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与管理

2011-08-15 00:50:16龚春健
重庆与世界 2011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信息

龚春健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信息的不断更新,书籍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读书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产生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是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知识情报载体的服务部门,它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被誉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由于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必将由“第二课堂”变为“第一课堂”。在新形势下,研究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管理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性的课题。

一、图书馆的含义

图书馆在中国近代之前被视为“藏书”的地方,以“阁、楼、堂、馆”等称之,至清末开始用“图书馆”这一名称。

而今,世界各国都给图书馆下了一些定义。

《英国百科全书》这样说:图书馆的意思是很多书收藏在一起,这些书是为了阅读、研究或参考用的。

美国的 J.贝克在《情报学浅说》中给图书馆下了这样的定义:图书馆——搜集各种类型的情报资料,系统地加以整理并根据需要提供使用的地方。

上述解释虽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图书、报刊及各种文献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文化和教育机构。

二、图书馆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紧紧地围绕着本校的专业学科设置,因此具有更专业、更独特的馆藏优势。高校图书馆被誉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可见图书馆在高校的作用是十分明确的。

(一)高校图书馆是重要的学术性机构

一方面,人们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藏书进行学习和研究,通过实践与总结,创造出新的理论与知识,使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既是教学和科研的前期劳动,也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工作本身就是带有学术性的,如图书分类、编目、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情报分析与研究等。高校图书馆必须开展图书馆学与目录学的研究工作,以便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也是一个服务性组织

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学校的教学与科研进行,并以此为办馆宗旨。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性的组织。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任务,是由高等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三)高校图书馆还是思想教育的阵地

图书馆还是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确立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人生观的阵地。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籍是传承人类文明的纽带,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读书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可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提升精神世界。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 4月 23日为“世界读书日”。其主旨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科学产权。”[1]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信息和人才的竞争,图书馆应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地。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不可忽视,要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图书馆任重而道远[2]。

三、图书馆的管理

既然图书馆的作用是如此重要,那么就应该对高校图书馆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使之得以更好地利用。

(一)科学化管理

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效地实行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就不能因循守旧,满足于已有经验,而应该不断学习,勇于学习,勇于革新,要有现代的管理思想。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必须对图书馆系统各层次、各环节进行质的划分并逐步建立起图书馆各系统、各层次、各环节的数字模型,保证系统管理实现。要根据工作目标和工作环节的分解,实行有目标的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图书馆工作任务的完成。还要辅之以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使图书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最后,要实现科学化管理还必须拥有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伴随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和各种数据库等先进的信息服务设施的普及和应用,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借助先进的技术设施,高校图书馆可以打破原有格局,通过远程传递、在线咨询、电子邮件答复等方式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3]。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可为服务社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平台。

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

(二)法制化管理

图书馆管理的有效进行,有赖于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是经长期工作实践证明符合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经验,逐步总结、提高,由有关领导部门批准而赋予的法律意义的条文。依法治馆是图书馆管理的最基本指导思想。高校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以图书馆政策、法规为基础,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约束,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是依法治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依据。规章制度所涉及的人员(包括读者)必须执行、遵守有关规定,不得违反,否则就要负相应责任。这是法规强制性的体现,起到制约和监督作用。同时,它对执行者也起着规范的作用,它告诉执行者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才规范。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图书馆的管理走向统一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是法规严肃性的体现[4]。

要使图书馆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只有在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规范的情况进行,否则办事无准绳,奖惩无理由,就会造成业务工作管理混乱,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三)人性化管理

读者又称为“用户”,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由于高校图书馆读者群的复杂性导致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而读者又是图书馆管理中最活跃的要素,因此,管理者应遵守用户至上的思想,一切管理工作都以用户文献信息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知识信息需求。要为读者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在日益专业化的时代,读者愈来愈趋向要求专业化、个性化的深层次的服务。这就需要图书馆对丰富的馆藏资源分学科地进行深入加工与开发利用。所以图书馆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如可以和院系联系,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及电子邮箱,推送合适的信息资源到教师的邮箱中等。

另外,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管理环境,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是图书馆管理的一种趋势。传统的管理制度,较多地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命令,不准这样,不许那样,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人性化管理主张“以人为本”构建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图书馆在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的时候,既应严格管理制度,又要注意用委婉、温馨的语句代替一些令人反感的语句,如“不准”、“不允许”等语句尽可能不要出现,要多一些体现图书馆对员工价值和读者权利的认同,这样便于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建立融洽的氛围,便于图书馆更好地开展工作[5]。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虚拟化使信息获取日益方便、快捷和大众化。在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类网络化信息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萌生、成长起来。图书馆收集、保存和提供文献资料服务的基本职能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水平高低的首要条件。传统图书馆服务与理念的转变已是不争的事实[6]。

高校图书馆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克服困难,逐步把图书馆办成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和现代化工程的窗口,办成教育教学重要的辅助阵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建好、管好、用好高校图书馆,培养一代新人而努力。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拥有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拥有日趋成熟的高校图书馆网站,所以,期待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于高等学校时,也能为社会服务。

[1] 杨宪章.图书馆文献利用教程[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2] 王东升.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职能[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4):7.

[3] 程亚男.图书馆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 卢联红.试论现代图书馆管理[M]//严彬.西安图书馆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5] 邱小红.图书馆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6] 赵建梅.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图书馆论坛,2002(4):92.

(责任编辑 魏艳君)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飞跃图书馆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去图书馆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