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是养好母猪

2011-08-15 00:46杨长春杨润芬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3期
关键词:体况产仔数公猪

杨长春,杨润芬

(1.鹤庆县畜牧工作站,云南 鹤庆 671500; 2.鹤庆县草海镇畜牧兽医站,云南 鹤庆 671500)

母猪的年生产力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几年来,猪的疫病多而杂,在提倡自繁自养的情况下,母猪的生产水平已成为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1个猪场要达到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 20~22头,断奶窝重200~220 kg,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育肥猪 18~20头,1头母猪平均创纯利 1 000元,1头育肥猪年平均创纯利 100元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严格选好种猪

1.1 种公猪的选择

“母猪好一窝,公猪好一坡”,种公猪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母猪的生产水平。应选择体质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饲料报酬高的优良公猪作为父本(如杜洛克、长白、约克等品种)。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和生产性能,最终达到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初生重、成活率的目的。

1.2 种母猪的选择

选好种母猪是多胎高产的基础,应选择产仔数多、泌乳量高、母性好、四肢结实、发情明显、易配种、符合种用体况的优良母猪后代。品种上选择配套系母猪或二元杂优良母猪。要求有效乳头 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无瞎乳头、无无效乳头、四肢有力、体况匀称、背腰平直、体躯宽大丰满、步伐开阔、外阴发育大小正常、无上翘者。禁止选择来自公猪较多仔猪群中的母猪作为后备母猪,同胞母猪中公猪比例大于60%的母猪不宜留作种用。

2 保持良好的母猪群结构

母猪群体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应对不同胎次、年龄的母猪数量、比例、性能进行评估,淘汰年老的和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及时补充优良的后备母猪。保持母猪群合理的胎次和年龄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群的生产性能。

3 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3.1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抓好后备母猪的培育直接关系到初配年龄、使用年限及终身生产性能。后备母猪如过肥、生长过快往往会延迟发情时间,有的体重达 150 kg仍未出现初情期。所以适当限制饲养已成为饲养后备母猪的一致看法,但如果过分限制,同样也会出现初情期延迟。饲养管理好后备母猪的目的是确保后备母猪正常发情,使其性成熟和体成熟能同期达到。一般6月龄以前的后备母猪可让其自由采食,而 6月龄后需适当限制饲喂。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需要平时细心观察。根据膘情灵活掌握,初情时确保母猪体况保持 7~8成膘、体重达90 kg,3个情期后可配种,在配种前 15 d左右恢复自由采食。饲料营养水平为消化能(DE)≥12.9 MJ/kg、粗蛋白质(CP)≥16%,以达到增加母猪的排卵数,提高初产母猪产仔数的目的。

3.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生产水平的高低。妊娠阶段的饲养水平对母猪的哺乳期、初生仔猪、断奶仔猪以及母猪的连续生产能力都有极大的影响。

3.2.1 妊娠前期的饲养管理

配种后 30 d内,由于受精卵刚形成,胚胎不需要高水平营养,应严格限饲,如果饲喂过多会引起血液中的孕酮水平下降,导致胚胎存活率降低。喂给低蛋白、低能量饲料。DE≤12.5MJ/kg,CP≤13%,初产母猪日喂 1.5 kg,经产母猪日喂 2 kg即可维持正常的繁殖需要。此时受精卵形成的胚胎在子宫内呈游离状态,内分泌系统处于调整状态,一旦应激产生,将干扰内分泌素的分泌,影响胚胎着床,造成胚胎死亡吸收,导致母猪返情。要注意保胎,减少应激,同时应补给适当青绿饲料。

3.2.2 妊娠中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 30~80 d为妊娠中期,此期是胚胎细胞减数分裂、分化和早期发育阶段,此阶段由于胚胎在母体内生长发育慢,加之母猪已恢复体况,不需要供给过高营养,给予中等偏低的日粮即可,DE≤12.9MJ/kg,CP≤14%。根据母猪的膘情投喂饲料,日喂 2.0~2.5 kg,此时还可适当提高日粮中的粗纤维水平。适当增加青粗饲料的饲喂,增加母猪的饱腹感,减少死胎,预防便秘。

3.2.3 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后期,特别是妊娠 95 d以后,胎儿在母体内快速生长发育,仔猪初生重的 60%~70%均来自于产前的 20多天,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饲料,DE≥13MJ/kg,CP≥16%,赖氨酸(LYS)≥0.8%,日喂料量 3.0~3.5 kg。应注意的是不能过早加料,会影响母猪乳腺发育,造成母猪产奶量下降,仔猪断奶体重减小。正确的做法是在妊娠 95 d开始加料。为了有效预防难产,初产母猪加料量控制在 3 kg/d,经产母猪不低于5 kg/d。临产前 3 d减料 10%~30%,分娩当天停喂。

3.3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是猪场管理的核心,它的生产水平直接影响到全场效益的高低。母猪在哺乳期要完成给仔猪哺乳和恢复体况的双重任务,应保证有较高的泌乳力,同时又要维持适度的体况,使其断奶后尽快发情配种,使用高能量、高蛋白、适口性好的饲料,饲料要求 DE≥13.5 MJ/kg,CP≥17%,LYS≥0.85%。同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使母猪吃进更多的饲料,调整母猪的正常生理状态。母猪分娩后的头 3 d应注意适当控料,3 d后逐渐加料,7 d后达到最高采食量。根据带仔多少和母猪的体况,日喂 4.5~6.0 kg。断奶前 3 d逐渐减料,以防发生乳房炎。另外,规范的接产操作及产后护理是保持母猪健康的保证,同时加强仔猪培育把好初生、补料、断奶关,防冻、防压,降低仔猪死亡率,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窝重,也是提高猪场效益的重要手段。

3.4 断奶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断奶后 2~3 d内仍能分泌较多乳汁,为防止断奶后母猪患乳房炎,在断奶前后各 3 d要适当减少饲料喂量,并补充青粗饲料,使其尽快干乳,干乳后由于负担减轻,食欲旺盛,应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力。日粮要求 DE≥13MJ/kg,CP≥16%,LYS≥0.8%,以保证经产断奶母猪 2~5d发情配种;初产断奶母猪 3~7 d发情配种,确保7 d内 90%以上母猪发情配种,7 d内不发情的母猪可用公猪诱情、饥饿催情、加强运动、换圈调栏、注射激素等方法来促进母猪发情配种,以提高受胎率。

4 适时配种

在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是鉴别母猪的发情并对母猪进行适时配种。母猪发情可从以下表现观察:(1)外阴红肿;(2)有黏液流出;(3)开始发情时烦躁不安,来回走动,频频排尿,继而对同栏猪追逐、爬跨,压其背站立不动;(4)食欲减退等现象。一般适时配种的时间是从发情母猪出现“呆立”反应,并接受公猪爬跨开始,以母猪外阴红肿开始消退或有黏液流出时进行配种或人工输精,受胎率和产仔数较高。为确保配种受胎率,提高产仔数,采取 2次配种方法,个别发情持续时间长的母猪配种 3次,配种间隔时间为 8~12 h。一般经产母猪以发情第 2天、第 3天实施两次配种,初产母猪以发情第 3天、第 4天实施两次配种,配种受胎率可达 90%以上。

5 及时淘汰低产及繁殖障碍的母猪

为优化母猪群体结构,应及时淘汰低产及繁殖障碍的母猪。后备母猪到配种年龄和体重时不发情,经外源激素处理也未见反应的,断奶后经 21 d未发情,经外源处理也未见反应的,8胎以上的老龄母猪,习惯性流产的,连续两胎产仔数低于 8头的,有食仔现象和吃胎衣等嗜癖的,连续 3个情期返情的,患有子宫内膜炎久治不愈的,患肢蹄病和慢性病难以治愈的,产后体弱无乳,母性差的母猪应及时淘汰,以降低猪场成本。

6 疫病防治

疫病是当前困扰猪生产的最大威胁,要保证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只有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结合猪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强化科学的饲养管理,建造布局合理的猪舍,改善养殖环境,饲料中适当添加预防药物等有利措施,严格控制疫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才能达到提高猪场效益的目的。

猜你喜欢
体况产仔数公猪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如何调教种公猪
种猪系统营养解决方案
根据体况改变日粮饲喂量对妊娠期母竹鼠繁殖性能的影响
如何更好地管理母猪的妊娠期
不同补饲水平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影响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猪人工输精产仔数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