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晓,何晓光,余咏梅,孙 俊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头颈外科,云南昆明 650031)
头颈外科学PBL教学案例撰写的探索
李玉晓,何晓光,余咏梅,孙 俊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头颈外科,云南昆明 650031)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是被广泛接受的以临床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方法。案例质量的好坏是PBL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复习文献见案例撰写的讨论甚少,作者基于头颈外科最常见的上颌窦癌病例,对PBL案例的设计、撰写原则及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好的PBL教学案例务必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围绕案例提问并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沟通技巧和社会责任感。
PBL;头颈外科;案例;临床医学教学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它是采用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它将学习设置于复杂、有意义的问题环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1]。与传统的以授课为主的方法相比,PBL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如创新思维、团队精神、表达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个性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当今高素质医学人才所必需的。PBL教学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以系统和疾病为主线,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3],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调获取知识与获取技能并重的教育目标;注意培养具备良好团队协作精神、领导才能和知识面丰富的高素质医学人才[4]。开展PBL教学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即设施完备、受过PBL培训的师资队伍和一定数量、定期更新的教学案例。PBL教学过程包括七个步骤:核实相关术语;找出病例中有关的线索;根据线索推测做出假设;制定学习日程;所有成员自学获取大量的资源;与其他成员分享学习成果;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中,高水平的PBL教学案例是成功开展PBL教学的关键。有关PBL教学模式在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已见诸报道,但探讨其案例撰写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参考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案例模板和教学要求,以头颈外科中常见的上颌窦癌为例,探讨本学科PBL教学案例的撰写要求、内容、方法及技巧,为开展和规范本学科PBL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PBL案例可分2次或3次课程完成,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决定。其内容应包括:①封面(案例名称即主题,能生动体现主要目的,有趣而易记,常见或重要病征);②第1页:注意事项;③第2页:本案例撰写者的姓名、单位、E-mail和联系电话,案例摘要,关键词;④第3页:学习目的,包括基础医学(列出具体学科名称)、临床医学(列出具体学科名称)和医学人文(列出具体学科名称)的具体要求;⑤案例正文:第一部分(2学时)、第二部分(3学时)、第三部分(3学时),每部分均包括案例内容、教师注意事项(本案例的教学要求)、主要讨论点和问题;⑥本案例小结(1学时,附机制图);⑦主要小结;⑧参考资料。
撰写案例前,首先确立PBL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所涵盖的知识层次,再搜寻合适的病例,撰写成适用的教材。好的案例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能使学生从中学得很好的逻辑思维。给学生的PBL案例,能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掌握应学的医学专业知识。因此,选择的病例应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的个案,而不一定是难以诊断的病例。案例应当配合整体教学目标,并尽量与系统教学进度同步。案例撰写尽量以实际病例为模板,重新整理编排故事,以逻辑推理为主线,依序写成4-6幕场景,并以在4h内完成讨论为原则。为了案例的完整性,可在其中加入一些如人文、社会、心理、伦理、法律等议题,供学生深思与讨论,以达到整体教育之目的。第一幕要提供学生多方位思考空间,一般是整个案例的中心问题。临床案例常以主诉开始第1幕,而后逐渐释放信息,缩小范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案例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病人陈述;②进一步病史和检查;③检查结果;④治疗;⑤预后及进展情况。案例分为教师版(tutor guide)和学生版(student guide),学生版只有剧情和场景,教师版则包括完整的标题、前言、剧幕及参考文献。案例剧幕要有故事性,引发学生多向思考和讨论。以下通过1个具体实例,阐述PBL案例撰写的细节、要求及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
病例描述:患者×××,女,45岁,职员,以左侧眶下方肿胀伴左侧颈部肿块、左上列牙痛前来就诊。患者述左侧眶下方渐进性肿胀5月余,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按面部感染处理,口服抗生素(名称与剂量不详),效欠佳。1月前患者发现左侧颈部肿块,逐渐增大,未予重视。15天前患者感觉左上后牙齿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按牙痛给予镇痛药,效欠佳,为求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就诊。教师注意事项:围绕左侧眶下方肿胀、左上后牙齿疼痛,引导学生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等方面展开讨论。
主要讨论要点:①引起眶下方肿胀、左后上牙齿疼痛、颈部肿块的病因及疾病种类;②从医学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讨论造成未早期诊治的原因。讨论问题:①根据该病例信息,你认为可能的疾病是什么?(列出至少4种可能)②你认为哪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③如果要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或病史采集?④从该患者到当地医院就诊的情况,如何看待当地的卫生工作水平?
第1段:入院后体格检查:T:36.0℃,P:70次/min,R:18 次/min,BP:140/80mmHg(右上臂);神志清,自主体位,皮肤弹性好无黄染及蜘蛛痣,无明显消瘦;脊柱生理性弯曲存在,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心、肺、肝、肾、脾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均正常。肝功能:总蛋白:65g/L,白蛋白:31g/L,其他肝功能指标均正常。乙肝两对半、甲肝、戊肝抗体均为阴性。空腹血糖:5.1mol/L,梅毒(TRUST)检测阴性,HIV 检测阴性。
专科检查示:双侧面部不对称,左侧眶下方肿胀明显,表面皮肤无充血,可触及一肿块,约1.5cm×3.0cm大小,质地硬,界限清楚,无活动,无触压痛。牙列完整,开口度2横指,开口型正常。左上后3颗牙齿活动,触痛,唇侧牙龈糜烂,局限性突出,触之易出血,硬腭无明显塌陷,腭部黏膜无异常。左颈上部触及一肿大淋巴结,大小约3cm×3.5cm,边界清,质中,无压痛,活动度差。入院后初步诊断:左上颌骨肿物性质待查。教师注意事项:根据对患者的专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将病变局限于上颌骨肿块。教师可引导学生考虑,入院初步诊断左上颌骨肿块,理由是什么?上颌骨肿块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临床特点?为了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主要讨论要点:①这些化验检查有何意义?②专科检查的主要特点和意义;讨论问题:①根据上述检查,应排除哪些可能的诊断?②最可能的疾病是什么?诊断依据?其解剖、病理或生理学证据是什么?③为了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或需要什么信息?
第2段:影像学检查:鼻窦及颈部CT轴位和冠状位、软组织窗和骨组织窗(提供图)显示:左颌窦软组织影,上颌窦前壁、内侧壁、后外侧壁及下壁骨质破坏,上颌窦肿物侵及翼腭窝。颈部左侧颈动脉三角二区淋巴结肿大,约3cm×4cm×2.5cm,边界清,轻度强化。口腔全景片示:左上颌骨部分骨质破坏,与上颌窦相通。教师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从影像学表现上区分上颌窦癌与上颌窦囊肿或息肉等,并针对病变的范围,讨论合理的治疗方案。主要讨论要点:①本患者口腔全景片及CT片的主要特点;②影像学上需鉴别诊断的疾病及各自的特点。讨论问题:①根据病史和检查,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②该病影像学检查的特点是什么?③针对本患者的病情,下一步如何处理?
患者入院后经口腔从左侧上后3颗牙对应的牙龈肿物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病理确诊后,由于病变范围较大合并颈淋巴结转移,行放疗70Gy,8周后在全麻下行左上颌骨次全切除术+钛板和带血管游离皮瓣修复左上颌骨,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行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
教师注意事项:本部分给出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术后组织病理学表现。鉴于治疗方法与病理学表现,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上颌窦癌如何治疗?上颌骨切除后如何进行修复?上颌窦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病理类型?上颌窦癌的扩散方式有哪些?如何防治复发,如何向患者解释复发的风险?主要讨论要点:①手术治疗原则及其理由;②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表现;③上颌窦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讨论问题:①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如何治疗?②上颌窦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如何,如何回答患者所担心的问题?③该患者在外院诊治过程中有什么教训可吸取?
在本病例学习过程中列出了10多个问题,中心议题是:本病例可考虑哪些上颌窦疾病,通过逐步排除法,最终聚焦在上颌窦癌的病因、临床病理学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使学生对上颌骨肿块尤其是上颌窦癌有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并引导学生从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政策、医患沟通等方面吸取经验和教训。主要小结:每部分或每段的学习目的和重点,基础、临床与医学人文知识的贯通和融合,根据前因后果,列出致病机制(提供示意图或视频)。
可根据教学目标,附上相关的重要参考文献,让学生自学参考。
在医学教学领域,PBL是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具体病例的疾病诊治等问题进行讨论学习的过程,其实质为基于案例的学习。在PBL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引导者、CASE的评判者和建议者、学生自我学习的促进者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估者[5]。该教学法采用以病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基本模式与流程:病例→问题→自学→讨论→小结。PBL教学围绕某一种疾病,通过逐步给出案例中的信息,让小组学生进行讨论,从中发现问题或设想,通过学生查询文献资料、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从而提高其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在PBL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开展PBL教学,必须有足够的高水平的案例作为教学保证,并每年更新其内容,保持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神秘性。PBL案例主要围绕4个医学主题展开:①健康与疾病时的人体生物学问题;②专业技巧;③人口健康、医疗服务、经济政策;④医疗道德及专业态度[6]。PBL的学习范畴包括医患关系、医疗与社会关系、医生与其他医务人员关系等人文科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并对疾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7]。撰写PBL案例需注意:①明确案例的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案例源于某一具体临床问题,应由此激发学生思考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并与临床医学知识、临床以及流行病学、社会医学、伦理学等紧密结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8]。②案例编写需遵循“渐近释放信息”原则,一般以现病史、过去史、家族史、社会状况和系统回顾开始,逐步给出体格检查所见、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直至最终诊断和治疗结果。每一部分均隐藏许多“问题”或“设想”,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逐步排除法,识别、探寻、讨论和完成最初设立的学习目标。③教师版案例中,应详细列出剧幕里隐藏的“问题”和讨论的“学习重点”,辅导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如发现遗漏了某些项目,会及时发现并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轨迹展开讨论,达到教学目标要求[9]。④剧幕内容源于临床真实病例,应根据需要重新编排。可加入虚拟情况以考查学生社会、人文及专业素养。⑤案例是临床实际病例,每一个场景的设计都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剧情内容如讲故事生动、真实、符合医学知识。影像学、手术学、组织病理学表现等须提供图像。不必刻意隐藏最后答案而忽略主要学习目标,也不要太早给出最后答案,而使学生忽略其他学习目标。⑥好的PBL案例需要仔细勘酌、反复修改完善,要求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案例的撰写。案例初稿写好后,教学主管部门应召开案例审查会议,邀请相关专业教师、案例审查者和撰写者共同讨论并修改案例内容。经过几次修改、审查、确认案例内容无误后,试用于PBL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再作修改,直至满意。
[1]Mc 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 ry[J].Med Educ,2004,38(8):859 -867.
[2]Belland B,French B,Ertmer PA.Validity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research:A review of the instruments used to assess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2009,3(1):59-89.
[3]Belland B,French B,Ertmer PA.Validity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research:A review of the instruments used to assess 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2009,3(1):59 -89.
[4]McHarg J,Kay EJ.The anatomy of a new dental curriculum[J].Br Dent J,2008,204(11):635 -638.
[5]李丽萍.PBL教学中教师角色功能定位与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1):17 -19.
[6]Winning T,Townsend G.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dental education:what’s the evidence for and against...and is it worth the effort?[J].Aust Dent J,2007,52(1):2-9.
[7]欧阳玲莉,陈一强,罗佐杰.PBL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之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S1:28 -29.
[8]Hmelo-Silver C,Barrows HS.Goals and strategies of a problem based learning facilitator[J].Interd J PBL,2006,1(1):21 -39.
[9]Sukotjo C,Thammasitboon K,Howell H,et al.Students’perceptions of prosthodontics in a PBL hybrid curriculum[J].J Prosthodont,2008,17(6):495-501.
G642
A
1006-2769(2011)03-0503-04
2011-02-28
李玉晓(1972-),男,医学博士,讲师,主攻鼻科学、头颈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