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林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在全球化视野下对武搏会的文化学考察
李慧林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城 048000)
武搏会展示了各国在搏击项目上的精彩表现,文章在全球化视野下分析了各国搏击不同的文化内涵、思想和中外搏击发展模式的差异以及政府、经济各方面对武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中国武术的发展现状给政府敲响了警钟,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培养后备人才,来改善武术的发展。
武搏会 全球化 比较研究
文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同时也在挑战我们的武术文化以及武术的发展模式。目前西方各种武术项目大部分都被人们所熟知,跆拳道更是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武术作为中国传统项目,有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政府、文化、经济对武术发展的影响,以探究中国武术发展的走向。
武搏会是由世界体育总会创办的武术搏击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以推动武搏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加广泛的发展,2010年8月28日至9月4日,北京举办了武术搏击运动一次前所未有的盛会。首届世界武搏会汇集了包括中国武术和西方拳术十三个比赛项目(分别是武术、合气道、拳击、柔道、柔术、空手道、剑道、搏击、泰拳、桑搏、相扑、跆拳道和摔跤),迎来了106个国家和地区1013名顶尖的选手齐聚北京,以武会友,以搏励志。展示武搏运动独特的魅力,弘扬不同的文化。
武搏会会徽的设计为了弘扬奥运精神,推广武术武搏类运动而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喜庆乐器“大鼓”和体现中国文化的“青花瓷”两大元素为理念的武搏会会徽“鼓武东方”。
武搏会的主题曲《天行健》:“拳似心,掌似墙,一拳一掌推到阻挡,世界遍地是阳光,相隔千万里,相同的理想。刚似柔,柔且刚,刚柔并进大道两旁,人生豪放,当君子自强……”由功夫巨星成龙在开幕式上唱响。
首届武搏运动会的吉祥物“冬冬”,以“虎”和“鼓”为核心创意,用“虎”作为吉祥物体现出了首届武搏运动会举办的时间在虎年,“虎虎生威”传达各国参赛运动员的精神气质。而“鼓”在我国古代战场和节日庆典上起到了鼓舞士气、烘托气氛的作用。鼓声“咚咚”强劲有力,老虎勇猛、自信,这正是运动员应具备的面貌。
首届武搏运动会比赛俄罗斯以18金11银10铜位居榜首,中国以15金3银13铜次之,其次分别是乌克兰7金5银11铜、法国7金5银8铜、意大利7金1银5铜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五。日本以6金12银7铜居第六名。
随着首届武搏运动会帷幕的落下,中国武术这块中华民族的瑰宝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当我们沉浸在武术套路与散打所获奖牌的喜悦中时,是否也该反省一下我们在合气道、柔术、剑道、搏击、桑搏以及相扑这些项目中为何无缘于奖牌,而其他几个国家在各个项目中所获奖牌都分布平均。
在发达国家,武术早就成为一个产业部门,武术的经济功能被不断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武术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发达国家对武术的发展不仅推动全社会武术运动更蓬勃的开展,而且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雄厚程度对这个国家的各种企事业等单位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武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武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日本各种武术运动发展速度快和技术水平高,是由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决定的。日本各种武术运动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了,人们的收入及相应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提高。闲暇时光人们会在各种武馆、俱乐部等各种武术场所学习个类型的武术技击动作以及武道理论知识。日本有着丰富的武术文化底蕴,武道理论在日本自身的文化基础上还涉及了很多的禅宗和儒家思想,强调修持内心。武道精神追求以武服人,也就是一种斗争、拼搏精神。正是因为武士们拥有这种斗争、拼搏的精神以及丰厚的武术文化底蕴,才使得日本各种武术发展更上一层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武术改革的深化,以一个公有制为基础的体育健身、娱乐、武术竞赛为主的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的市场正在我国兴起。强势的经济可以带动武术的发展,经济为武术带来了无限生机。
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政府主导的大量投资实现的,那么武术的发展也不例外。西方国家政府运用多种手段参与和引导武术搏击等项目的发展,政府主导武术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量投资各种俱乐部、拳馆以及嘉奖取得重大比赛好成绩的运动员,使得很多的人都愿意在各种俱乐部和拳馆学习各种搏击运动。
西方国家政府敢于把活动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积极引导和开拓了各种武术娱乐场所推动了武术的发展,引导和促进了人们在武术方面的消费。
西方国家每年都要举办数多次国际、国内武术比赛,国家把搏击看成是西方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重视程度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视了就能得到宣传并开展各种大众比赛,使人们能更多地了解搏击运动,来结识和吸收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使武术能健康向上的发展。
俱乐部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搏击运动的发展,人们在闲暇时光到俱乐部练拳,在俱乐部里各种设施和条件都相当优渥,在俱乐部里练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放松心情,拳手都可以参加俱乐部组织的各种武术比赛,取得一定成绩后还能获取俱乐部提供的各种奖励,同时运动员在武术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名次后也能为俱乐部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俱乐部的知名度。
我国的武术发展没有完全市场化、商业化以及各种武术比赛场馆和武术俱乐部的建立不够完善,政府对俱乐部的投资还不到位。
中国武术的发展模式应该向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转化,按照商业化的发展规律来开发武术的发展道路,把武术与俱乐部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指引武术在俱乐部的发展。
中国的俱乐部和西方比起来在营运模式、发展策略上都相对落后,我国的俱乐部设施没有西方国家的完善,宣传程度不高,人们对于武术的认识只限于表面对于各种动作的内涵了解的不够透彻。
泰国拳术从诞生至今已流传约500年,在泰国有超过500家泰拳馆,注册拳手达2万多人。在世人眼中一直保持神秘色彩的泰拳以原始的武术发展成为一种激烈对抗运动,随着泰拳选手不断进入世界搏击舞台,让世界为之惊讶。泰民族由于弱小,强存弱亡的自然法则告诉人们必须要强大,之后泰拳就逐渐形成了民风民俗中不可少的传统搏击项目。尽管有时候比赛惨烈但比赛场上的选手都骄傲自豪,而且在重大比赛获胜选手能获得泰皇的接见,这是选手们最大的荣誉和诱惑。
凡是正式练泰拳的人,生活都要依循严谨的规律,遵从教导,接受教练安排的练习程序,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拥有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反应,拳术水平才能提高。泰拳手从始至终都被灌输只有战胜才能生存的理念,而泰国的拳赛比很多的行业都容易挣钱,拳师们都很乐意苦练。泰拳的练习塑造了拳手们好斗勇的性格,通过比赛来保持、发展和传播泰拳的搏击技术体系。既可以为赌金、荣誉而战,又可以通过比赛来互相学习、排解矛盾,维持社会的稳定。
泰俗语曰:“十个男人,九个学拳。”能有这样的高程度普及离不开人民的职业感,泰拳可谓集多项美质于一体,是娱乐、武学、艺术的结合。所以泰人常以其拳术为自豪,拳手的职业感越来越强烈,参加比赛的次数逐渐增多,使泰拳的技术体系日臻成熟。拳手的职业化成为泰国人自然而然的心理认同和推崇,这与泰国人民的民族情结不可分割。
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在其经典著作《传播学概论》中提到:“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现代社会中媒体的宣传是无可限量的,各种报纸、杂志、影视、广播、互联网等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首要位置。网络已成为传播和发展各项事业的一个优秀的平台,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媒介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平台。随着武术活动以及武术文化传播的网站、网页的不断增加,使得大众能一上网就能查阅到各种所需的武术活动动态,对武术的普及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网络影响着武术信息化的传播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大众对武术价值的认同。例如:“从1990年开始举办的精武国际武术大赛,不仅在组织上、技术上作了精细的策划统筹,吸引了各类媒体,通过国际武术大赛开拓了武术宣传领域,加大媒体传播力度,在各类报刊、电视、广播、广告、《上海武术》、《精武会讯》等等作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并在互联网上开设了精武网站。”①利用这些媒介对武术进行宣传加深大众对武术的了解,学习武术的各种技术、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让世界各国人们所了解,为学习武术创造更多机会。让大众经常能看到各种武术项目的比赛,加深人们的印象,提高人们的兴趣。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传承人,武术也不例外,大力培养武术人才尤为重要,武术几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传承。著名学者杨叔子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文化,不打自垮”。有了文化的身影才会造就项目的发展与传播。武术后备人才应该从小抓起,在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武术课程,加快武术人才的培养。”
注释:
①李 静.论中国媒体对中华武术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6(2):23-25.
[1]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2]坤 青.泰拳揭秘[M].中华武术,2001(8).
[3]戴国斌. 武术现代化的异化 [J]. 体育与科学,2004(1):8-10.
[4]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迈克尔·冯·阿尔门.体育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伍绍祖.对中国武术及东方体育文化观的认识[J].体育文史,1998(2):78-81.
[7]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8]王 勇.日本文化大讲堂·武道[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9]王 岗,邱丕相.中国武术:尴尬的境遇与发展的新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6(2):26-28.
[10]赵 亮.中国武术文化发展与传播[J].宁夏社会科学,2008(2):31-33.
On the Culture of Wushu Exp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Li Huilin
(Ji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incheng Shanxi048026)
Wushu Expo shows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ountry's fighting skill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thoughts,developing modes,the positiv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economy of martial ar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th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s of Chinese Wushu has wake up China government and draws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promote them to increase the power of Wushu publicity,Wushu talent training,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Wushu Expo globalization comparative study
G85
A
1004—5643(2011)09—0025—03
李慧林(1960~),女,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