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思考

2011-08-15 00:52:55夏翀
运动 2011年6期
关键词:环境体育设计

夏翀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扬州 225003)

理论与方法探索

体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思考

夏翀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扬州 225003)

环境保护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对教育产生一定的冲击。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成为深入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将是21世纪两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对他们进行文化身体素质培养的同时,利用渗透方式给学生传输一定环境科学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对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习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体育教学;环保

体育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室外自然环境中完成各种身体练习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若能根据教材本身和学生反映出来的言行,有针对性地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自然又贴切,其效果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

1 渗透的原则

任何科学的教育方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教育原则是主观见之与客观,理论见之于实践的中介,是把教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必要环节。所以,在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时把握渗透原则非常重要。

1.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而渗透环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因此,体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理论教学从属于实践教学活动,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渗透环保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形式活动中体验到环保教育其实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灵活性原则

新课程对教学内容并没有作明确、具体的规定,这就给教师灵活安排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做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渗透。就如一堂课,它像一只漂亮的苹果,学生见了就喜欢,吃了它营养自在其中。而维生素C就好像一堂课的环境教育,如果把它从苹果中提炼出来,制成片剂,再和剩下的苹果一起吃,就会感觉不自然。因此,渗透不应是机械的做加法,在目标上都加上一点环境教育目标就可以,而是要把握灵活性原则,寓环保教育于体育教育之中。

2 渗透的方法

一种好的方法,将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它与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及学习心理、教材本身的性质及教学形式等密切相关。问题、情感和体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环境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希望获得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能力的欲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环保教育,并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2.1 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以环境问题为主题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是师生共同将教学内容、角色和场景融合后的一种仿真教学组织形式,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共振,从而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例如,设计知识型主题,利用生态系统的竞争进行追跑的练习,让学生了解种群间的优胜劣汰以及人类的公平竞争;时事型主题,利用“抗震救灾”结合负重搬运教材,设计一系列活动场景(抢险——搬运伤员——重建家园——欢庆胜利),并渗透失态失衡的危害教育,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提升环保意识;创意设计型,根据老师和学生的想象,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主题(春游——开火车——划船——环湖马拉松),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教学渗透,既完成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2.2 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融于高效教学中的技巧和活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好的教学改变,把环保教育渗透于游戏中,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在无比兴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例如,“ 长江——黄河大追捕”游戏,在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时,渗透由于长江、黄河一带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导致的问题(北方干旱成灾,南方多雨成灾),让学生明白自觉优化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3 自然教学法

自然教学法是当今世界最富盛名的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提出的。他提倡让学生通过亲身在大自然中的运动,诱发每个人内心最可贵的本质和潜能,在融入转让的过程中并于自然,与自然和他人和睦相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依据这一理念,通过越野跑、登山、旅游、野营活动来开展环保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产生对自然的强烈使命感,真正了解环保教育的意义,让绿色的种子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3 注意的问题

3.1 把握渗透时机

体育与健康课涉及环保教育的内容并不突出,大多只是间接的反映,隐性的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保教育的结合点,如知识的渗透点、技能的渗透点、价值观的渗透点等,一定要及时把握,适时渗透,让学生在实践中善于联想到环保问题,形成环保意识。但是,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渗透情境,何时渗透都要从教学目标的需要出发,不能搞形式主义,并且要注意环保渗透内容的自然贴切,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3.2 有效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师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设计是系统计划过程,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与学活动策略与方法,教学媒体及课堂管理等许多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又要选择有关环保的知识,观念和意识等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从而更好地体现设计的价值,使环保渗透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分量以及与体育教学关系合理,更好地实现环保知识、技能、意识的培养目标。但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的环保教育内容,使学生能想得到,学得会,会运用,避免成人化。另外,在全面渗透环保教育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课堂内外相结合,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多渠道地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体验环保行为,强化环保行为习惯,形成最终的环保习惯。

G807

A

1674-151X(2011)06-11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6.057

投稿日期:2011-01-26

夏翀(1987 ~),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环境体育设计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