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的“守门人”
——沙式武术传播者研究

2011-08-15 00:50张正伟
武术研究 2011年2期
关键词:国政守门人传播者

张正伟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德艺双馨的“守门人”
——沙式武术传播者研究

张正伟

(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从传播学研究的角度来研究沙式武术传播者对沙式武术广泛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沙式武术传播者的谨慎收徒与大众辅导,传人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传播者积极的传播态度与赢效因素中的权威性和可信性等,是沙式武术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播者沙式武术武术传播

前言

沙式武术是一个年轻的武术流派,是我国著名武术大师沙国政先生集形意、太极、八卦和通背拳等于一体,而创立的一个武术流派。沙式武术在形成的短短几十年里,就成为云南最广为流传的武术流派之一,并且在深圳、山东、贵州、德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也发展的较好。

沙式武术为什么能在门派林立,种类繁多的武术万花丛中,彰显自己的特色,并迅速的传播开来,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所以,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以沙式武术的传播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沙式武术的传播者对沙式武术传播的影响。

“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凭借生理或机械手段向对象发出信息的一方。”传播者被分为普通传播者和专职传播者。普通传播者是指不以传播为职业的人,他们的自由性很大,想传时就传,不想传时就停;专职传播者是指以传播为职业的人。

武术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身体文化,对她的传播者的界定较为困难,因为传播者同时也可能是受传者。本研究中,笔者应用邵培仁《传播学》著作中“守门人”的三重角色“接受者、守门者和传播者”,来界定沙式武术的传播者,所以,本研究中研究的传播者主要是指沙式武术的创始人及沙式武术的门人、学生中习武年岁较长、资历较高,对沙式武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较大影响的人,他们中既有专职的沙式武术传播者,也有普通的传播者。

传播者的任务就是“把关”。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收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宣传信息,他们被称为“把关人”(或“守门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所以,传播者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正如邵培仁所说的那样:“传播者处于信息传播链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起者。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的质量与数量、流量与流向,还决定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既然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如此巨大,那么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沙式武术的传播者对沙式武术传播的影响。

1 谨慎收徒与大众辅导

1.1 谨慎收徒

武术界自古就有“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未曾习武先习德”等等说法。而且武术界的收徒不比教学生,徒弟在师傅眼里就是“自家人”(或称为门人),所以,徒弟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技艺水平等等都代表着本门本派的荣誉,并直接影响着本门本派的传承与发展。

沙国政先生作为云南现代武术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武坛中的大师级人物,而且执教云南省武术队多年,培养了多位国内国际著名的武术运动员,并且在中国现代武术发展的探索之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沙国政先生的名声享誉国内外,来拜师学艺者众多。

沙式武术的传播者在选择门人时是怎样的呢?笔者在采访沙俊杰老师时,他说:“我们收徒弟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品,如果一个人的人品不行,比如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他怎么可能尊敬师长,团结师兄弟和维护本门派团结与荣誉,而且将来还有可能危害社会,所以,不管他怎么热爱武术或者多么有武术天赋,我们都不会收他为徒。第二是要热爱武术,试想如果一个人都不热爱武术,只是因为仰慕或者其他等前来拜师学艺,收他为徒后,师傅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教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的确是不值。第三是最好是能够传播沙式武术的人,这是因为沙式武术作为一个新兴的武术流派,需要更多的人去推广和传播,特别是沙式武术的门人。当然,这个也不会做过多的强求。”

沙式武术的传播者对与弟子的谨慎筛选是有利于沙式武术的发展的。第一从对人品的要求来看,对与沙式武术的第一、二代传播者的评价是较高的,诸如“德高艺深,华李在世,日月同辉”等誉很多。笔者借在云南求学的机会,两年多来每次云南省有关的武术比赛、活动等都会去考察和调研,在与一些武术前辈和武术爱好者的交谈中,也了解到他们对沙式武术传播者的好评。这一点也可以从中国武术段位的审批上来证实,云南省获得中国武术高段位的武术人,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是沙式武术的门人,其中仅有的三位八段武术大师称号获得者中有两位是沙式武术门人,另一位也是沙国政先生的学生,沙国政先生还有位弟子康戈武先生获得中国武术九段。中国武术段位的评审,很大程度上是从武术人对武术贡献来多少来审定的。所以,如果一人的人品不行,很难想象他会对武术的发展会有积极、重要的贡献。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沙式武术传播者选择门人对人品的要求严格。

第二从热爱武术的角度讲。热爱武术的人才能够用心钻研武术,才能在继承本门派的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本门派的技艺等。纵观沙国政先生早期的弟子,如刘云发、许坤祥、欧道生、卯劲松等等,正是因为他们对武术的热爱,才使得他们有的一直从事武术这个行业,有的一直关注并参与武术的各种活动。虽然沙式武术的传人们除了沙国政先生的子女们是专职的沙式武术传播者之外,其他传人们较多的是作为沙式武术的普通传播者,但是,不管是专职传播者还是普通的传播者,都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对武术的热爱,才使得沙式武术有今天的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沙式武术传播者谨慎的选择弟子,对沙式武术的发展与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

1.2 大众辅导

沙式武术传播者对徒弟选择谨慎、严格,但毕竟徒弟的人数较少,沙式武术怎样广泛的传播呢?其实,沙式武术传播者在谨慎收徒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对广大群众的武术辅导。

“《中华武术》杂志,1994年第三期刊登了特约记者段星云的文章《南国不老松》。文章说:习武愈久,沙国政先生愈觉得应该向群众推广武术活动,造福人民……。多少年来,沙国政老师走到哪里,就把武术传到哪里。他常常四点多种起床,去广场或辅导站教拳。沙老师所教过的人,从老到小,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每次省武术队下基层表演、辅导他都去,一年表演120多场,沙老师除了登台献艺之外,还就地办武术培训班。”沙国政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讲到,累计培训武术爱好者八千多人次。

沙式武术的第二代传播者,也继承了沙国政先生积极推广武术,辅导大众的精神。据沙国政武术馆的初步统计,仅沙国政武术馆建馆以来的这十几年,就培训过武术爱好者一万多人。而且,沙俊杰等还在昆明、昆钢、玉溪、红河和宣威等地多次举办沙式武术培训班。沙式武术传播者在丰富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需求的同时,也极大的宣传和传播了沙式武术。

沙式武术传播者的谨慎收徒,使沙式武术的传人们大都有着较高的声誉和精湛的武术技艺,并且继承了沙国政先生那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沙式武术传播者也积极的推广沙式武术,开展大众辅导,使得广大群众有了了解和学习沙式武术的机会,这极大的扩展了沙式武术的群众基础,这对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沙式武术传播者的谨慎收徒和大众辅导,才有了沙式武术这杆“大旗”不断地被维护和升高的结果。

2 沙式武术的传人与传播者

沙国政先生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们从小都跟随沙国政先生习练武术技术,学习武术理论,都是沙式武术的继承人。沙国政先生的四个子女中,要数儿子沙俊杰和大女儿沙桥兰为佼佼者,二女儿沙云凤也在香港国际武术邀请赛、2003年北京传统拳武术比赛、2005年云南开远举办的全国武术节中获得形意拳、形意刀四次第二名和一次第三名的较好成绩。

沙国政先生的子女中除三女儿沙云丽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沙式武术的专职传播者,其中大女儿沙桥兰定居上海,并传播沙式武术;沙俊杰是现任沙国政武术馆馆长,其夫人李冰,儿子沙雷凯和二姐沙云凤均执教于沙国政武术馆,为沙式武术的专职传播者。

沙式武术的其他传人中,较有名的有康戈武、刘云发、胡宝林、许坤祥、欧道生、卯劲松、李冰和程丽华等等。康戈武先生是中国武术九段,曾任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国际武术联合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刘云发先生为中国武术八段,曾任曲靖市武术队教练和云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等。胡宝林先生先任云南省武术队主教练,是云南省武术协会的重要领导,而且曾经获得过两届全运会的冠军。许坤祥先生曾任文山武术队和昆明武术队教练,现任云南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等职务。欧道生和卯劲松两位先生也都是云南当代著名的武术家,而且都任云南省武术协会的副秘书长等职。沙国政的这些弟子们大都有着自己的职业,属于沙式武术的普通传播者。

纵观沙式武术的这些门人们,他们在传承沙式武术的同时,大都在直接或间接的传播沙式武术,这就为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 传播者的传播态度

沙国政先生是现代武术界著名的武术家,声誉很高,有着“武术活字典”、“武术仓库”等等美誉。自然,前来拜师学艺的人肯定很多。那么,沙式武术的传播者只是等待仰慕者来学习,还是积极的宣传和传播沙式武术呢?在这里,笔者讲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笔者刚来云南求学不久,与体院的一位老师聊天时,她得知笔者也是习武的,便问笔者是否了解沙式武术,并建议笔者应该去沙国政武术馆看看和学习具有云南特色的沙式武术。还有,笔者跟随导师上课时,也时常听他讲到与沙式武术的风格特点等等。不管他们是沙式武术的传人还是学生,原本从事着与沙式武术传播毫无关系的工作,但他们对于沙式武术的传播态度是积极的。

在笔者进行的专家访谈中,也时常听到沙国政先生的弟子们谈及沙国政老师不管是带队出去比赛还是表演,只要有空闲便带着队员们在空旷的地方练习、表演,与当地的人们进行交流,积极的传播沙式武术。

沙式武术的传播者不满足于仅在云南各地州传播沙式武术,他们在国内的深圳、山东、上海和贵州等地,在国外的日本、新加坡和德国等也进行讲学授艺。沙式武术传播者的这种积极地传播态度,是沙式武术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

4 赢效因素的影响

传播者的赢效因素,邵培仁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使受众的态度、行为、情感等等方面产生所期望的传播效果,撇开其他因素,传播者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熟知性和悦目型等特质因素。”

4.1 权威性

沙国政先生二十几岁便以一杆梨花枪,连胜十八人获得“神枪沙”等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武术事业当中,曾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云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云南省武术馆馆长和云南省武术队主教练等职务,并培养了多位国内国际的著名武术运动员,而且因为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和通背拳在国内外的武术比赛上屡获金牌,使得这四种拳种有“云南特产”的美誉。

在云南省获得中国武术高段位的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是沙式武术的门人和学生。而且沙式武术的很多传人在云南省武术协会任职,这极大的突显了沙式武术传播者的权威性。

4.2 可信性

从沙式武术健身效果来看,沙国政先生八十多岁还在国内外很多的地方讲学、表演。沙式武术早期的传人们,现在很多都是年近七十和七十多的人,他们现在仍然在讲学授艺,仍然能够看到他们精彩的表演。

沙式武术的传播者培养了许多省内、国内和国际的著名武术运动员,带领一些武术爱好者参加国内外各种传统武术比赛和邀请赛等也是硕果累累,这些都有目共睹。

从沙式武术的健身价值和沙式武术传播者培养人才的能力等等来看,他们具有可信性。

5 结语

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与其传播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中发现,沙式武术传播者的谨慎收徒,为沙式武术的传承和传播选定了合适的接班人,奠定了传播者的人员基础;沙式武术传播者的大众辅导,使更多的人有了解和练习沙式武术的机会,为沙式武术奠定了群众基础;沙式武术传人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使沙式武术的传播更加便利,同时也提高了沙式武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传播者积极的传播态度,是沙式武术广泛传播重要动力之一;赢效因素中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为沙式武术的广泛传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沙式武术过程中,传播者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总结和其它武术流派借鉴的。当然,沙式武术传播过程中肯定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需要更多的人来一起研究,为沙式武术乃至中国武术得更广泛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1]单晓红.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70.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2.

[3]郭明忠.武术大师沙国政传奇[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269.

On the Disseminator of Sha Type Wushu

Zhang Zhengwei
(Schoolof P.E.,Yunnan Normal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2)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expert interview,observ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the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Wushu Sha type Wushu disseminator on the widely spread of Sha type Wushu.The findings include:Sha type Wushu disseminator's cautious receiving students and mass tutorship, descendant of double identity,with disseminator positive attitudesand with the authority and credibility of winning effect factors,etc.,these are the important reasonsof widely spread of sha type Wushu

DisseminatorSha type WushuWushu dissemination

G85

A

1004—5643(2011)02—0029—03

张正伟(198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发展与传播。

猜你喜欢
国政守门人传播者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UNIQUENESS OF THE INVERSE TRANSMISSION SCATTERING WITH A CONDUCTIVE BOUNDARY CONDITION∗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让“守门人”真正履职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排水沟引发的争议
社区“守门人”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探讨
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