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2011-08-15 00:50史文锋
武术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技击中国武术奥林匹克

史文锋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浅谈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史文锋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武术动作元素来源于生产劳动,军事为武术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而原始巫风和图腾为武术舞化提供了可能。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奥林匹克文化应与武术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促进体育文化的繁荣。

武术 起源 发展

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传播了几千年,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武术起源的再认识

1.1 生产劳动说

“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1],这是国家规定教材中最常见的观点。武术是原始先祖在同自然界特别是同禽兽作斗争时,生产或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后再把这种经验以教育手段传授给后世,这种经验便是武术。如:现代武术中的软器械流星锤、绳镖等就极有可能是原始先祖为了远距离进攻禽兽用藤索或树根的一端系上石块而成的抛投器演变而来。[2]

1.2 军事起源说

持武术军事起源说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他们认为,首先,军事士兵训练和战斗中运用的“兵技巧”和武术的“攻防技能”惊人的相似。如:军事中剑的格、击、刺、挂、抹、撩、斩与武术中的剑法就极为相似。军事中矛盾技法讲究盾挡矛刺、矛盾配合,武术技术中也是如此。其次,武术大量借用兵法知识。如:《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武术中则被视为作战敌我双方交手前的先决条件。最后,武术经籍中大部分是兵书。如:戚继光的《纪效新书》讲的则是军事内容[3]。

1.3 原始巫风、图腾说

该说认为武术起源于原始先祖的巫术、巫风和图腾崇拜。如蚩尤的“角抵戏”,传说蚩尤部落以牛为部落的象征物,发明了带有双角的牛头盔,进而发展成为今天的相扑和中国跤。再如原始先祖为了风调雨顺而用木制剑器进行祭天,发展到今天则成为剑舞。

2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2.1 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在练习过程中还讲求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

2.2 技击性

武术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运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如太极拳以、捋、挤、按、采、挒、肘、靠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推、托、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和套路两种表现形式。技击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

2.3 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分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林佩琴《类证治裁》)。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运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3 中国武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并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 一些国家的武术源自中国或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3.1.1 柔道

据一些中、日学者考证,中国武术直接影响了日本柔道的形成。19世纪末,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吸收各式术派长处,经加工整理,并不断改进,创立柔道。现已普及世界各国,并被列为奥运会项目。

3.1.2 空手道

空手道源于中国唐代传至冲绳县(琉球),称为唐手。自1922年5月冲绳“唐手”会长船越义珍先生,赴上京各省主办的体育展览会上表演“唐手”以来,唐手在日本迅速普及。自1935年船越义珍及相关人士认为“唐手”名称中国化,改称“空手道”。可见,日本的空手道是源自中国。

3.1.3 泰拳

泰拳是泰国的国技,泰拳主要是受中国古代技击术的影响,源自中国。泰国人的祖先,大部来自我国云南省西南的傣族。中国武术早就随着其他文化传到暹罗。经过泰国几代人的筛选、提炼、融化而成今日独具一格的泰拳,不难看到,泰拳中的肘技、腿技和膝技等主要技击招式与中国武术完全相同或十分相似,这也许可以证明泰拳是源自中国、深受中国武术的影响。

3.1.4 截拳道

美籍华人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创编了截拳道而蜚声国际武坛,李小龙之所以能创造截拳道,是因为他长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熏陶。他从小酷爱武术,6岁便开始学习太极拳,后来又学精武门的截拳。他依照中国武术的拳理,根据咏春拳的手法和训练方法、戳脚拳中的腿法并吸取了西方拳击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武术特长,从而揉合中外武术的精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击理论和技击风格,创立了一种具有完整体系的新技击术——截拳道。

3.2 中华武术深刻的哲理对西方健身观念的影响

武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因为它内容丰富,体用兼备,而且还在于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许多外国朋友不仅积极研习武术特有的精湛技术,而且积极追求和理解武术丰富的哲学文化内涵。美国学者弗里乔夫·卡普拉在其名著《转折点》中写道:“由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总是倾向于把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因而东方发展出大量的从身体方面来解决意识的技术是不足为奇的。这种沉思的方法对治疗的意义在西方正逐渐被认识到,许多西方治疗家正把东方的身体作用技术,例如瑜珈、太极和合气道结合进他们的治疗中。”由此可见,武术中的哲学思想,现在被西方人士逐渐认识,并正发生着越来越深的影响。

3.3 中华武术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观念

武术的美,历史上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古代就有“武舞”的娱乐表演。武术美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击和手眼法步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其中功架造型直接产生技艺形式之美,攻防技击是武术特有的内涵,武术之美寓于攻防技击之中;眼神具有生气和活力,它对武术之美就起着画龙点睛的功效。武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内容,给世界人民提供高尚的美的享受。

3.4 中国武术对世界医疗保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武术能起到强身壮体、祛病延年的作用,受到很多国家的欢迎。据日本医学家古信夫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具有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医药效果,对高血压和肥胖病特别有效。此外,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和各种办法,也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例如:形意拳崩、炮、横、劈、钻五拳,相应与五行相配,练此五拳时也可相应收到练肝、心、脾、肺、肾的效果;八卦掌的拳理均强调站桩及行拳时要“五趾抓地”,有促进经脉内气通畅的功效;近年来流行的经络点穴疗法和气功点穴疗法亦收到奇妙的疗效。

4 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融合是必然趋势

4.1 文化融合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文化是一个融合继承与更新,保全与创造于一体的动态的发展运动过程,”[4]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多种异质文化互相遭遇发生冲突是必然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与较高的不同的文化接触,便易走入衰落,但如果它们能在相互刺激、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中创造出另一种新的文化,便可推动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道”可并行不悖,21世纪世界文明发展也将遵循这一规律,其基本格局仍然是在多元的冲突中走向融合,且融合是其总趋势。由此可见,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融合。

4.2 融合是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发展的需要

奥林匹克已是被现代化了的产物,但缺乏真正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武术的振兴正处在更替时期,但缺乏适应现代化的体制,而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的发展要求必然走向融合。中华武术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将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促进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奥林匹克文化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4.3 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

4.3.1 促进世界体育文化交流,提升体育文化地位和影响

由于社会前进的背景不同,东西方体育文化过去发展如同两条平行线各自向前延伸,互不交叉,没有互动作用和相互影响,所以在古代体育文化演进的过程中,东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现代体育具有广泛的文化作用,使现代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具有其相似性。作为异质文化,尽管奥林匹克文化是当今主流的强势的国际体育文化,武术文化与其相比还只能是一种弱势体育文化,但它并没有在奥林匹克为主导的文化冲击下被同化,而是在奥林匹克的刺激下和与其在相互交流中产生了融合,并在融合中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也对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自成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体育文化的象征,在世界体育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已引起世界各民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可见它在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贡献上,能促成奥林匹克文化的壮大,能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从而把地域的演进为世界的,把民族的演进为人类的。

4.3.2 扩大体育健身健心的作用,完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奥林匹克文化与武术文化的融合,将会使两种文化的共同目标更加发扬光大。在奥林匹克的圣火下,参加体育竞技不仅是身体的健康与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竞技使人的精神、道德、思想及意志品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武术文化实质反映出的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它强调人是社会的人,重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武德教育中通过“武以德立,德为技先”,“谦和含蓄”等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最终使人成为“德技兼备”的完善的社会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人们得到的不仅是发达的肌肉、匀称的肢体、机敏的头脑,还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公德。通过各种文化形式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不仅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竞技运动的层次,以保证人的身心均衡发展。武术,自始至终在以教育的形式把肉体和精神结合起来,追求完整而全面发展的人,而奥林匹克的追求,正如萨马兰奇所说的:“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最完全的意义上来讲,它是不能与教育分离的,它将使身体活动、艺术和精神融为一体而趋向于一个完整的人。”[5]

4.3.3 传播和平与文明的种子,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必将赋予体育与竞技以某种更伟大、深刻、崇高的意义与价值。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团结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平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对促进世界人民的和平与团结、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并与世界体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大众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武术文化。事实证明,武术是最能适应人类发展趋势的,从而也容易成为世界人民热烈追求的未来体育文化。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学校文化教育中有着较强的价值功能,已受到国人乃至世界其他民族的接受和认同,正在融入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之中,但是在当代学校武术文化传播中应客观评价其特征,加强其传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推动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1]编写组.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18.

[2]史文锋.浅谈习武者“为仁”、“重义”的武德修养[J].科技信息,2009(14).

[3]戚继光. 纪效新书 [M]. 北京:中华书局,1996:42-74,111-165.

[4]马明达.武学探真[M].台北:逸文出版有限公司,2003:49,52.

[5]国家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75-281,322.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Wushu

Shi Wenfeng
(Hunan Railway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Zhuzhou Hunan 412001)

The elements of Wushu actions derived from daily production activities,and military actions offered Wushu the soil of growth,while primitive witchcraft activities provided Wushu the chance of turning to dance.Chinese Wushu as a part of Chines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is developing in the world with the form of national culture.Olympic culture will melt together with Wushu culture effectively to promote the prosperousdevelopment of sport culture.

Wushu origin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1)05—0014—03

史文锋(1982~),男,助教,武汉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技击中国武术奥林匹克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头脑奥林匹克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