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011-08-15 00:52谢慧珍
运动 2011年6期
关键词:课外民间民族

谢慧珍

(浙江余姚市实验学校,浙江 余姚 3154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中小学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谢慧珍

(浙江余姚市实验学校,浙江 余姚 315400)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和新课标的出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搞好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开发,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必须从学校改革的整体考虑,否则要使校本课程开发持续发展是很难的。综合我们这几年的深入观察和实践,有以下几个关系需处理好,供各位同仁参考。

1 课程资源开发与全面素质发展的关系

当前,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教师的关注,各级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给予高度重视。新课标的出台和学校课程分配权的获得,为中小学进行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同时,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学校为加快校本课程开发,以突出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而采取了某些改革措施,如在课外、课间开展多项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并以小组锻炼形式,带有任务性地要求学生完成,结果给学生增加了负担,反而使一些学生不原参加这类活动,这实际上造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新困难。为使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能顺利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基本环节。要以“健康第一”“终生体育”的教育理念作为民族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首先,要对课程目标做新的界定,过去我们强调身体素质教育,注重身体健康,是对“健康”概念不清造成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先后有“体育教育”“快乐教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和乐教育”等多种思想观点提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学术争鸣局面。在此基础上发展至今为集中的“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也为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所认同。可是,在当前学校体育课改中,尤其是中小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还是存在不少偏向,要么偏向于游戏化的民间体育,要不就是偏向技术性、力量性强的武术,对中小学体育全面素质提高没有明确要求,没有落实到整个教学计划中。这样的情况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愈演愈烈,在中小学教改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共性与特性的关系

目前,有一些学校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主要是通过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在课堂内来进行,在开发中对其内容选择、时数安排都较随意,不很规范。在这些学校的实践中已经可以看出许多问题来,诸如与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不相一致,与“以人为本”思想不相吻合,没有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造成这些是因为这些学校在体育课改上缺乏理论指导,体育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认识不足,以为只要编几套动作,在体育课堂中实施下去就完成了课改,却没有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与体育教学一样重要,是面向全体学生、每个个体的教育,所以首先有一种共性的要求。为此,对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不仅体育教师要加强认识,使之教学全过程规范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而且学校领导也应该提高认识,重视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并将其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放在学校全盘工作中来安排,这样才能使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出效果。

同时,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有其特性。一方面搞课程资源开发,要求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突出其地域性,这就必然产生课程资源开发的特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层次的学校在办学条件、资金投入、教师队伍、学校各方面基础不相同,城乡学生、不同年龄学生、不同性别学生,在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兴趣上也有不同。所以,在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改中要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不要规定得太死。因此,在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除了对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校外民族民间体育资源,特别是节假日、民间传统体育比赛,如元旦拔河、长跑,春节秧歌、跳绳、踢毽子,元宵节骑竹马、舞龙灯、划旱船、抖空竹等。总之,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既要注重共性,也要表现个性,互相补充,达到矛盾的统一。

3 课程资源开发中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在开发课外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中,学生将会更多地接触民间、民俗体育,并在民间、民俗体育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例如,通过观察参加元宵节舞龙、舞狮;清明节踏春、放风筝;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高等活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与课堂上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加强引导,及时对学生获得的这些感性知识、直接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和提升。例如,在参加以上活动中,教师要趁此时机,讲解节日与民俗体育的关系,如何选择不同季节参加何种民俗体育活动等教育,从而起到对间接经验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价值,使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得以增殖,并充分发挥了课外体育资源的教育功能。

4 课程资源开发中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的关系

开发和发挥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价值和功能,不仅仅是身体素质提高方面的,它还体现在知识性、趣味性与思想性几方面。充分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资源,特别是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课内、课外学习资源时,应该注意提炼其中吸引人、感动人的学习内容,努力做到求知、启智、练能的过程。然而,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的融合。因而,不能不具有阶级性与思想性的特点。注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思想教育功能,决定了民族体育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向。如果只顾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性操作,而对传统体育内容不加以认真选择,不顾其思想性的优与劣,就会让封建迷信思想侵蚀我们学生的头脑,这样的课程资源开发再多,也是失败的。

5 课程资源的主体性要求与主导性作用的关系

《教育学》特别指出:“教育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他的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和变化。他把教育的影响作为手段,用它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教育对象上去。他使教育对象发生合乎自己目的的变化。”这就是指教师是教育者,而且他在教育中要起主导作用,这一点是一直没有被忽略掉的。但是,在体育资源,特别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中,就往往出现一些盲目性。一些教师认为课外体育资源开发是辅助作用的,甚至认为是额外的,不必要像正常教学那么正规系统,因而采取自由式、放羊式教学,完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运动,误认为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实现。另一种做法就是教师开发某种课程中,事前也不做细致的调查,也不做必要的教育评估,不管大多数学生愿意不愿意,就强硬让学生操作,结果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也有些学校做得较好,一方面他们请有关专家指导,组织课题组对开发课程进行认真选择和做相关方面的评估;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认真指导,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器材。例如,在舞龙课程资源开发中,要求每个小组制作一节龙,然后将全班的节龙联成长龙。这样既使每个学生动起手来,因为这些器材浇灌了自己的心血,所以在舞龙中都能自觉爱护器材。又如重阳节登高时,让学生自己制定竞赛规则,诸如选择比赛路程、地点、时间,甚至包括插旗的位置、人员组合、发奖仪式都让学生自己来选定。这样使绝大多数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当然,学生毕竟缺乏知识和经验,在操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他们选择的内容、方法在可操作性、危险性等方面还欠考虑,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在课程资源的组织上、教材处理上、教学过程监控和对学生的评价与能力提高上,教师的主体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G807

A

1674-151X(2011)06-11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6.059

投稿日期:2011-02-17

谢慧珍(1965 ~),小教高级。研究方向:学校教育。

猜你喜欢
课外民间民族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