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县中村乡农技中心 651223 华玲芝 姜少武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是目前中村乡发病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重病时叶片大部分变黄焦枯,破坏叶片光合作用和植株的组织,影响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积累,造成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损失产量10%~20%,严重田块损失30%~50%,少数田块可造成绝收。
灰斑病在苗期几乎不发生,多在玉米抽雄初期发病,灌浆至乳熟期进入发病高峰期。近三年的调查表明,当玉米生长处于拔节至抽雄期,如果遇到长期高温干旱少雨天气,发病时期推迟,病害带来的影响不大。但同时由于此期间持续的高温干旱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植株的抗病性,如遇到几次降雨,当地气温突然变得温暖、湿润的条件下可能导致灰斑病严重发生,如不及时进行防治,则将导致病害爆发流行,可引起大面积田(地)块叶片干枯,7~10d可见田(地)块玉米叶片大面积焦枯。
建议在防治玉米灰斑病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同时配合以下农艺措施,防治效果较好。
近几年在中村乡种植的品种中表现出抗性好、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的有屯玉7号、海禾系列、长城799、兴黄单892、楚单7号等杂交种,尤其是楚单7号表现最为突出。选用抗病品种是最重要的防病措施。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叶等残体,集中烧毁,减少次年田间初侵染源,减少发病机会。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田块四周要开沟排水,达到雨后田间无积水,避免造成田间高温高湿环境,是防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采取塑料盘育苗移栽,等行距(行距80cm,株距60cm)或宽窄行条播(行距90cm,株距40cm)。净种每亩密度4 000~4 500株,可达到植株个体与群体结构的协调,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
氮磷钾配合施用:亩施1 500~2 000kg农家肥,50kg普钙作底肥;苗期(3~4叶)每亩追施硫酸钾10kg、尿素10~12kg;6~7叶期每亩追施20~28kg尿素作拔节肥;9~12叶期(大喇叭口期)视土壤肥力情况,亩施30~40kg尿素作为攻穗肥,抽穗扬花后喷施磷酸二氢钾作粒肥。
根据玉米灰斑病发生、发展和危害特点,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灌浆初期等3个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喷药时最好先从玉米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喷施,以每个叶片喷湿为准。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丙环唑1 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7~10d后再施1次药,共施2~3次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