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运动员加速能力判断标准及其决定因素

2011-08-15 00:52李广文
运动 2011年1期
关键词:加速度节奏距离

李广文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理论与方法探索

100米运动员加速能力判断标准及其决定因素

李广文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100米运动员加速能力判断标准及其决定因素进行探讨,指出加速能力的判断标准是运动员通过加速跑后所达到的最高速度水平和加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两个方面,并指出加速能力的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加速跑技术、加速跑的节奏和最大速度水平上,提出训练时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短跑研究人员、教练员及运动员有所启发和帮助。

100米运动员;加速能力;判断标准;决定因素

1 前 言

百米跑加速阶段在全程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对100米运动成绩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大教练员、研究人员和运动员的认可。从目前世界重大赛事的技术统计资料来看,男子运动员在100米比赛中加速跑的距离达到了80米左右,持续时间达8.12 ~ 8.32秒,加速跑的距离和时间占比赛全程距离和时间的80%左右[1],这充分体现了加速跑阶段在100米全程跑中的重要地位。美国著名短跑教练员特雷兹认为,反应时、起跑、加速能力、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和速度耐力对100米成绩的贡献率分别为1%、5%、64%、18%、12%。可见,加速能力是决定100米成绩的主要因素。

2 100米运动员加速能力的判断标准

郭树涛、孙红炜研究[2]认为,判断运动员加速能力优劣的三点为速度最高点的高度(低水平运动员低于高水平运动员)、最大速度出现的位置(低水平运动员早于高水平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所需要的时间。有很多研究也认为,加速距离、加速时间以及运动员的个人最大速度与100米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衡量100米运动员加速能力高低的标准。100米运动员的加速距离越长,所需时间越短,所达到的个人最大速度越大,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就越好。

2.1 通过加速达到最高速度水平的高低

在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两名运动员相比,谁通过加速达到的最高速度水平越高,谁的加速能力就越好。在不考虑后程加速等因素的情况下,最高速度水平高的运动员100米成绩会更好。

2.2 加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通过加速达到的最高速度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名运动员相比,谁的加速度越大,谁的加速能力就越好。在不考虑后程加速等因素的情况下,加速度大的运动员100米成绩会更好。加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如果加速度太大,会导致有限能量过早的耗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疲劳提前出现,运动员不能充分发挥出个人最大速度,加速距离缩短,并且会引起途中和后程大幅减速,对全程节奏和运动成绩十分不利。反过来,如果加速度太小,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太长,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就会延迟出现,对全程节奏的安排和运动成绩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要想提高加速阶段的效果,提高加速能力,必须采用合理的加速度。

2.3 加速距离、加速时间和加速连贯性不能作为加速能力判断标准的原因

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只是运动员最大速度发挥的外在表现,是加速能力高低的外在表现特征。运动员的加速效果与到达最大速度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之间不存在相关的关系。加速阶段的目的是运动员运用合理的加速方式,通过适当的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后发挥出个人的最大速度。加速能力是运动员利用合理的加速度,通过一定的加速距离和一定的加速时间后达到个人的最大速度,并且能够合理分配、充分利用人体有限体能的能力。同一运动员在不同比赛中,在最大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加速能力较好的特征是在较短的距离和时间内达到其最大速度,即加速度大。不同的运动员在同一比赛中,在同样的最高跑速情况下,最高跑速出现的越近,出现的次数越多,取得的名次就越好。在比赛中还常常表现出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加速距离长,加速时间也长,这主要是因为水平高的运动员的最大速度水平也高。因此,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是最大速度和加速能力的表现形式,不是作为加速能力的判断标准。

加速的连贯性是运动员个人最大速度得以发挥的手段和方式。个人最高速度的获得是通过合理加速的结果,如果加速的过程不合理,就很难说运动员的最大速度潜能已经充分发挥出来了。加速过程的连贯性有利于体能的充分、合理的利用,有利于最大速度的发挥。加速的连贯性是加速的一种方式,不能作为加速能力判断的标准。

2.4 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与最大速度的结合状态

对每名100米运动员来说,虽然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是加速能力和最大速度的表现形式,但三者之间必有一个最佳的结合状态,即充分发挥出个人最大速度时,必定有一个与此相对应的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此结合状态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寻,对于不同的运动员由于其训练指导思想、竞技能力、个性特点、加速跑的技术特点等不同而不同,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发现三者的最佳的结合形式。此外,三者的结合形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随着训练水平和个人最大速度的变化,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也会随着变化。这是一个自然交替协调的过程,受自身训练水平的影响。切忌不切合运动员实际情况来模仿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加速形式,特别是割裂开加速距离、加速时间与个人最大速度的关系,单独地模仿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例如,有很多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加速阶段中加速距离、加速时间的数据对比分析后得出,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加速距离短,应该延长我国运动员加速阶段的加速距离以及100米跑应该尽可能延长加速时间等结论[3]。这样结论的得出一方面忽视了100米加速距离、加速时间与个人最大速度的关系;另一方面忽视了加速阶段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会对我国短跑训练产生一定的误导。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单纯延长加速距离,或者单纯延长加速的时间,运动成绩也不一定提高。

2.5 “6S定律”、60米跑与加速过程的区别

“6S定律”是1936年美国的里根提出的,该定律说明当人们全力跑时,无论运动水平的高低,都将在第6S达到最大速度[4]。其正确性已经被大量的运动实践所验证,国内外应用“6S定律”理论也培养了一大批短跑明星。但“6S定律”与100米加速跑之间是存在区别的,“6S定律”强调的是当运动员全力跑时,在第6S达到个人最大速度,而运动员在100米训练和比赛中的加速跑阶段并不是全力跑,而是有控制的跑,还必须合理的分配好体能,安排好加速跑的节奏,重点在于个人最大速度的发挥,这与很多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加速时间超过6S的事实是相一致的。因此,不能将“6S定律”与100米加速跑混为一谈。

3 100米加速能力的决定因素

3.1 加速跑技术

在100米运动项目中,运动员之间比的是速度,影响100米跑速度的因素很多,其中技术与素质是两个重要因素,技术与素质的平衡发展是创造最佳成绩的保证。技术不断改进、完善是提高专项成绩稳定性和延长运动寿命的重要因素。国外短跑界有这样一句格言:“运动员不能超越其技术所允许的速度。”[5]对于优秀运动员特别是训练年限比较长的运动员来说,运动素质的提高会更加困难。这时,技术的不断完善对于他们的速度及运动成绩的提高就显得更加重要。在100米跑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各个阶段中,加速跑的技术是其中最复杂、最重要的技术。100米加速跑划分为起跑后加速跑和途中跑加速跑两个阶段。不仅这两个阶段的技术动作差异很大,而且在加速跑的全过程中技术动作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此外还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加速跑技术特别是起跑后加速跑技术对运动员的加速距离、最高速度、维持最大速度的能力及终点冲刺能力都会产生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是100米全程最为重要的技术。因此,正确、合理的加速跑技术的掌握对100米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

3.2 加速跑节奏

运动员在短短的10秒内,能否达到理想的成绩受科学地利用特殊的短跑体能和速度结构方式所影响。王保成教授强调指出了全程节奏对短跑成绩的重要作用。由于在100米运动中加速跑的距离和时间的延长以及加速跑阶段作为全程跑中体能大量消耗的初始阶段,以及加速跑的过程中技术和速度变化的复杂性,使得100米加速跑的节奏在全程跑节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又以起跑后加速跑的节奏为重中之重。加速跑节奏安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个人最大速度的发挥、加速距离的长短以及100米成绩的好坏,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

运动员在进行100米跑时,如果从起跑加速跑开始就用全身的力气拼命地去跑,想在短时间内达到最大速度,这时神经中枢由于长期高度兴奋而产生保护性抑制以及ATP-CP供能系统中供能物质消耗地过快,体内大量乳酸的堆积,势必导致疲劳过早出现,进而影响到加速度阶段的速度增快和加速距离的延长,运动员不仅很难发挥出最大速度水平,并且高速跑保持阶段的时间缩短,减速阶段也会提前出现,甚至会使机体产生损伤,运动员难以达到“整体最佳化”的效果,不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有研究提出的做法是:采用“有控制,有节奏,相对均匀的加速节奏模式”,使神经系统始终处于应激水平,避免能量过度消耗,保证在最低限度产生代谢疲劳及神经疲劳,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教练彼得·温特提出的“百分之九十定律”就是让运动员用90%的力量来跑,使动作轻松自如,跑得更快。

运动员在进行加速节奏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加速过程中速度和加速跑技术的变化情况加以控制,速度的增加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2)重视蹲踞式起跑技术。加速跑与蹲踞式起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起跑是加速跑的准备和前奏,加速跑的技术与加速能力又直接体现了起跑的效果。(3)100米加速跑节奏是以个人的最大速度能力和加速跑技术特点为基础,应重视加速跑技术训练和最大速度训练。(4)加速跑的节奏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由于不同运动员的训练指导思想、身体素质及技术不同,其加速节奏的也就不同。世界级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适合于本人特点的全程节奏。(5)加速节奏还会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6)加速跑节奏的训练不能只单纯依靠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经验总结,还必须依据运动员自身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技术特点以及世界优秀运动员加速节奏的规律等来确定客观的科学依据。

3.3 运动员的个人最大速度

很多研究成果显示,最大速度与100米跑成绩的关联度最大,是决定100米跑成绩最为关键的因素。100米成绩取决于运动员在整个赛程的何时、何处,达到何种程度的最大速度。运动员个人最大速度的增加,其加速能力、最高速度保持的能力以及冲刺能力都会得到提高,100米跑的成绩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最大速度值只是加速阶段工作的结果,是运动员通过不同的方式加速的结果;是运动员个人的最大速度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加速能力的好坏。最大速度值越大,达到最大速度的加速度越大,加速能力也就越好。因此,最大速度值即是加速能力的判断标准,又是加速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4 结 论

4.1 加速跑阶段在100米全程跑中占有重要地位,加速能力是决定100米成绩的主要因素。

4.2 100米运动员加速能力的判断标准是运动员通过加速跑后所达到的最高速度的水平和加速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两个方面,加速距离、加速时间以及加速的连贯性不能作为加速能力的标准。

4.3 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是加速能力和最大速度的表现形式,但是个人最大速度充分发挥时,必定有一个与此相对应的加速距离和加速时间。

4.4 加速能力的决定因素主要体现在加速跑技术、加速跑的节奏和最大速度水平上。

[1]谢慧松,袁荣凯,周铁民. 对我国优秀女子长跑运动员10000m跑分段速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27.

[2]郭树涛,孙红炜. 100米跑加速能力的探讨——与郭成吉教授商榷[J].中国体育科技,2005 (2):25-27.

[3]凯文-普伦德加斯特.100米跑的正确模式及意义[J].朱凯,宋世萍,译.田径,2002(10).

[4]朱寒笑,余健,潘雯雯.“六秒定律”在高校高水平短跑运动训练中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5]BRENT MCFARLANE. Developing Maximum Running Speed[J].Track Coach,2001(155):4960-4961.

G804.62

A

1674-151X(2011)01-03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1.018

2010-09-13

李广文(1978 ~),讲师,硕士,国家级田径裁判。研究方向:田径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加速度节奏距离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天际加速度
算距离
距离美
轻快漫舞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