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 娇,贾德福,冯 兵,袁发焕,叶自林
(1.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重庆 400037;2.重庆警备区门诊部,重庆 400010)
浅析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牟 娇1,贾德福2,冯 兵1,袁发焕1,叶自林1
(1.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重庆 400037;2.重庆警备区门诊部,重庆 400010)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新起点,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笔者结合八年制医学生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合理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体系以及在临床见习具体教学环节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全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潜质、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八年制;见习教学;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相融的综合学科,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尖端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使人类日益面临着医学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趋势,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的价值和存在观的人文主义思潮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在医学院校中,八年制医学生属于高层次的培养对象,是医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与医疗工作的希望。在八年制医学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医学生掌握现代医学科研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还必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在积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学发展的同时,提高其竞争和适应能力,并激发其开拓和创新精神。
医学是研究人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与人的生命、健康、幸福、安危及社会文明进步密切相关,它的本质属性就包含着人文性。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把服务对象看成是生物的、社会的、有主观意识的人。这种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认识上的飞跃,把医学科学推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其中包括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学、社会学等范畴。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然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的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这就对医学人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尤其是担负者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任务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就应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医学人文性复归的客观要求。可以预见,八年制医学生必须具备医学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维知识结构,才能迎接21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医学的人文精神以生命为本,追求医学的人性化,重视医学关怀。只有注入了人文精神的医学才是完美的医学、真正的医学。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五星级医生,应该是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心理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及组织的管理者”[1]。其中涉及到的决策、交流、领导和管理能力都需要通过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来培养和塑造。因此,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2]。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人文底蕴的医学生,才算得上是合格的医学人才。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医患关系异常紧张,良好的人文知识是必须具备的。面对日益增多的医患纠纷,人文关怀应该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最好办法。目前,各种医患矛盾日益凸显,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医学培养体系缺乏人文教育。八年制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接触社会较晚,并且大多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对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出现的问题常常表现出无所适从。因此,医学院校要加强对八年制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他们的医患关系意识,提高他们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才能有效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妥善解决医疗纠纷,避免医患矛盾激化,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这也是时代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目前,大多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削弱了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八年制医学生自身在校期间也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素质修养,“书生气”十足;再加上学制长,对社会接触较晚,他们常常表现出对社会及一般的人情风俗缺乏了解;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加之教师偏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生进入医院见习、实习后往往出现难于张口(询问病史)、难于动笔(书写病历)的情况,因此很难迅速适应医疗工作。很多人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会因同样的问题影响生活与工作,其中医患矛盾就是很突出的一个方面。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在完成内科学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意识、临床技能、医患交流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见习内容包括各个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及预后分析等,既有理论教学部分,又有实践教学部分。尽管八年制教育学制长,但由于同时肩负科学研究、专业培训等多项任务,因此集中于临床见习的课时并不多,甚至比五年制医学生还略有减少。如何在有限的见习教学课时中更好地全面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的医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这就要求带教教师将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有机地贯穿于内科学见习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一部分都融入相应的人文精神,将医学专业技能、与病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培养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将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法律等学科知识引入其中,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精神教育,这将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树立高尚的医德理想会起到事半功倍、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人称医学为“仁心、仁术”,纵观我国的医学史,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到明代的李时珍,这些世代流传的医学名家,之所以被人称道至今皆是由于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更有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求恩大夫以及抗击“非典”时期的钟南山院士等,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治病人,他们那种不怕牺牲、治病救人的宝贵精神正是当代医生仁爱之心的体现。珍爱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病人是我们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应具备的仁爱之心。病人是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在临床工作中,每天都要面对痛苦不堪的病人,他们不仅躯体饱受疾病的折磨,精神也处于失控之中,因此也是最需要关爱的人群,切实了解他们的需求,对他们施以人文关怀,有时对疾病的预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也正是通过这些细微真切的关爱,来体现“珍爱生命、关心病人”人道主义精神并使我们的见习医生得到培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医生道德退化,金钱至上的思想日益昌盛,因此,我们在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的同时,还应注重消除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八年制医学生直到第4年进入临床见习时,才能真正接触患者,造成基础课与临床课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加之缺乏有关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这就直接导致医学生在见习期间与病人交往中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因此,为克服上述弊端,加强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在内科学见习期间,构建合理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体系,增设医学心理学、医学美学、医学法学、医患沟通技巧等选修课,强化沟通技能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3]。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医患沟通本身的课程特点,在书面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情景短片教学、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角色模拟、竞赛演讲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式,着重从心理、语言、行为等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建立一套易接受、可操作性强并能广泛应用的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体系。通过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一方面提醒学生高度重视医患交流技能的训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另一方面探讨医学生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医患沟通培训体系。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技能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为其今后成为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因为他们的工作事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患者的生死大权掌握在他们手中,医生稍有疏忽就可能失去一条生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早1分钟和晚1分钟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因此,作为一位即将踏上医学工作岗位的八年制见习医学生来讲,从一开始就要加强责任心的教育,而责任心的培养是在实际工作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仅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我国相关医疗法规的不断完善,医疗活动也逐渐规范化,一切医疗活动均必须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进入临床见习的医学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医疗文件的书写,由于医疗文书的书写有严格的书写规范,如果书写不规范,可能造成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而病历的书写在医学教科书上只是从医学的角度讲述书写的方法,而在临床实践中其重视程度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我们的医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客观的社会经验不足,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薄,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和矛盾,因此,在临床见习时期,结合具体事例,采取现场教学,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来说就是活榜样。医学院校教师应该具有高深的学科造诣作根本,高尚的人文修养作灵魂,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人格魅力。利用这种力量,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培养职业道德。教师带领学生到医院见习时,应尊重、关心体贴病人,检查要细心、耐心,注意礼貌,为病人保守医疗秘密,对病人不分年龄、性别、民族、职业、贫富,都一视同仁,结束时要谢谢病人。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处处为病人着想,而且还要向学生介绍本院一些德艺双馨的老教授的先进事迹,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树立榜样。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一些患者由于自身原因没能及时缴费造成大额欠费,但在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带教教师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患者病情,积极进行救治,挽救生命。教师这种“身教胜于言教”的行为会感染学生一起参与抢救,引导学生辨别清楚何为真、何为美,培养“准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
在采集病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有关问诊技术性和程序性内容以外,更要将哲学的普遍联系、辩证发展、病人个体差异和巧用过渡性语言等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结合医患沟通选修课的学习,采用情景化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体格检查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让学生形象地观察到对被检查者态度和蔼、查询细致、检查动作轻柔、以被检查者为中心、检查过程中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被检查者的影响等教师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模式。在病历书写的带教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病历书写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和全面,叙述要条理清楚,语句要通顺、流畅、字迹清晰、不能涂改,同时还要将其与医德规范中的“严谨、求实”相结合,通过具体案例,突出病历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具有的法律效力,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讲授实验室检查时,应反复穿插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实验道德的内容,强调各种检查均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选择实验室检查时要从实际出发,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创到有创,凡是能用较低检查手段明确诊断的就不得选择高一级手段,这样既能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又节约了卫生资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医德观念。
总之,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医学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医学教育中校园人文素质教育相对缺失的情况下,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法律意识和医患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培养是不可或缺的。注重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是未来医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1]沈秀敏,姜能志.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9(3):680-681.
[2]赵晋龙,何黎升,龚振宇,等.加强临床教学中的人文思想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1):59-64.
[3]张新华,张天成,唐志晗,等.基于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81-83.
Humanities Education in Clinical Teaching to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MU Jiao1,JIA De-fu2,FENG Bing1,YUAN Fa-huan1,YE Zi-lin1
(1.Department of Nephrology,Xinqiao Hospit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7;2.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Chongqing Garrison,Chongqing 400010,China)
Eight-year medical program is a new starting poin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Clinic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from theory learning to clinical practice.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and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the eight-year medical program,the paper proposes constructing a reasonable training system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integrating humanities education into clinical teaching so as to foster medical students’humanities quality while acquir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It is of realistic value in improving medical students’humanities quality comprehensively and training high-quality medical personnel.
eight-year program;clinical teaching;humanities education
G40-012
A
1006-2769(2011)05-0971-04
20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