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 上思 535500 E-mail:hzx13877007632@163.com)
宫颈病变主要包括囊肿、湿疣、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ethelial neoplasia,CIN)及肿瘤等,是女性常见的子宫病变,如不及时处理可进展为宫颈癌。近年来随着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人乳头瘤病毒(HPV)及阴道镜下活检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宫颈癌前病变越来越多地被早期发现,宫颈癌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宫颈病变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环形电刀切除(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因其微创、有效切除病灶及完整提供病检标本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近年来应用LEEP治疗126例宫颈病变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门诊经妇科检查、TCT、HPV及阴道镜下活检初步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126例,年龄23~62岁,平均 36.9岁。术前诊断为中、重度宫颈糜烂53例(合并息肉21例),宫颈息肉反复发作16例,宫颈湿疣21例,CINⅠ~Ⅲ级36例(其中CINⅠ级11例,Ⅱ级17例,Ⅲ级8例)。所有患者标本均送病理检查。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 高频电波刀为Aaron1250高频电刀,并配备环形、球形针状及三角形等多种电极。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3~7天内手术,暂停性生活,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无异常,均排除阴道炎及盆腔炎等。
1.2.2 手术过程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铺巾,暴露宫颈,用碘液标志显露病变部分,宫颈上下唇注射1%利多卡因4~5ml浸润麻醉,根据病变类型、面积和宫颈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环形电极,以确保一次性切除整个病灶及移行带。置入环形电极于病变标志区外缘0.3~0.5cm处,缓慢均匀地连续移动电极,按一定顺序切割病变组织,切除范围超过病灶0.3~0.5cm,深入约0.5~1.0cm。如病灶面积过大,则多次运刀,如为CINⅡ级以上患者,深度约 1.0~1.5cm,再根据病情改用小环形电极切除中央部分组织,包括部分宫颈管,用球状电极止血。切除标本标记后全部送病检。
1.2.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禁止性生活及盆浴2个月,术后1个月随访并记录创面、阴道流血及分泌物情况,CIN术后3个月行细胞学或阴道镜复查,正常后每半年复查1次。
1.3 疗效评价 术后3个月疗效评价[1]:治愈:宫颈光滑、病变消失,并恢复自然状态,碘着色均匀完全,无病灶残留及异位灶;好转:宫颈糜烂面减轻Ⅰ°以上,碘着色不均匀完全,仍有残留病灶;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病变无明显变化。
2.1 疗效 本组126例均在门诊行LEEP术,手术时间为5~20min,平均8.5min,术中出血量3~15ml,平均10.5ml。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未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术后即可下地活动,22例患者主诉有腹部隐痛不适或坠胀烧灼感,但均可耐受。无感染及宫颈管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内阴道有水样分泌物,呈淡黄至淡红色,无阴道出血。1~2周患者多因宫颈创面脱痂而开始有少量出血或血性分泌物,持续5~15天不等,其中3例因出现量较大而来院行止血治疗。术后3个月随访并评价疗效,其中治愈121例(96.00%),好转 5例(3.97%),总有效率为100%。
2.2 诊断符合率 术后病理检查与术前诊断相符合者共120例,符合率为95.24%。其中术前诊断为宫颈糜烂患者中3例术后病理确诊为CINⅡ级,术前CINⅡ级中2例术后确诊为CINⅢ级,术前CINⅢ级中1例术后病理检查为宫颈原位癌而行全子宫切除。
3.1 宫颈病变的诊治方法 近年来宫颈病变尤其是CIN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严重影响妇女正常生活及生殖健康。目前宫颈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TCT、HPV及阴道镜下活检等,通过上述检查基本可诊断为慢性宫颈炎、CIN或原位癌,但由于宫颈病变可进展或可逆,如不及时诊治可引起病情加重而导致子宫全切或宫颈癌等。传统宫颈疾病的处理方法有激光、冷冻及电凝等,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病灶表面组织完全受破坏,影响病变标本的病理诊断而无法准确判断是否残留[2]。LEEP是由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波在接触组织后,因组织本身阻抗吸收电波而产生瞬间高热,准确快速切割病变组织。切下组织损伤小,不会发生组织拉扯、碳化现象,可连续切片且不影响病理学检查,对于宫颈活检为CIN、阴道镜检查异常、多次宫颈涂片异常而活检正常,以及镜下多点活检诊断CINⅢ并排除宫颈浸润癌等患者均适合行LEEP术[3]。LEEP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是CIN及宫颈癌变早期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阴道镜活检取材有一定盲目性,取下组织少且较表浅,无法获得宫颈管内病变组织,本组术后1例病理检查为宫颈原位癌,术前阴道镜下活检为CINⅢ级,提示阴道镜下活检可能会遗漏更高级的病变,而行LEEP术后及时标本病检进一步得到确诊,尤其是对于锥切后病理检查未见侵入癌组织而又有保留生育能力强烈要求的年轻CINⅢ女性,LEEP术能同时兼顾满意的治疗效果及可靠的病理标本[4]。
3.2 LEEP治疗的特点 LEEP手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切除组织无碳化且不伤及宫颈正常功能,目前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生育前进行LEEP手术基本不会对受孕能力造成影响,如果不发生宫颈严重狭窄,就不会导致继发不孕。本组手术时间平均为 8.5min,耗时短,术中平均出血量仅为10.5ml,治愈率达到96.00%,与杨海英[5]报道一致。采用环形高频电波刀,快速切除病变组织,患者痛苦轻,本组所有患者均未使用镇痛、镇静药物,术后即可离床活动,仅少数有腹部隐痛不适或坠胀烧灼感,但均可忍受,无继发感染及宫颈管粘连等严重并发症。126例患者术后虽有阴道水样分泌物及因创面脱痂而有少量出血或血性分泌物,但量少且持续时间较短,绝大多数4~8周内宫颈外观均可恢复自然光滑状态,无瘢痕,效果显著。
3.3 LEEP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LEEP手术与传统术式(如冷冻疗法、电凝疗法、激光疗法等)相比有其特殊优势,但应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包括出血、宫颈管狭窄或闭锁、局部感染、残留病灶及罕见子宫穿孔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他的如下腹坠痛、心动过速、血压上升及恶心、呕吐等[6]。黄志欣等[7]总结分析LEEP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认为有以下几点:术中出血与术前阴道及宫颈感染、病变面积较大、病变位于宫颈管深部有关;术后出血与术后创面感染、术中电凝范围大有关;宫颈管狭窄/粘连与月经周期短、手术时间延后及切除病灶大、术后脱痂出血时间长等因素有关;该组研究还发现LEEP可能对妊娠及分娩存在潜在危险,应予以关注。邱碧芳[8]报道LEEP刀术后宫颈狭窄的发生率为1.3%~5.2%,虽然较低,但如狭窄位置发生较高时可阻碍精子的通行而影响正常受孕,因此应引起重视。笔者认为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治价值,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细致操作,避免切除过大过深,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该手术不失为目前较为理想的宫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本组随访时间较短,对患者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1]周燕飞,李建军,张艳青,等.两种方法治疗宫颈病变 216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3):497-498.
[2]冷开容,宋建茹.高频电波刀对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治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6):81-82.
[3]姚梦凌,舒青青.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128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597-1598.
[4]岑华丽,李小霞.宫颈环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380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9):1086-1090.
[5]杨海英.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212例手术体会及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4):458-460.
[6]伍椅铭,胡巧桃,钟微子.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302例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9):86-87.
[7]黄志欣,吴秀霞,许学岚,等.LEEP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143-2144.
[8]邱碧芳.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09,33(8):594-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