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流失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分析

2011-08-15 00:50
武术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全球化武术

张 丹

(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传统武术流失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分析

张 丹

(徐州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文化尊重,这部文明史在自生自灭着,流失问题一直是真实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历史原因,即冷兵器时代的退却和文革的影响;现实原因,即现代科学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影响;机制原因,即传统武术的保护还缺乏完善的机制和措施;观念原因,即保守思想的影响。

传统武术 流失 分析

前言

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它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文化尊重,这部文明史在自生自灭着,流失问题一直是真实的存在。尤其今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在中国由农耕文化向工业现代化文化的转型期,传统武术受到大海退潮般的冲击,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正如王岗教授所说:“今天的武术存在着实是传统的成分越来越少,越来越缺少民族文化的厚重根基,相反的是外来文化的因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占据‘武术’文化的核心地位,武术传统的当代流失已经成为事实。”[1]我们真正意识到传统武术流失,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积极应对,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武术界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整”工作,这可以视为对传统武术有意识保护的开始,几十年过去了,传统武术的保护仍然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许多传统武术的拳种、传承人等没有摆脱濒危之境。总结历史,着眼现实,从上面对传统武术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和对传统武术流失现状的分析中,我们了解了一些传统武术濒危的原因。但总体来说,传统武术面临流失的严峻形势既有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又有机制原因和观念原因。

1 历史原因,即冷兵器时代的退却和文革的影响

不可否认,冷兵器时代为传统武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是传统武术生命力延续几千年而不衰的直接动力。由于传统武术具有军事功能,故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通过高官厚禄来招揽武技人才,为全社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尚武之风,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武术的发展。但是,随着火器走进历史舞台,作为“技击术”的传统武术存活的空间越来越小,应该说,火器早在宋代战场上就已经出现,到了明代有了快速发展。据《纪效新书》记载,在明代著名军事将领戚继光的戚家军时代初期,明军和倭寇作战多次失败,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就是明军使用的传统冷兵器遭遇到倭寇使用的轻便火器——鸟铳。在经过多次的失败后,戚继光对鸟铳等火器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使这些火器无论用于训练还是用于作战,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过当时的统治者还没有认识到火器的重要性,他们始终认为本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都是世界最强。他们这种固守本位文化的思想延缓了火器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直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以骑射为立国之本的大清帝国的国门,操持冷兵器的中国军队不堪一击。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承认西方火器“皆远且准,我师之所不及。”随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西方火器再次显示了它与传统武术有无可置疑的优越性。外国军队“火炮之精纯,子药之精细,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及。”此后,清政府开始编制新军,用洋枪洋炮取代落后的弓刀鸟铳和传统武术训练。传统武术的军事功能由此而弱,冷兵器时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传统武术的技击价值得以保留的主要社会因素不复存在。同时,传统武术技艺出众者也不会凭此技步入社会的上流,获得在冷兵器时代那样优厚的待遇。此时,“传统武术面临两种选择,或彻底地消亡,或在它原有较为次要的社会价值中寻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存在的依据和发展因素,探索新的发展道路。”[2]传统武术在这种歧路彷徨中,选择了远离传统武术本质、追求“高、难、美、新”的竞技武术作为发展的方向。随后,在竞技武术“一枝独秀”的境遇中,传统武术被搁置在阴暗的角落里,被人们所淡忘。

文革十年,把一切传统都被归为“四旧”,另外,“左”的思想泛滥,使武术运动遭受到很大冲击和摧残。部分传统拳种,优秀的技击方法都被划入禁区。不少老武术家及专家学者被作为“封建遗老遗少”,打成“牛鬼蛇神”,进行“群众专政”,有的喊冤十多年,有的郁郁成疾,不幸离世。大量有价值的拳谱资料也在“破四旧”运动中被作为“封、资、修的毒草”毁掉,一些武术器械被收缴或损坏;武术运动本身被带上“传播封建迷信的工具”的帽子。传统武术遭受空前的浩劫,几乎陷入了奄奄一息的境地。李风雷、易剑东提及文革十年时指出:“1966~1976年,不少武术工作者遭受迫害,很多优秀的拳种被打入冷宫,部分传统的拳种、器械,优秀的技击方法、有科研价值的气功、硬功以及传统的练功方法、经验,都被划入禁区,大量武术史料、书籍被抄被毁”。[3]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武术开始恢复,但以攻防技击为主要特色的传统武术仍处于濒临失传的境地。

2 现实原因,即现代科学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论基础,如阴阳、五行、八卦等,本身就具有意义上的模糊性,是直观的、感悟的、非逻辑的,而人们现在已习惯用生理学、生物力学等现代科学知识来解释武术招式的合理性,这必然会对传统武术理论造成冲击,进而质疑这种理论在指导实践时的合理性。目前我们还不能给这些传统文化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合理的解释,甚至我们自己已经把这些文化看作是“传统”而将它放置在文化博物馆里,仅供人去研究观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著名武术家赵道新曾做过这样的论述,他说:“历代八卦拳师谈掌法必言易理,这只不过是八卦学说往八卦掌上硬套,没人真能找出它们之间的一丝必要的关系。除了哲学启发外,在格斗中推敲阴阳八卦,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和麻醉法。甚至连八卦大师也在苦思冥想:这些变化莫测的换掌游动究竟怎么‘用’呢?”[4]诸如此类,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更加不能解释清楚这种注重“感悟”的文化基因,必然会促使传统武术指导实践理论的改变,进而引起传统武术表现形式的改变。表现形式的改变,可能就会引起人们对传统武术本身的怀疑与迷惑,怀疑与迷惑的过程,就会阻碍传统武术的发展,加剧传统武术的流失。

全球化也是传统武术流失的重要原因。全球化是当今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名词,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学者对其研究的时间比较晚。吉登斯将全球化定义为:“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这些关系以这样一种方式将遥远的地方联系起来:一地发生的事情受到千百里以外的发生的事情的塑造,反之亦然。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因为地方上发生的事情可能沿着与塑造它们的伸延很远的关系相反的方向运动。地方性的变迁既是全球化的一部分,又是社会联系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旁向延伸。”[5]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全球化的表现主要是世界范围内联系的加强,这种联系跨越时间和空间。同时,全球化也是“自近代社会以来,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为动力,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实现物质的和信息的充分沟通,不断取得共识,在众多领域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6]

在体育上,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奥林匹克强势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导,世界许多边缘和弱势民族的传统体育受到以奥林匹克为标志的强势体育文化的压抑,甚至在“全球化”的阴影下被抹杀,被迫按西方体育的规则玩游戏,这是不争的事实。回眸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分庭抗争的起源来自于国粹武术。“发生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的焦点是传统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价值之争,尽管在这次的争论中,我们确立了传统武术的价值,选择了游离于社会低层的武术走向学校教育,提升了武术的文化层次,但还是没有使武术摆脱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7]武术走向了“新武术”,也因此开始了传统武术的现代改良,传统武术就这样走进了西方体育的语境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术的发展在紧紧围绕“武术全球化”的战略发展目标的进程中,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从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立、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员国数量过百、持续不断的世界和洲际武术比赛的开展,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随之而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的过度追求竞技武术的发展,又将武术的发展分离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条道路。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目的性驱使下,在追求武术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化的武术发展进程中,武术特别是发展后的竞技武术,越来越远离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味汁,成为西方体育的派生品。“竞技武术国际化的结果,使历来追求主体目标和本质目标统一的中国武术在渐渐淡化,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多元的传统武术已经远离我们且越走越远。武术发展向单一的方向发展,最终将导致武术国际化进程中的完全地被西方体育文化消融、代替。”[8]

曾经靠口传身授方式在封闭的社会体系中流传的中国传统武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其运动形式、思想文化、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逐渐成为西方体育理念下的产物,传统武术的发展愈发举步维艰。“西方奥林匹克体育在全球的一元发展使传统武术的推广和传播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9]不可否认,民族文化内涵最为深邃的、最能展示民族精神的、承载最多民族情感的传统武术,其流失问题正实实在在地逼近我们。所以,有学者发出了“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亟待保护”的呐喊。事实的确如此,1984年前后的三年中,中国武术工作者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即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地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摸清了“家底”,及时拯救和保存了一些濒于失传的拳种。但对这些珍贵的资料我们确实没有尽到责任,我们只是将这些散落于民间的优秀传统武术的资料进行了一次聚合,而没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这些资料的科学化整理和这些优秀拳种的继承和传播。时至今日,这些优秀的传统武术技术和理论仍在束之高阁和放任自流。这样的“保护”形式是非常勉强的,时间久了也会再次丢失。作为技艺传承的武术,会因前辈们的谢世而将技艺带走或消亡,传统武术的“体悟”成果也许只有体悟者自身最为明晰和最有发言权。

我们不知道未来全球化下传统武术的保护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就,但现今传统武术生存正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阴影,而我们大部分人仍处于无保护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状态是民族观念淡薄的表现。全球化形势下,传统武术的保护需要一次整个武术界乃至全民族的自省和反思,需要对传统武术精神的自省和对现代社会不适应性的反思,在自省和反思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在自省和反思中寻找传统武术保护的出路和传统武术精神延续的方法。当全球化浪潮四处蔓延之时,希望有识之士听到的不是传统武术流失的丧钟,而是保护传统武术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号角。

[1]王 岗,田桂菊.中国武术:20世纪的传统流失与当代的回归及振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

[2]温 力.火器的使用和进步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1).

[3]李风雷,易剑东.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史,1998(6).

[4]赵道新,黄积涛.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EB/OL].www.wuyiweb.com,2006-03-19.

[5]转引自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3.

[6]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0-61.

[7]王 岗,邱丕相.中国武术:尴尬的境遇与发展的新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6(7).

[8]王 岗,邱丕相.武术国际化的方略:维系传统与超越传统[J].中国体育科技,2005(4).

[9]田学建,邱丕相.全球化视野中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5).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s of Traditional Wushu Outflow

Zhang D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Xuzhou College of Engineering,Xuzhou Jiangsu 221008)

Tradition Wushu is an excellent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several thousands years of feudalist society,and it does not always get cultural respect it deserved.In this civilized history it was emerging of itself and perishing of itself,the real reasons include:in history,cool weapon time retre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Revolution;in reality,modern science and globalization affected it;in mechanism,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is lack of perfect mechanism and measures;in conception,it is affected by conservative thoughts.

tradition Wushu outflow analysis

G85

A

1004—5643(2011)05—0006—03

2010年度徐州工程学院高教研究课题,编号:YGJ1066。

张 丹(198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全球化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