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板块训练理论模式 多维结构制定三级跳远训练计划

2011-08-15 00:52
运动 2011年6期
关键词:板块负荷专项

闻 博

(广东揭阳学院,广东 揭阳 522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运用板块训练理论模式 多维结构制定三级跳远训练计划

闻 博

(广东揭阳学院,广东 揭阳 522000)

本文研究目的方向主张运动训练理论思想需要更新进步,适应现代体育竞技运动比赛激烈化程度的要求,采用人体生物学、微生物学,运用多学科立体化评价数据,多维侧面监控制定中长期训练计划,指导跳跃运动训练,是跳跃运动员取得优秀成绩的前提条件。

运动板块;三级跳;训练计划

1 板块训练理论

现代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系统控制、生化检测、科学评价已经成为培养专业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和最佳竞技状态的唯一途径,也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的实际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板块训练理论产生并且运用于前苏联,训练学者维尔·霍山斯基(Ver.ehesehanskii)对于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并且认为已不适于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在长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周期训练”理论,即被称为“板块”(Block)的训练模式。维尔霍山斯从“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角度反向解读训练的过程,分别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从具体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对训练安排进行了阐述,他同时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提出了“集中负荷效应”的训练方法,即把对运动员专项成绩具有关键因素和相对薄弱的素质以“板块”的形式集中插入训练周期当中,在总负荷运动量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素质能力的运动训练负荷。通过对它的集中训练和优先发展,实现提升专项运动成绩。维尔·霍山斯基的“板块”训练理论模式是依据人体生物学适应理论,将运动训练过程理解为一个适应循环的过程,并将这一训练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专项基础训练阶段(Block A)。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运动员专项比赛所需的运动潜能。第二阶段为专项训练阶段(Block B)。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能够充分利用其已经提高的运动潜能,并通过逐渐增加强度的比赛性练习将其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运动员可参加比赛。第三阶段为主要比赛阶段(Block C)。这一阶段是一个适应循环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己提高了的运动潜能在重大比赛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发挥出来。

板块训练集中在3~4周内有选择性地确定较少的素质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使高水平运动员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接受单一的,或者两个比较大的训练刺激,并且在每个训练板块中通过身体素质、比赛成绩和生理、生化医学指标测试检查训练效果。这样3~4个板块构成了训练准备期,同时在年训练大周期中,完成不同的运动训练负荷和目标的转换。在板块模式训练理论中,准备期也要安排参加比赛,在比赛期也安排进行基础训练。此依据为专业运动员在高水平运动训练中,训练的刺激已达不到对运动员的高强度要求和兴奋点,就要必须通过参加比赛来实现高强度化。“板块”训练理论的中心实质在于使周期训练理论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所规定多种素质平行地发展的重点不突出甚至有负面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一个个的“板块”结构的有机组合,集中地发展了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解决了在一个“板块”结构中“板块”与“板块”间不同负荷性质和负荷大小不同的素质和能力有机地恢复与衔接问题。由于“板块”训练模式始终强调的是专项训练,所以“板块”训练理论对于长时间的保持高水平运动员连续比赛的能力就成为竞技项目重要的指导作用[1]。

以前周期训练理论较少考虑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机体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生理、生化反应,没有深入分析研究不同运动系统对训练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关系。所以,难以对周期理论适用的范围、检测控制、指导做出详细论述。如果在高水平训练阶段三级跳远运动员训练仍然遵循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理论,在占训练时期最长时间的准备期以低强度和一般的训练内容为主,则不可能使机体受到强度的刺激,也不会获得竞技状态的机能储备,这种长期脱离专项的训练手段和运动负荷不仅不能有效提高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而且会使机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朝非专项的方向发展,导致三级跳远运动员专项能力的下降。因此,准备期专业运动员难以取得参加比赛的竞技状态能力。对于专业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的发展或竞技能力的培养,要在生物学基础上获得依据,并不能完全解决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难题。未来训练科学发展的特点,需要思想理论的深入研究探索[2]。马特维耶夫的周期理论的完善和更大发展,需要生理学理论的有效支持,对竞技状态形成的阶段性和多元化特点进行研究,不断探索专业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丰富和发展周期训练理论。尽管马特维耶夫的周期训练模式对运动训练这个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田径运动有高度的阐述,教练员通过训练周期分期以及不同训练阶段训练手段和负荷运动量的不同安排,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控到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3]。但是,随着竞技体育比赛极限颠峰化,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差异常常表现仅为“百分之一秒”或“1厘米”,这对于专业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提高,必须要精确地计划、设计与训练监控,需要的是运动训练理论思想大进步。因此,周期训练理论这种原始性粗放型很难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但是,板块训练理论也是存在某种缺位,如下:

(1)板块训练计划优先发展哪个训练内容板块,应该全面依据生化数据,不能凭借教练员经验或者感觉制定训练计划。科学地制定板块训练计划,依据各项科学化技术手段方法,如依据肌肉细胞裂变,以至于肌肉组织细胞裂变到什么精细程度,科学地进行训练,选择进行以后的板块训练模式。现在的板块训练理论不够细致完整,不能体现精细准确性、多元化、立体多侧面结构的思维特征。

板块训练结构没有完全的准备期。大周期相对来说有着比较完整的准备期,如果在准备期间运动员训练准备不充分、持续性不够系统,会使能量储备受到缺失,真正来到比赛期就会产生动力不足,影响到运动员竞技状态。其实板块计划结构不是为比赛准备的小周期计划,是明显的具有针对性能局部设计图。板块结构不是总体版图,不具有也不可能具有长而远的总体战略构想。缺失发展全面综合素质的理念,设计上没有足够的时间顾及短板部位,如若是长年由此进行下去,大强度造成的伤病可想而知,专业运动员也会因为过重的伤病而提前退役。

板块训练计划缺少必需的能量储备训练。不在于是否安插某种所需要的素质,而是无法形成大周期波浪型波峰曲线;关注的不是运动员严格的超量恢复过程,而是过于关注专项成绩,关注大奖比赛。板块模式训练发展单元素质形成的单调脱节曲线情形,够不成长链条整体中长期训练计划内容,又无法细致链接发展另一项素质,反复缺少必要的链接过程,如果重新链接又会产生反复对接现象,减少了再提高的超量恢复过程。

面对客观实践,应该细化到根据生理生化数据分析、运动员生理学功能、身体运动各项功能参考数据,如血乳酸量、氧债能力、肌肉血红蛋白数量、肌肉细胞线粒体等。如果板块训练计划有高水平能量储备,现在教练员也要运用好生物监控手段措施,保证提高运动员完成长期运动负荷的高水平能力,实施好运动负荷,提高专项核心素质水平,因为多种素质强弱高低不同,如何解决提高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2)缺少能够反应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情况的生理生化实验数据。细胞裂变期间肌肉组织蛋白衰退期、加速细胞生长周期、破坏细胞生长衰退周期、不全面身体素质单纯追求竞技状态,使得某一项素质链接弱化,导致产生伤病过早。运动状态下线粒体膜功能疲劳状态下,氧自由基生成增多,使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磷脂含量和膜流动性下降。线粒体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是引起能量生成降低,产生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状态下的线粒体与细胞凋亡在力竭运动状态下,线粒体的正常结构与功能受到严重的破坏,可使其产生许多原因诱导细胞凋亡的因素。线粒体是细胞凋亡的控制中心,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运动训练强度的高低会对人体线粒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3)板块训练计划不能弥合中长期计划波浪曲线。三级跳远的强度稳定成绩,分为强度大周期、密度加上强度大周期。板块训练结构实际上提供了教练员经常变更计划内容、随意转换训练目标的机会。链接存在不周到不紧密,板块结构训练缺少考虑到超量恢复的链接,强化去持续大强度训练的缺陷。

2 要进一步审视板块模式理论训练的实践效果

教练员要精确地设计、监控,准确地把握争取最大训练效能。板块结构指导思想目的,不要急于求竞技成绩目的出发,周期训练考虑健康因素较多,如果不能全面理解就会导致各项目各个级别都要去效仿板块训练模式实施训练,属于权宜之计照搬操作,以运动员运动寿命作为牺牲代价。而且如果缺少科学合理的选择板块训练依据,相对的不仅不周密具体,在所具备的选择训练原则性方面具有较少的科学原理。应该注意要素如下:

(1)制定计划训练板块,更换一个训练板块,衔接下一个训练板块应该连续本质内置主线,尤其是运动员主要能力素质,不能停滞。发展专项能力应该考虑到训练手段、运动负荷性质、负荷运动量变化基本上保持一致,运转平稳不至于出现训练主流断层的局面。

(2)板块训练模式主要是针对高水平运动员设计的,优先考虑对于提高运动员专项成绩具有影响和关键作用的训练板块,再考虑运动员比较薄弱素质的训练板块。初级少年级别选手参加比赛次数少,着重打下全面的身体素质基础,不宜采用板块训练理论模式。

(3)训练中总的负荷运动量不能因为更换训练板块突然大起大落,除非是运动员出现伤病,或者重大型比赛。训练三级跳远、撑杆跳高运动员板块集中训练周期不要超过5周,具有训练恢复性质的板块应该相对独立,不应该混合在提高运动员素质的训练板块中间。教练员准备迎接比赛,在2~3周比赛之前要有一个技术训练内容板块,解决运动员技术问题,接近于比赛的强度,检查运动员存在哪些技术问题:技术训练板块过程具有整合特点以及调整恢复再提高竞技状态的作用。

(4)在三级跳远、撑杆跳高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过程中,不是因为运动员特长影响了竞技状态,而是由于特短限制了运动员特长的发挥,极为重要的是加强特短能力素质的训练,板块训练结构中专项内容和兼容素质对于提高竞技能力水平具有很大影响作用。深入了解三级跳远训练规律细节、该项素质之间内在的联系、运动专项特征、各个板块结构对于发展运动员能力、对于提高成绩的作用、运动负荷轻重影响机体的作用,这些关系到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不同专项运动负荷相互影响作用,对于机体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作用之间产生的成绩也是具有规律可遵循的。

(5)田径跳跃项目训练板块结构,训练任务,重点发展的专项素质,要兼容其他素质,有着不同特殊特点,如发展最大力量,必须结合爆发力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如发展无乳酸能力,要结合快速力量训练和有氧恢复训练;如发展技术能力训练要结合快速跑的能力训练;如发展最大力量训练板块持续3周之后,应该有一个恢复小周期,安排一间隙微型周期,安排进行一些有氧活动练习,作为缓冲过渡下一个训练板块。下一步选择进行快速力量训练板块可以增强专项能力的明显效果。

(6)根据人体肌细胞裂变规律,肌细胞生长发育,成熟退化周期,对于运动员进行中等负荷训练机体恢复时间至少需要24小时,对运动员最大负荷训练机体恢复时间至少需要48小时,对运动员极限负荷训练机体恢复时间至少需要72小时以上。不论是保持运动能力,还是提高发展运动能力都是需要足够的恢复时间。但是,目前专业运动员都没有充分利用恢复时间,大多数是在疲劳状态下进行训练的,经常是在每天三练的情况下进行训练的,恢复过程手段日益需要完善。

(7)在三级跳远、撑杆跳高运动员训练计划中,制定板块结构内容有重点提高专项素质与兼容辅助素质两部分。例如,发展运动员最大力量就要结合快速弹跳力训练,提高肌肉速度力量素质;如发展运动员专项跳跃技术,就要在快速的节奏下完成技术动作,结合快速力量训练;如提高运动员助跑速度训练,就要结合短跑速度训练来提高无乳酸能力水平;如提高运动员肌肉爆发力,就要结合专项力量素质和有氧恢复训练;如提高运动员力量耐力,就要结合提高无氧化耐力的糖酵解水平。

(8)追求板块训练模式的立体化多维侧面特征,提供制定板块训练计划的依据,最大价值体现科学合理化,运用多种学科综合参与制定训练计划。例如,大强度训练最高曲线(包括比赛成绩),波峰与波底相差期限不要多于5周,也不要少于7天,大密度训练日间隔要在3天才能完全恢复体力,这尊重运动训练的规律性,可以减少训练指导的盲目性。

(9)坚持训练手段多样化原则。尽管在每个训练板块任务和内容包含发展1~2项专项素质与兼容辅助素质,这些并不意味着训练手段的简化单一的合理性。在训练课上尽量采用训练手段的多样化,这有利于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专业运动员在训练负荷-疲劳-恢复-适应提高的过程与时间是不同的,若每种素质和能力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适应性提高和保持,一些素质和能力就会丢失或下降,尤其是对三级跳远专项能力具有支撑作用的能力,如有这种情况对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不利的。这不仅对教练员训练安排提出更高更加科学的要求,而且由于各种能力交互影响的复杂性,目前运用人体运动生物学的研究还难以作到对不同项目、不同运动员素质和能力每个训练单元、训练周和训练阶段作出适应性提高的准确细微程度。所以,板块训练的模式也只能是粗放型的训练,这对于现代高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细化专项能力的提高是不完美的,有待于深入研究。传统训练周期模式与“板块”训练模式比较维尔霍山斯基的“板块”训练理论,强调的是依据核心能力的突出发展,其训练内容是按照对专项能力起到核心作用的素质和能力所需要适应性来安排的,通过每一次训练课重点的刺激和连续课刺激的深度,以实现专业运动员超越以前原来适应性体能水平,以期待达到更高体能水平适应的训练目的。同时,在重点提高的素质和能力的练习中穿插一些可起到调节、辅助作用的兼容能力练习。在专业运动员人体生物适应原理方面,单一的素质和能力其适应性提高的时间,相对于周期训练准备期强调的各素质和能力的平行发展更加较为容易控制,同时这些三级跳远专项的核心能力对机体所造成的疲劳是有效的,对整体训练疲劳的影响较小[4]。

在竞技体育运动里面,存在着许多已知的和未知的奥秘和原理,对待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和经验,应该本着吸取其优秀精华的态度,剔除其消极的不利东西,分析其中本质去粗取精,结合运动员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任何先进的理论只要是符合运动的发展规律,就不会被训练比赛的客观实践所淘汰。学习先进的东西,应该立足于适合,适合自己的就是有价值的,不适合自己的就是无意义的,学习适应过程要过渡到适合、掌握、发挥、发展,体现出理论具有生命力的价值内涵。高水平竞技运动的竞争,必然促进运动训练理论的超强发展,如果训练理论稍微有停滞落后于竞技运动发展,其结果可想而知就会导致竞争选手在比赛中遭到淘汰。即使是国外新的训练理论方法也要看是否符合运动竞技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是否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运动成绩。因此,需要训练理论思想更新进步,必须要研究三级跳远运动训练核心本质,使之完全符合现代世界竞技运动发展的新趋势。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5-98.

[2] 邓运龙.运动训练的思维与设计[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7:16-65.

[3] 姚颂平.继承与弘扬马特维也夫教授运动训练学术思想[J].体育科学,2006(11).

[4] 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6:33-78.

G823

A

1674-151X(2011)06-03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1.06.018

投稿日期:2011-01-21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编号:2010jk335)。

闻博(1959 ~),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板块负荷专项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