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吕祖谦《古文关键》的选评特色及其影响

2011-08-15 00:42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名作欣赏 2011年2期
关键词:选本评点古文

⊙邓 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88]

论吕祖谦《古文关键》的选评特色及其影响

⊙邓 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88]

南宋吕祖谦所编《古文关键》是现存最早的带有评点的文章选本,其选文重议论文体,评文重章法结构与写作技法。由于《古文关键》的典范意义和重大影响,宋代后出之文章选本,如楼《崇古文诀》、谢枋得《文章轨范》、真德秀《文章正宗》等,莫不受其沾溉。

《古文关键》 选文 评点 特色 影响

近年来,选本研究、评点研究颇为兴盛,涌现了一大批很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但纵览这些成果,绝大部分集中在对明清选本与评点的研究上。宋代是中国古代选本编纂的黄金时期,又是中国古代文学评点正式形成的时期,但学界对此阶段的选本与评点却关注不多,比如南宋吕祖谦所编《古文关键》,乃是“现存评点第一书”①,是评点文体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但关于该选本的研究成果却寥寥可数。笔者不揣谫陋,试对《古文关键》之选评特色及其影响略作探究。

《古文关键》在选文方面的特色非常明显,该集2卷,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张耒8家文共63篇,皆为议论文体。我们不妨将其选目次列如下:

韩愈(14篇):《获麟解》、《师说》、《谏臣论》、《原道》、《原人》、《辩讳》、《杂说》(实为《杂说一》、《杂说四》2篇)、《重答张籍书》、《与孟简尚书书》、《答陈生书》、《答陈商书》、《送王含秀才序》、《送文畅序》。

柳宗元(8篇):《晋文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封建论》、《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捕蛇者说》、《与韩愈书论史事》、《送薛存义序》。

欧阳修(11篇):《朋党论》、《纵囚论》、《为君难论下》、《本论上》、《本论下》、《春秋论》、《春秋论中》、《泰誓论》、《上范司谏书》、《送徐无党南归序》、《送王陶序》。

苏洵(6篇):《春秋论》、《管仲论》、《高祖论》、《审势》、《上富丞相书》、《上田枢密书》。

苏辙(2篇):《三国论》、《君术》。

曾巩(4篇):《唐论》、《救灾议》、《战国策目录序》、《送赵宏序》。

张耒(2篇):《景帝论》、《用大论》。②

在这63篇文章中,绝大多数文章的篇名带有诸如“解”、“说”、“论”、“原”、“辨”、“议”之类的标志性字眼,明确标示其为议论文体;此外还有少量“书”、“序”(“叙”)、“传”,而从这些“书”、“序”(“叙”)、“传”的具体内容来看,也皆为论体文。与此相对,以记叙、抒情见长之文则概无入选。在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文集中,以工于写景、善于抒情而擅名者甚众,而《古文关键》均未选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吕祖谦看来:欲评文,先选文;欲选文,先辨体。其开篇之《总论看文字法》便曰:“学文须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遍考古人用意下句处。”③吕祖谦最看重的“文字体式”乃是议论体式,他在《论作文法》中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正是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在《古文关键》中所选皆论体文。另外,从该集选不数人、人不数篇来看,吕祖谦在编选此集时,是存在一种自觉的典范意识的。

《古文关键》更大的特色在于其对所选文章的评点。该集对所选之文标抹注释,每篇题目下有总评,正文旁有小字批注,这些评点批注“抉摘心髓,开示来学,与世眼迥别”④,“作者之心源骨髓,一一抉出,不啻口讲手画,以指示学者”⑤。而从这些评点批注的具体内容来看,吕祖谦主要是对文章的章法结构和写作技法进行寻绎与归纳。

《古文关键》在全编之首冠以《总论看文字法》,提出了评点文章的四条原则:“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第四看警策句法。”“大概主张”指文章的立意;“文势规模”指文章的宏观布局;“纲目关键”指文章结构的总体安排,即“如何是主意首尾相应,如何是一篇铺叙次第,如何是抑扬开合处”“;警策句法”指文章结构的细节处理,即“如何是一篇警策,如何是下句、下字有力处,如何是起头、换头佳处,如何是缴结有力处,如何是融化、屈折、剪截有力,如何是实体贴题目处”。

陈桥驿先生正式发表的地名学论文成果卓越,名文迭出,除了上述所举论文之外,还有:《地名学与地理教学》(《地理教学参考》1980年5月)、《论浙江省的方言地名》(《浙江学刊》1983年2期)、《浙江省县(市)名简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1期)、《论地名重合》《论地名重合(续)》(《中国地名》1991年1期、3期)、《中国的非汉语地名——以〈水经注〉记载为例》(《中国方域》1993年3期)、《论中国的非汉语地名》《论中国的非汉语地名(续)》(《中国地名》1998年3期、4期)、《中国古代的地名研究》《中国古代的地名研究(续)》(《中国地名》2000年5期、6期)。

对于“大概主张”,吕祖谦在《总论看文字法》中并未进行具体阐述,在稍后之《论作文法》中他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观点,如“意深而不晦”“、题常则意新,意常则语新”“、意思新转处多则不缓”等;在对选文的具体评点中,他对此偶有提及,但都是点到辄止。这说明吕祖谦认识到了立意对于文章的重要性,但并无意对此进行深入讨论,他所关注的重点乃是文章之章法结构、写作技法。

在《论作文法》中,吕祖谦提出了文章章法结构的总体要求“:文字一篇之中,须有数行齐整处,须有数行不齐整处。或缓或急,或显或晦,缓急显晦相间,使人不知其为缓急显晦。常使经纬相通,有一脉过接乎其间然后可。盖有形者纲目,无形者血脉也。“”句新而不怪,语新而不狂。常中有变,正中有奇……结前生后,曲折斡旋。转换有力,反复操纵。”他认为,文章的结构、句法应该与文势相统一,结构、句法应当变化生姿,文势应当一气贯注、流转不绝;同时,他又强调求变的原则,强调常与变、正与奇的谐和。应该说,吕祖谦的阐述是较为精深、完备的,颇有今人辩证思维之特色。

就“文势规模”,即文章的宏观布局而言,吕祖谦认为,一要有气势,二要讲节奏,三要多曲折。关于第一点,如他评《秦始皇扶苏》“:文势雄健。”(卷二)关于第二点,如他评《重答张籍书》“:此篇节奏严紧,铺叙回互分明。”(卷一)评《战国策目录序》:“此篇节奏从容和缓,且有条理,又藏锋不露,初读若太元酒,须子细味之。”(卷二)关于第三点,如他评《纵囚论》“:文最紧,曲折辨论,惊人险语,精神聚处,词尽意未尽。此篇反复有血脉。”(卷一)评《送赵宏序》“:句虽少,意极多。文势曲折极有味。”(卷二)

就“纲目关键”,即文章结构的总体安排而言,吕祖谦认为,一要首尾呼应,二要间架严实、前后贯穿,三要抑扬开合、反复论证。关于第一点,如评《春秋论》“:此篇须看首尾相应,枝叶相生,如引绳贯珠,大抵一节未尽,又生一节。”(卷二)关于第二点,如评《封建论》“:此是铺叙间架法。”(卷一)评《梓人传》“:一节应一节,严序事实。”(卷一)关于第三点,如评《与孟简尚书书》:“一篇须看大开合。”(卷一)评《三国论》“:此篇要看开阖抑扬法。”(卷二)评《高祖论》“:此篇须看抑扬反复。”(卷二)评《上富丞相书》:“此篇须看曲折抑扬,开合反复。”(卷二)评《上范司谏书》“:须看他前后贯穿、错综抑扬处。”(卷一)

就“警策句法”,即文章结构的细节处理而言,吕祖谦认为,文章结构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当注意,起句、结句、转换、剪裁等都须讲求技巧,精益求精,一篇文章,除要做到文势雄健、布局谨严外,还应力求在细节上创意出新,以创造闪光点,如“下句下字有力处”“、起头换头佳处”“、缴结有力处”“、融化屈折、剪截有力处”“、实体贴题目处”。从吕祖谦对选文的具体评点来看,他最强调的细节是文章的结句,他认为,文章的结束之语至关重要,关系到文章是否能够含义深远、观点是否坚实牢靠,故他强调结句当含蓄不尽或坚定有力,如他评《桐叶封弟辩》“:结束委蛇曲折,有不尽意。”(卷一)评《泰誓论》“:缴结极好,移易不动,与《春秋论》结同。”(卷一)评《送王陶序》“:结最有力。”(卷一)评《春秋说下》“:缴结极好,移易不动,与《泰誓》同。”(卷一)

当然“,文势规模”“、纲目关键”“、警策句法”这三者是错综杂糅、不可截然分开的,吕祖谦在对选文进行评点时,某些时候是着重于三者中的某一个,更多时候则是兼而有之。如评《纵囚论》“:文最紧,曲折辨论,惊人险语,精神聚处词尽意未尽。此篇反复有血脉。”(卷一)既肯定了其文势曲折反复,又肯定其语句警策。评《上范司谏书》“:大率平正有眼目筋骨。须看前后贯穿、错综抑扬处。”(卷一)“大率平正”是针对文势而言“,有眼目筋骨”是针对结构细节而言“,前后贯穿、错综抑扬”是针对总体结构安排而言。再如评《战国策目录序》“:此篇节奏从容和缓,且有条理,又藏锋不露,初读若太元酒,当子细味之。若他练字好,过换处不觉,其间又有深意存。”(卷二)先是从文势的角度言其“节奏从容和缓”,再从总体结构安排的角度言其“有条理”、“藏锋不露”,最后从结构细节处理的角度言其“练字好”“、过换处不觉”。

总的来看,吕祖谦在《古文关键》中关注的重点是“文势规模”“、纲目关键”与“警策句法”,亦即散文的章法结构与写作技法;对散文的思想内容——“大概主张”,他其实不甚关心。对此,前人已有认识,四库馆臣谓《古文关键》“于体格源流,且有心解”⑥,张云章则谓其“揆之义理,未必悉合”⑦。四库馆臣和张云章对《古文关键》的评语各有侧重,一重形式,一重内容;若将二者结合起来看,则正好是对《古文关键》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古文关键》的这一特点,吴承学先生说得更为清楚、明确,更为具体、到位:“《古文关键》书名即标明其旨趣在于‘关键’。所谓‘关键’大致只关乎章法与结构等艺术形式因素”,“其评点……不甚关心文章的内容,其关注重点是文章的技法”,“从写作实用的角度,重在分析文章的结构形式、用笔,而基本不涉及其内容”,“开创一种纯形式的批评”。⑧

《古文关键》选文重议论文体、评文重章法布局与写作技法的特色,正好与南宋以来科举以试论为主的特色相吻合,正好满足了广大士子对科举辅导书的急切需求,加之其选文精审、评点精当,故而在当时迅速走红、评价极高,所谓“有文章而无关键,譬诸枯树之枝,死兽之,躯壳虽存,而生气已索然尽矣。然则不知此法,无以作文;不读先生是书,又何以知古文作文之法之妙哉”⑨。

《古文关键》的巨大成功,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后出之文章选本,无论卷帙繁简,莫不受其沾溉。比如紧随其后的《崇古文诀》,乃楼所编,集中所选文章有16篇与《古文关键》同,其中《谏臣论》《与孟简尚书书》《梓人传》3篇的评点直接取自《古文关键》,《与韩愈书论史事》《管仲论》2篇的评点略同于《古文关键》。由于《古文关键》的典范意义和重大影响,作为后来者的楼明显感到一种影响的抑制和超越的艰难,甚至不由自主地发出慨叹“:东莱(吕祖谦郡望东莱,世称东莱先生)批抹尽之。”(卷一二评《梓人传》)

再如谢枋得所编《文章轨范》,在所选69篇文章中,有29篇与《古文关键》同,其评点亦深得《古文关键》之精髓,选家对文章之章法、布局、句法、字法等非常关注,评点细密得法,切中肯綮,对士子学习作文之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四库馆臣谓“凡所标举,动中会,要之,古文之法亦不外此矣”⑩。

此外,真德秀所编《文章正宗》虽标举理学趣尚,但对文章之章法布局与写作技法亦颇为重视,该集分辞命、议论、叙事、诗歌四类,王立道《拟重刊〈文章正宗〉序》谓其“四体具而天下之文无余法矣”⑪。

对《古文关键》在宋世文章选本中之影响,清人张云章有一段被广为认可的评论:

有宋一代,文章之事盛矣,而集录古今之作传于今者,仅三四家,夫亦以得其当者鲜哉。真西山《正宗》、谢叠山《轨范》,其传最显,格制法律,或详其体,或举其要,可为学者准则。而迂斋楼氏(按,指楼《崇古文诀》)之标注其源流,亦轨于正,其传已在隐显之间。以余考之,是三书皆东莱先生开其宗旨。⑫

张云章认为《文章正宗》《文章轨范》《崇古文诀》三书皆《古文关键》“开其宗旨”,从上文所论我们不难看出,张云章此说洵为的论。

① 吴承学:《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② 此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61篇,少苏轼《留侯论》与《王者不治夷狄论》2篇。

③ 本文所引《古文关键》文字,均据《丛书集成丛编》本。

④ [清]徐树屏:《古文关键跋》,《丛书集成初编》本《古文关键》卷末。

⑤⑫ [清]张云章:《古文关键序》,《丛书集成初编》本《古文关键》卷首。

⑦ [清]张云章:《古文关键序》,《丛书集成初编》本《古文关键》卷首。

⑧ 吴承学《现存评点第一书——论〈古文关键〉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第79页。

⑨ [清]胡凤丹《重刻古文关键序》,《丛书集成初编》本《古文关键》卷首。

⑪ [明]王立道:《拟重刊〈文章正宗〉序》,《具茨集·文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广东海洋大学校选课题(编号812149)

作 者:邓建,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猜你喜欢
选本评点古文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称象
嫦娥奔月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古代朝鲜编纂的中国诗歌选本考述(下)
唐诗选本经典性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选本数据与“何其芳现象”重审
翻译擂台(116)评点
前调和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