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团体表演创编研究

2011-08-15 00:50辛治国孙维国李辉
武术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技击团体武术

辛治国 孙维国 李辉

(大连海洋大学体教部,辽宁大连116023)

武术团体表演创编研究

辛治国 孙维国 李辉

(大连海洋大学体教部,辽宁大连116023)

武术团体表演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已经成为很多表演不可或缺的项目。武术团体表演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集中展示,其内容多样、形式各异、包罗万象。文章通过对各种大型文艺汇演中武术团体表演的研究,探究其特征、创编原则、创编规律和创编方法。

高校运动会开幕式武术团体表演

近年来,武术团体表演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类晚会等大型表演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春晚等大型文艺演出都少不了武术团体表演的身影,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曾一度在全国引发了习武热潮,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武术的练习方式从练习形式上分,可以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武术团体表演就是属于集体演练的范畴,本文对其创编过程,结合多年创编经验做出以下研究。

1 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特征

1.1 技击性特征

武术的本质就是技击,武术套路仅仅是技击的一种艺术化表现形式而已。武术套路随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作用。虽然现在武术团体演练的“技击”一面已经逐渐被其观赏性所取代,但是武术团体演练其观赏价值的本源就在于其中所表现的攻防兼备、闪展腾挪、穿蹦跳跃等特点。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无一不体现“技击”的内涵。虽然近些年来,有模仿武术出现所谓的“搏击操”、武术操等。武术团体表演无论向哪方向发展,其发展的根还是在于武术的技击性。所以无论武术团体演练怎样创新都要根植于武术“技击”的本质,遵循武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创新。武术团体表演创编的技击性特征最能体现其自身的技术发展。

1.2 新颖性特征

新颖性是指创造或改造的动作或连接,具有新的、异乎寻常的或能产生特殊效果的特性。中华武术项目繁多、内容包罗万象,在不违背其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向传统武术、自身以及其它类型的项目进行借鉴、创新会给人们一个新的视野。例如在2008年春晚中的武术团体表演就借鉴了艺术体操中的动作,将太极拳和舞蹈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让人体会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在人们看惯了某些内容之后,再以新的风格和内容进行展现这种“民族精神”将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3 时变性特征

时变性是指创编动作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新动作之所以有观赏价值,在于先人一步而暂时处于领先地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在其它表演纷纷效仿、掌握该技术的情况下,这种领先优势就会慢慢消失而由开始的“新”动作变成了“传统”动作。例如:最初的团体表演只是简单的站队演练,后来出现了队形的变化,再往后又有了音乐和其它效果的加入,让人一次次感受到了新的形式和心灵的震撼。由此可见,时变性是武术团体表演动作创编的又一大特征。这种时变性也使人们认识到,不能满足现状,要引领人们的审美就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永远走在创编的前列。

1.4 风险性特征

从表演和队员自身来说,风险性一方面是指创编活动(特别是高难动作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具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性,若不成功就会有很大失败风险;另一方面是指创编的过程中,如果保护措施不当也会出现伤害,影响队员训练和表演。创编要紧扣表演整体要求和指导原则以减少风险性,同时也要科学的创编以减少创编过程对运动员的损伤。

1.5 多维性特征

创编的多维性是指创编在表现形式和方法上以及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是由创编要求、目的、项目和机械特点、表演人为性以及人体运动机能等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的。据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创编在表现形式和方法上的多维性可概括为下述方面:创编在表现形式的多维性表现在新动作、新技术、新领域;连接技术或路线创编;在原有动作技术结构内部的创编;个人独特技术风格上的创编;完成动作方法与手段的创编;音效、服装、器械等新元素引进的创编等等。

1.6 渐进性特征

渐进性特征,这里是指技术创编过程中以及动作排练过程的渐进性特征。创编过程和训练过程中,创编者根据队员训练情况、动作技术实际效果、外界反应等反馈信息及时对动作、路线、服装、音效、队员等因素做出切实调整,从而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这种过程存在于武术团体表演动作编排和训练的全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漫长的过程,所以称为渐进性特征。

2 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规律

2.1 大众喜爱导向性规律

武术团体表演的目的在于烘托会场气氛、渲染效果,让广大群众感受武术团体表演带来的视觉震撼。没有了观众武术团体表演就失去了创编和表演的意义。所以,武术团体表演的动作技术、路线、音效等创编都要以服务大众,让大众在欣赏中感受武术的魅力和文化熏陶。

2.2 创编动作集群发展规律

武术团体表演创编根据创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时间意义上的创编集群,另一类是空间意义上的创编集群。时间意义上的创新集群主要表现在由于表演目的修改和表演需求的刺激,在同一时期中出现成群的在技术上并无直接联系的创新。空间意义上的创编集群首先表现在当一项或少数几项重要的技术创编出现后,随之会出现一系列在技术上与之相关的效仿型创编。这类创编集群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当某一难新动作的创编时,而引起与该动作密切相关的基础技术创编等;第二,某一动作创编,逐渐形成一个动作系列;第三,某一动作创编后在竞技武术套路各个项目中的扩散。其次是当某一个具有先导性技术动作创编后,其它编排活动竞相效仿,力求掌握,由一人到多人,由男子到女子,形成一个群体。

2.3 技术创编交互作用规律

武术团体表演创编新包括基础动作技术创编、高难度动作创编、辅助设施创编和连接、路线创编。所以,技术创编交互作用规律,主要表现在技术创编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上。

武术团体表演创编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础动作技术的创编促进了高难度动作创编;反过来高难度动作创编的发展,也要求基础动作技术创编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高难动作的不断创编创新,不断地给连接、路线创编提供机会和可能,连接创编又加快了创编动作的技术改进,又为更难动作创编做好了准备。总之,武术团体表演创编各要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

2.4 创编发展周期性规律

创编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主要体现在人们审美的周期性变化上。人们的欣赏眼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以服装为例,文革期间人们崇尚军装的颜色和款式,但改革开放之后,更多的面料和更丰富多彩的款式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人们着装进入多彩时期。随着人们个性的发展和审美观的变化,近年来,军服又成为了年轻人时尚的代名词。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也是伴随着人们的审美变化而变化。把握技术创编的周期性再加以时代的元素,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就会一直持续发展下去。

3 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作为一种技术,本身就具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在动作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体现着其科学性的一面。就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而言处处都体现了科学性。就动作编排的科学性来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作创编要以运动人体科学为基础。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不能背离人体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内在的关系。我们在进行动作技术创编过程中要以运动人体科学的各们学科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创新。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等都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对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就是我们技术创编过程中要依照的基础。

第二,动作创编要符合运动生物力学要求。生物力学就是研究与人体运动有关的生物力学,它揭示的是人体从事各项体育运动原因的科学,所以在当今体育运动水平已达到很高水平的年代,要想提高运动成绩、成功完成武术团体表演创编,充分发挥人体的效率就必须要以运动生物力学为基础进行创编。

第三,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要符合表演的主题,音乐搭配,技术、器械的应用也要和表演的主体思想一致。

3.2 技击性原则

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不能背离武术运动的特点。在其创编过程中要围绕技击进行动作创新。武术团体表演的技击性原则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动作的技击性。在创编、吸收动作时,要体现其技击性一面而不要违背其技击的含义。主要是指在中国传统的武术套路中吸收“新”的动作、改造“新”的动作补充到武术团体表演中来。

第二,动作内涵的技击性。是指在从同武术套路同项群的体育项目中引进的动作,不仅是为了体现其新颖性和取悦于观众,更可以在整个动作创编过程中不会背离武术运动的特点。

3.3 新颖性原则

武术团体表演的新颖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创编动作过程中要吸收新的元素,给人以新的感觉,产生新的效果。从内容、形式、辅助设施、背景、效果到组织形式都给人以新颖的感觉,这是武术团体表演发展的源泉和力量。

3.4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创编动作技术的过程中,教练员、运动员及相关研究人员设计的动作必须符合人体在各项目中的运动规律、技术发展趋势、项目自身特点和运动员生理解剖特点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成功率。

首先,必须符合人体在各项目上的运动规律。运动员与项目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人为创编动作的基点,离开了它创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当我们人为创编动作时就必须研究运动员在运动中与项目相互作用时,人体自由度参数可能出现的各种外部形态的变化以及人体局部环节在力的作用下的相对运动时调整运动参数的作用问题。研究人体相对项目可能获得自由度参数可为动作创编提供人体运动形式变化的依据和途径,为人体局部环节研究寻求创新动作创编的动力源。因此创编动作必须符合人体在各项目上的运动规律。

其次,必须符合技术发展趋势。武术团体表演发展趋势是“多、新、美、齐”,因此创新动作设计必须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应具备武术的“劲力”以及多、新、美、齐的技术优势。今天的武术团体表演对技术创编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更替速度加快,更加重视动作技术发展的多样化和动作连接的难度。所以教练员要密切注意获取新的信息,经常分析研究和掌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保持敏锐观察力和预见性,才能创造一流动作,处于领先地位。

4 总结

武术团体表演作为一种武术展示形式,其地位和作用在武术诸多形式中已日益显现出来。它在武术传播和文化发扬过程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同行们的青睐。武术团体表演创编特征的为技击性特征、新颖性特征、时变性特征、风险性特征、多维性特征和渐进性特征;其规律主要为大众喜爱导向性规律、创编动作集群发展规律、技术创编交互作用规律和创编发展周期性规律;其创编原则主要为新颖性原则、技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1]吕万刚.竞技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晋元.竞技武术创新系统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3(4).

[3]花家涛.论竞技武术套路创编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刘祖辉.浅析武术套路运动创新思维[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5]陈青山.创新性武术人才及其培养的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2002(2).

[6]周兰萍.对竞技武术套路评分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University Games opening ceremony rehearsal performances of martial arts groups

Xin ZhiguoSun WeiguoLi Hui
(P.E.Department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3)

Wushu groups performance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love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modern society, many schools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tem in sports meeting Opening Ceremony.Wushu group performance is an assembly of national traditonal sport culture,with various content,various forms in it.The paper through studying Wushu group performances in all kinds of grand assembly and meetings probes its characteristics,arrangement principles, creating rulesand methods.

University sportsgamesOpening ceremonyWushu groupsperformance

G85

A

1004—5643(2011)02—0043—03

1.辛治国(1978~),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优育学。

猜你喜欢
技击团体武术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华武术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武术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