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665000 杨海云
江城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县。气候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9.2℃,全年无霜期在360d以上。年降雨量2 260~2 680mm,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为全年的14.5%以下,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5%以上,日照时数为1 871~2 137.2h,相对湿度83%。土壤主要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pH值3.8~5.8,呈微酸性。县内山区面积大,地块面积小,农田大多分散在一山一凹之间,天然隔离条件好,有利于发展农作物制种产业,尤其是县内曼莲河畔中晚稻区,适宜利用冬闲田,发展瓜类冬春反季节制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2003年开始,普洱市农科所和江城县、乡农技推广部门、科技部门引导农民发展反季节瓜类制种,建设曼莲河畔瓜类制种基地,推动了蔬菜制种产业化的进程,填补了普洱市瓜类杂交制种产业的空白,瓜类制种产业形成的冬季农业开发,使边疆山区农民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9年种瓜制种产区户均每亩增加纯收入2 400元,饲养育肥了二头肥猪,种植效益是种粮效益的2~3倍。其中箐头村民小组白树民种植效益每亩达3 000元以上。
到2009年12月底江城全县制种规模发展到了近40多hm2,面积和产量稳步扩大,连续递增,年平均增幅为24.6%。
打破了传统的一季中晚稻种植和少数冬玉米为主的种植格局,形成了集瓜类制种于一体的多品种、多元化结构,同时也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如清水河李云平2008年种植0.2hm2瓜类饲养育肥了6头仔猪,箐头白树民饲养了40多头仔猪等。
江城县曼莲河畔特有的气候条件及冬季昼夜温差大的优势,使所生产的瓜类杂交种子具有结籽产籽率高、种子饱满、色泽光亮、质量好、种子上市时间早、市场竞争优势比较强的特点,加上制种产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极积性高涨,使瓜类制种生产安全、优质。目前,清水河、啊树寨、和平寨等生产的杂交瓜类种子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
随着制种面积逐年扩大,瓜类制种产业的发展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运作方式,形成了以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民带头人唱主角的生产经营模式。目前,江城县曼莲河畔参加制种的村社有10余个,从事瓜类制种产业的农民带头人有20余人,以点带面有望在江城县曼莲河畔建成一个瓜类制种的产业基地,带动周边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村一个组合,一村一个品种的瓜类制种生产基地。
按照“发展一个产业,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稳定固定一个生产基地,配套一个激励政策,有一班子科技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的总体思路,一开始就由普洱市农科所牵头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由经作室负责制定年度计划、工作措施,并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组织江城县、乡农技推广中心、站和科技部门参与协调配合,并抽出科技人员专门负责各村寨的技术指导、监督,加上各个村社瓜类制种带头人组成了结构合理的一个瓜类制种产业工作班子,同时极积争取发改委、财政部门、科技部门、农业厅、局等多部门支持,通过齐抓共管,统筹解决生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江城县曼莲河畔瓜类制种产业基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政策扶持上,江城县各级党委、政府、农业局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冬农开发资金,支持了瓜类制种产业的发展。
箐头、啊树寨、和平寨、清水河、纳沙箐等制种基地村社坚持因地制宜,先后建立了示范样板田(7年)累计60余个,示范总面积10余hm2。安徽江淮园艺所、广东白沙蔬菜研究所的专家和普洱市农科所的领导、实施小组成员、县、乡技术干部经常下乡驻点,深入田间地头,以看得见的样板,学得到的技术,手把手指导落实制种的各项技术措施,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户的零距离接触。将技术,品种组合(亲本种子),生产资料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算投入产出账,算种粮和参加制种的比较效益账;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培养了一批瓜类制种高手和养猪大户。农民体验到了参与制种的效益,纷纷仿效加入了瓜类制种行列。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编制瓜类制种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发展环保型无害化反季节瓜类种植,坚持稻后瓜的水、旱轮作制度,利用冬季热区资源优势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形成种养结合的瓜类制种产业模式,坚持规模化生产,制种基地相对集中、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同一品种组合每个自然村不少于五十亩,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围绕曼莲河畔瓜类制种产业发展,健全制种技术的集成配套服务,注重制种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对每户参加制种的农户建立田间档案。对隔离区的设置等关键性问题,由自然村村民大会讨论,以确保种子生产基地隔离达标,建立和充实瓜类制种产业科技人员,形成市、县、乡、村的制种产业技术服务网络。抓产学研结合,以安徽省合肥市江淮园艺所、广东白沙蔬菜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的亲本种子、订单为依托,邀请他们到制种基地现场指导、培训,严格按照杂交种子生产的标准,在生产的特定时期对制种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用浅显易明白的现身说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针对农民科技意识薄弱的情况,抓好技术培训,每年举办专题培训讲座20余期,培训近2 000余人。制定瓜类杂交制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西瓜嫁接苗杂交制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黄瓜杂交制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农户制种的合同、协议文本等地方性标准。
从2003年以来,普洱市瓜类制种产业面积连年递增,年平均增幅24.6%,但因瓜类制种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农事活动,加之制种农户千家万户自行生产也不善于总结上年的经验、教训,致使虽然种植多年,但技术提高较慢,同一户农户同一块田,今年产量高,明年又变得产量较低,技术水平不稳定。
制种8年来,烂瓜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瓜类制种产业的发展,严重烂瓜导致减产50%或个别农户绝收。烂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引起的,若当年雨水来得早、雨水偏多的年份,即在瓜类临近成熟前10~15d若遇连续阴雨,则发生烂瓜。如2006年5月6~18日,连续12d下阴雨,其中3d连续不间断下雨,造成箐头、纳沙箐2.3 hm2制种田大量烂瓜绝收的情况。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结果前期长势过旺,密度过大,田间水分过多,氮肥施用过多或时期掌握不好,磷、钾肥施用过少及其没有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修枝短蔓、加强通风都能引起烂瓜。另外,据测定瓜类在授粉后25~30d瓜籽已经形成和饱满了,只要收回后后熟15d就可破瓜起籽了,但有的农户不及时收瓜,造成田间烂瓜或收回后没有好好存放而烂瓜。
瓜类制种生长期从12月至翌年5月,正好处于冬春干旱少雨的季节,空气湿度较低,蒸腾大,如果土壤湿度较低,则空瘪粒增加,田间干旱缺水,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就会出现部分花粉败育,干花干粉,造成受精不良而减产,这一时期由于老百姓怕灌水引起烂瓜,不敢灌水,恰恰导致了空瘪粒增多。
着力推进机制创新,充分利用我市一山一坳天然隔离条件和劳动力、热区气候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制种品种组合,突出重点,主攻高产高效优质的瓜类杂交制种生产技术,集成科学的配套技术、服务方案,满足龙头公司对品种多样化的要求,计划用5年时间,使我市江城县曼莲河畔沿岸瓜类制种基地扩展到133.3hm2,年产瓜类杂交种30~40t,产值480万元。把曼莲河畔沿岸打造成瓜类制种基地和高产高效示范基地。
以冬季农业结构调整种植品种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稳定瓜类制种产业规模,加快制种示范基地建设,使瓜类制种产业优势更加突出,使曼莲河畔沿岸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稳定发展33.3hm2瓜类制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整董镇的西瓜制种以及宝藏乡国庆村的黄瓜制种,并极积引导群众按照杂交种子生产标准组织生产,深入开展已集成的瓜类制种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采取公司+农业科技部门+农户的生产模式;推进瓜类制种走向高效农业规模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
建立稳固的种子生产基地,以提高种子质量和提高亩均效益为核心。目前许多制种农户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意识,因此需要加强对制种田的全程监督、检查,对制种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需要亲临现场作出正确的指导才能提高种籽的结实率和纯度。
以“反季、优质、高效”为目标的瓜类制种基地建设,必须有一个较为规范的管理细节为支撑,成败在于每一个制种环节细节的落实程度,推广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要有一批懂技术、精制种的工作班子,用一个勤字做到制种基地管理中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高度有效的结合和统一,才能顺利完成工作的指标。用一个勤字全方位地为制种农户服务,才能架起通向“优势、高效”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