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兰
(澄江县中医院,云南 澄江 652500)
本文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以异位妊娠收住院80例患者的声像图进行了总结讨论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60例病人均经保守治疗临床综合判断作出明确诊断或手术治疗证实。年龄在22~43岁,有明显停经史者26例,阴道不规则流血42例,附件触及包块20例。
方法 应用GE超声诊断仪,经腹探头频率3.5MHz-5MHz,阴道探头频率5~7.5MHz,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婚育情况,采用妇科常规扫查或结合阴道探头检查两种方式进行,病人适度充盈膀胱,平卧位经腹常规扫查盆腔、子宫及双侧附件区,并根据需要做纵横、横断和斜断等多层扫查。而用或加用阴道探头频率5.0~7.5MHz,检查时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在消毒的避孕套内加少许耦合剂套在阴道探头上缓缓放入阴道内,紧贴宫颈口或阴道穹窿,全方位仔细扫查,根据探头与监视器的方向标记,探头的扫描方向,观察的内容包括:⑴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存在假孕囊;⑵附件包块的性质与位置;⑶腹、盆腔积液量与性状。
结 果 本组超声诊断符合率88.2%。其中,输卵管妊娠26例,占29.5%,卵巢妊娠10例,占14.7%,腹腔妊娠2例,占2.3%,阔韧带妊娠5例,占5.7%,鉴别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4例,基体破裂3例,卵巢囊肿蒂扭转5例,急慢性阑尾炎2例,误、漏诊8例,占11.7%。子宫大小正常范围50例,稍大于正常范围40例,在盆腔内(包括双侧附件区,子宫后方及上方)可探及包块回声4例,包块显示率76%,最大为10cm×5.8cm,最小1.8cm×2.2cm。包块类型:①妊囊型3例,子宫旁和宫底处见妊囊,其内可见胚芽及胎心闪动。②囊肿型4例,包块以无回声为主。③实质型22例,包块以低回声和等回声为主。④混合型12例。包块内等回声、低回声和无回声同时存在。其中在实质型和混合型中可见无回声圈者16例,但未见胎心闪动。16例中,盆腔内有移动性液性暗区(包括子宫直肠窝和两侧髂窝)者30例,占44%,其中9例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液性暗区。68例中48例手术治愈,22例全身用杀胚药成功,3例全身用药失败后(胚胎存活)局部用药治愈出院。
讨 论 漏、误诊共8例。其原因总结如下:①临床症状不典型,未见异常声像图改变。本组3例于异位妊娠破裂前无明显腹痛史,宫旁及子宫直肠窝均未探及异常的包块和液性暗区。②声像图及临床症状均不典型,又没有很好结合临床及HGG。1例表现为附件区1.8cm×2.2cm的低回声包块,2例表现为子宫直肠窝少量的无回声区,没有停经史,只有阴道不规则的出血,轻微腹痛等表现而致误诊。③宫腔内的“假妊娠囊”(脱膜脱落坏死内部积血所致)。本组2例将“假妊囊”误认为宫内妊,将宫旁的异位妊娠包块认为是炎性包块。④难以与盆腔炎、宫内妊娠不全流产,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进行鉴别,本组1例病人因停经35d,阴道不规则出血15~20d就诊,B超所见,子宫增大6cm×4.5cm,宫腔内见不均质的高回声区2.9cm×1.8cm,宫旁不均质的液性包块,而误诊为不全流产,最后手术治疗证实右侧输卵管妊娠合并炎性改变,粘膜下子宫肌瘤。
通过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及漏、误诊病例的分析,笔者体会到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时,应注意结合临床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同时详细询问病史,综合分析超声图像的变化,若患者有停经史,下腹痛,阴道不规则的出血和尿妊免试验阳性,超声检查又未探及宫内妊娠囊,同时有附件包块或直肠窝积液可确立异位妊娠的诊断;如果病人有以上症状,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或不典型时,应严密动态观察,注意有异位妊娠的可能;对于清宫术后未见绒毛或药流后未见胚胎组织排出,超声检查宫内未见妊囊或残存组织应考虑异位妊娠。另外应结合病人的既往病史,有无生殖器畸形,注意与残角子宫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早期流产、急性输卵管炎等疾病的鉴别,当病人既往有盆腔包块子宫疾患等妇科疾病同时合并宫外孕将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
对于基层医院,在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临床资料,采取常规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相结合,而阴道超声对已婚者更为清晰,显示宫外孕声像图特征,及早做出肯定性或排除其它疾病。为帮助指导临床及时诊治提供了有效的价值[1-3]。
[1]吴乃森.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5.
[2]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864-868.
[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