆自身建设的需要来运用Web2.0的技术,如何做到功能和技术的“无缝契合”是图书馆应用Web2.0技术的首要问题。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技术只是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Web2.0的理念。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Web2.0对图书馆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起到了加速的作用,对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刘炜.从Web 2.0到图书馆2.0服务因用户而变[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
[2]范并思.Lib 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1).
[3][2009-4-09]http://wiki.xm ulib.org/rss/.
[4]白玉.Web 2.0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2008.
[5]庄秀丽.wiki呼唤网络时代的共创分享.中国研究生.2004,(1).
[6]Butler Wiki Ref[EB/OL][2009-4-09]http://www.seed Wiki.com/Wiki/butler-Wi kiref.
[7]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ibraries Staff Web site[E B/OL].[2009-4-10].http://Wiki.lib.umn.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