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峰
(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江苏泰州 225300)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三套马车,即投资、消费与出口的带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出口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中央即时调整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出口受阻时,拉动内需。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是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20世纪 9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时,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管理的转变。如今,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更多的是要依靠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要想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就必须建立在地区生产力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否则,会形成经济结构调来调去,经济发展一场空。
经济发展不仅依靠原有的生产力基础,而且还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经济不可缺少的动力。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 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生于英国,后发展到英、法、美、德、意等国。发明者多数是劳动者,发明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 70年代,近代自然科学突破性的发展,并迅速转化为生产技术。“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交通工具的新纪元到来,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某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时间为 20世纪 40、50年代,特点是,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彼此促进。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生产的过程越来越短,使学科分科更细。这一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当代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2009年 11月 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里讲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就是富于创造的民族。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赞扬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代中国屡次错失科技革命的机遇,逐步从世界经济科技强国的地位上沦落了。”“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方面。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系统知识体系,它以理论或学说的形态出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精神力量,一般须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运用的手段、方法的总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物化形态,存在于工具、设备中;二是知识形态,如工艺、配方等;三是经验形态,如经验、操作技能等。技术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对壮大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具有重要作用[1]。首先就劳动者而言,所掌握科学技术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次,“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2]203劳动资料的形态变化影响着生产力的结构变化;再次,劳动对象能随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有所更新。如何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并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呢?
首先,还是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和热爱科学技术。让科学技术工作,不但给予工作者个人前途,而且能提高在国家里的社会地位,成为民众所热爱的工作。1758年,一个使用瓦特蒸汽机的纺纱厂率先建成。很快,蒸汽机在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印刷业和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的蒸汽船只和蒸汽机车就是工程师们对交通问题的最好回答,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开始运行,铁路线的扩建使工业获得了新的动力。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开始了,英国走上了世界第一工业国的道路。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煤炭显得日益重要。由于英国的煤炭储藏量非常丰富,英国工业革命取得了蓬勃发展。到1789年法国革命时,英国每年大约生产 1 000万吨煤,而当时的另一政治经济强国法国仅能生产 70万吨煤。当时一位意识超前的诗人看到了这种无限的动力之源对英国工业的意义,他这样写道:英国是个完美的世界!
其次,企业要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基地,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关键措施。在美国,1876年爱迪生投资 2万美元建立了一个有上百人的研究所,是工业企业中最早的研究所。此后,有名的研究所如阿瑟◦里特尔、依斯特曼◦柯达克、杜邦、贝尔研究所等也相继成立。1920年美国企业的中央研究所已达 220个。企业研究新技术,创造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再次,高等院校要能够不断培养出有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年轻人才。种种现象表明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改革,把立足于书本教人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学与技术人才。
依托科学技术推进产业升级。江苏省泰兴市通过招引新兴产业的优质项目,世界 500强、央企国企和行业高端企业的规模项目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实施产业升级“468”计划,提升产业业态促转型。即着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大力打造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虹桥新兴产业园、医药原材料产业园、城东环保科技产业园和农产品加工园“六大特色产业园”,加快发展减速机制造、船舶制造及设备、电子及电器、油脂加工、医药及包装材料、汽摩配件、乐器制造、牛仔布织造及服装加工“八大特色产业集群”[3]。
18世纪和 19世纪时所说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力,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三大部门。这是一种狭义生产力。到了 20世纪下半叶,服务业的比重日益扩大,在发达国家已占到 70%左右。服务业同工农业一样,具有生产力要素,服从同样的生产力规律,广义生产力包括服务业生产力。以往山西省为能源基地,今后在继续发展煤炭业的同时,应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发展[4]。进入 21世纪,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竞争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是“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正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中国制造”的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以及巨大的人口资源和服务市场规模,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了重大需求。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引领和支撑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5]
[1] 孙元峰.科学技术与管理转化为生产力的差异[J].生产力研究,2002(5):65.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张建荣.“468”计划推进产业升级[N].泰州日报, 2011-01-07(1).
[4] 孟海贵.广义生产力论与山西服务业的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8(24):57.
[5] 科技日报.我国将启动实施“十一五”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6-07-27].http://www.gov.cn/gzdt/2006-07/27/content_ 347643.htm.
(责任编辑 魏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