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质量①

2011-08-15 00:51李晓华黄衍强曾怡黄宏思唐华英陈源红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免疫学微生物学课程

李晓华,黄衍强,曾怡,黄宏思,唐华英,陈源红

(右江民族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lixiaohualove@yahoo.com.cn)

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高职高专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由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两门课程共同组成。免疫学作为生物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前沿学科,以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已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个专业无可代替的桥梁学科[1]。该学科具有知识覆盖面广、概念抽象、机理复杂、深奥难懂等特点。微生物学与临床多个学科联系紧密,其特点是内容繁多难以记忆,容易对各论中不同微生物的致病物质及引起的疾病混淆,造成学习无规律可循。两门学科对基础薄弱的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并不容易,而近年来我院高职高专扩招速度较快:2008年的招生人数是450人,而2010年的招生人数为900人,2011年的预招生人数为900人,两年内人数增加一倍,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重视。笔者就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效果这一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 明确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

不管是哪个层次或专业的学生,我们在授课前都要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对于高职高专而言“,培养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基本要求。高职高专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帮助学生理解并验证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周密细致的工作作风。而高职高专的学生往往以较低的分数入学的,本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加上不能适应高校快节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外,学生首先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把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贯通。所以,对于理论课只有26学时的这门课程来说,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

2 体现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授课前应当让学生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微生物学教学时,面对护理专业高职高专的学生,老师提出问题:你们毕业后,将从事什么职业?护士常与谁打交道?病人当中有的患有传染性疾病,你们怎样才能做到在护理这些病人时自己不被传染?或者自己在患传染性疾病时不会传染给病人呢?(此时,当然也强调学生的责任感,不能因为怕染上传染病而逃之夭夭,因为护士这门职业是神圣的,护理病人是护士的职责所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微生物学这门课程中打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才能在以后工作接触这些传染性疾病患者时能够防患于未然,并且能够坦然面对在护理此类病人时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应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做起来往往事半功倍。在学习免疫学绪论内容前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身体健壮从不生病?有的人体弱多病?引起学生好奇心和兴趣。在学习微生物学绪论前请学生列举所知道的与微生物有关的事例,学生就会兴高采烈地提起酿酒、SARS、流感、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等。然后告诉学生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与之有关的与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而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主动去探索神秘的未知的世界。

3 恰当引用比喻,活化教材内容

免疫学部分概念繁多、抽象,不易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应用比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讲到免疫学的三个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时,可以把免疫系统比喻成一个国家的国防部队。国防部队对外是抵御外敌入侵,对内是稳定和监督、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而免疫系统就像国防部队一样,维护自身机体处于稳定和健康状态。而在讲到微生物学乙型肝炎病毒(HBV)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中,学生不易理解为什么机体免疫力过强时反而导致肝细胞的严重坏死。我们可以把HBV比喻成犯罪分子,躲在肝细胞这座房子里,免疫系统就像警察如果要捉拿罪犯必须在破坏房子的情况下才能对罪犯绳之以法,否则警察也无能为力。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内容通俗易懂,有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4 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却又与现实生活和工作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特别是临床免疫学的内容更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超敏反应是免疫学当中一个重要的章节内容,在这章节中尤以Ⅰ型超敏反应为重中之重。联系实际,很多学生知道注射青霉素类药物时需要皮试,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以青霉素引起药物过敏性休克为例具体讲解了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最后提出问题:以后大家在实际工作中注射青霉素类药物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皮试、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情况、即使注射后还应观察一定的时间才能离开注射室。理论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以后的临床工作中。

5 利用现代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有着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使教学活动信息化、立体化、形象化,达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其优势在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讲述免疫应答的过程中,结合流程图讲解,使学生对抗原呈递与识别、活化、增殖与分化、效应阶段一目了然。而在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B细胞与T细胞相互作用示意图[2]也显示了极好的效果。B细胞活化需要的双信号、T细胞活化需要的双信号以及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都可以讲述清楚。当然,在微生物学各论当中的致病机制讲解中流程图得到更好的应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动画、引入视频案例等。例如有关破伤风梭菌引起破伤风的因素和症状的视频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因护士的疏忽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患儿因未能及时抢救而死亡的病例也将使学生终身难忘,由此提出的问题:青霉素为什么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是怎样发生的?如何预防?以后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所讲的相关知识将使学生记忆犹新。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枯燥干涩、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同时也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达到了“教”和“学”的双赢。

6 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不唯书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需要把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唯书。在生活中,人难免会被动物咬伤,需不需要注射疫苗呢?关键是这只动物是否患狂犬病?怎么判断呢?教材中提到:一般将动物隔离观察,若经7~10天不发病,一般可认为动物未患狂犬病或咬人时其唾液中尚无狂犬病病毒。若发病即将其处死检查脑组织切片。每当谈到这内容,笔者总会向学生提问:我们需不需要等待判断结果出来后再考虑是否进行疫苗注射?这时有的同学反应比较迅速:等7~10天后判断动物是否患狂犬病后再注射疫苗,有可能被咬者都已经发病死亡了。非常正确!我们不应等判断结果出来后再注射疫苗,因为被咬者一旦患了狂犬病,发作病死率几乎达100%。因此,以预防为主,咬伤后建议立即注射疫苗。这就给了学生非常明显的教育范例,我们掌握基础的知识,但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要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学以致用。

7 设置问题、巩固教学效果

不管学生在课堂上对内容是多么的清楚明了,课后还是需要温习,才能把知识巩固下来,而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布置思考题。而在设置问题时,最好能联系实际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提炼总结才能得出答案,而不是出一些课本上现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教出来的学生只会死读书,而不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布置了的思考题,在学生上交答案后一定要及时点评,否则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答案的对错与否,不能很好地去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例如笔者曾给学生布置了这么一道思考题:以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为例,试述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发生机制”在课本上已写得非常的明了,所不同的是要以青霉素为例而已,但从学生回答的情况看却不尽人意。虽大部分能回答正确,但也有小部分同学回答是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或以致敏阶段、发敏阶段、效应阶段简短几个字概括完成,从而看出部分学生的基础较薄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及时去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上交的答案的情况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效果,从而及时纠正不足之处,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8 因材施教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生,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这里想探讨一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PBL是目前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以疾病为线索提出问题,目标明确,自我指导学习,让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我们教研室的老师在临床本科生微生物实验教学开展PBL法收到较好的效果[3];免疫学理论课开展PBL法显示:在知识的掌握上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实验班学生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接受传统授课方式的学生的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有一定提高[4]。但临床本科生学时数较多,其中免疫学为36学时,微生物学42学时,课余时间相对充足,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而高职高专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总课时数只有26学时,课余时间也常被选修课占满,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然而学生充足的时间,相对丰富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等是PBL法实施所需要的条件,但这些都是高职高专学生暂时所欠缺的。同时,我院是一所地处老、少、边、山、穷的西部民族医学院,招入的生源相对而言,可能比不上同级别的其他院校。所以笔者认为虽然PBL法是目前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也受到了广大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认可[5],值得我们去借鉴,但应该明确实施的对象及所需要的条件,因材施教,具体研究清楚实施的条件是否适宜才能具体应用。我们尝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及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比较受学生欢迎和喜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9 渗透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

作为医务人员,服务的对象是人,人的生命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因此,作为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在学科教学当中,恰当地渗透人文教育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6]。如在讲授“抗体”、“SARS病毒”、“立克次体”时,以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时把生命置之度外日夜奋战在抢救病人的第一线、医学科学家为探究病原体而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典型事例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在讲授Ⅰ型超敏反应时,可通过引入由于护士工作疏忽造成病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的视频来告诫学生:护理工作中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酿成严重后果——病人死亡,所以医务工作是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疏忽的,由此提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词,从而使学生明白将来工作责任的重大,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具备无私奉献精神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在实验课上,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等实验操作对培养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作态度也非常重要。

总之,我们在使学生打好扎实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上是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细节决定成败,授课过程中存在的每一个细节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关注细节、提升自身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1] Balkwill F.Immunolog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J].Nat Rev Immu-nol,2005,5(6):509-512.

[2] 肖纯凌,赵富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

[3] 李晓华,黄衍强,赵丽娟,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5):901-902.

[4] 黄宏思,秦静英,费志杰.PBL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4):665-666.

[5] 马建辉,黄亚玲,崔舜,等.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教师培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22.

[6] 杨朝晔,秦红兵.基础医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5):110-111.

猜你喜欢
免疫学微生物学课程
《中国免疫学杂志》关于彩图处理的有关说明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材分析与创新
让防治肝癌成为可能
———记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副教授侯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