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昌 330031]
从及物性和连贯视角分析《天净沙·秋思》
⊙王琳琳[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昌 330031]
本文运用及物性系统与连贯理论分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研究发现该文本的及物性系统有利于突显主题,同时小令在语义、主题、语境方面相互关联,造就了全曲的连贯。
《天净沙·秋思》 及物性 连贯
在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文学宝库中,表达文人漂泊羁旅、念远怀乡这类主题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其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将此曲誉为“秋思之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该小令短短二十八字,缘何能博得如此高的评价,它的“奇”与“妙”体现在何处?对于该话题,学界已从文学或美学角度进行过大量探讨,本文尝试运用功能语法框架下的及物性系统和连贯理论分析这首曲子的艺术独到之处。
1.及物性
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及物性系统实现概念元功能,它由三大部分组成:(1)过程,它是及物性系统的核心,由小句中的动词体现;(2)参与者,由名词短语体现;(3)环境成分,由时间、地点和方式状语体现。
韩礼德进一步将及物性划分为六类过程: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和存在过程。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事,通常由动作者、表示动作的动词、动作对象组成。心理过程表达人的感受、认知等,通常由感受者、表示感受的动词及引起感受的现象组成。关系过程表示属性和认同,前者说明人或物的特性,后者表示两实体间的认同关系。行为过程表达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呼吸、微笑等。言语过程即说话或交流信息,涉及说话者、听话者及说话内容。存在过程指某事物存在或发生,存在者可能是人、物或事。
2.连贯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连贯是个语义概念。语篇通常被解释为语义关联性,但是张德禄认为语义关联并不能保证语篇连贯,语篇各部分间起码要具有三种关联性才能基本保证连贯,即语义关联性、主题关联性、语境关联性。语义关联性指语篇各部分有助彰显主题;语境关联性指语篇应和其所处情景融为一体;语境关联性在此泛指社会文化、现场情景和交际意图等的会合。
1.及物性分析
小令的前三句字数相等,句式和结构相同,构成鼎足对,每句均由三个名词词组构成并列结构,只有参与者,无动词,因此并未体现任何过程。第四句与前三句不同,由名词“夕阳”,行为动词“下”及表示方向的状语“西”构成,表达了行为过程,其中“夕阳”是参与者,“下”表示过程,“西”为环境成分。末句由名词(词组)“断肠人”、表示存在的动词“在”、名词“天涯”构成,属于存在过程,其中“断肠人”是参与者,“在”表示过程,“天涯”为环境成分。
分析得出,前三句只是分别罗列三个名词(词组),它们各自形成独特的物象,至于它们是作为参与者还是环境成分,它们的具体行为、存在方式等,曲句中没有任何表示过程的动词提供线索。作者只是采用白描手法,大手笔地勾勒了这九种物象的轮廓,并未描绘任何细节。这就使本曲蕴含大量意义和意象上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性,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诠释空间和鉴赏自由,召唤读者能动地参与填补与构建小令的意义、意象及意境,使得作品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这就是为何对于前三句,不同读者有着不同解释。以首句为例,翻译家翁显良将其理解为“乌鸦在盘绕着枯藤的老树上翱翔”,而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则理解为“枯藤盘绕在老树上,归巢的乌鸦在黄昏中呱呱地鸣叫”。另外,该创作手法还有助于小令的简约风格与主题突显,因为主人公是“断肠人”,前三句描写的景物只是作为环境成分表明时间、地点,同时烘托出悲凉萧瑟的氛围。
后两句较之前三句大有不同,包含了表示行为或存在的动词。这不禁引得我们发问,作者为何不继续前三句简约的风格,或者说能否把表示行为过程的“西下”和表示存在的“在天涯”删去?答案是否定的。对于末句较易理解,因为“在天涯”表明人物“断肠”的原因:处境潦倒,无家可回;另外“断肠人”是全曲的主人公,其他物象都是为烘托人物服务,所以人物所处的状态理应得到突显。对于第四句,“西下”作为行为动词描绘这样的动态过程:残阳正在坠落,日暮即将降临,而日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催归,“夕阳”催促主人公归家,然而此时他却无处可去。因此最后两句形成强烈反差,同时该反差通过“夕阳”获得突显,所以“夕阳”二字理应保留。
2.连贯分析
小令并未使用指称、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这些具体的衔接手段,然而,它仍然是连贯的。以下将从语义、主题及语境三方面探讨小令如何达到连贯。
(1)语义关联性
首句中的“藤”、“树”、“鸦”并非毫不相干的物象:“藤”一般缠绕在树上,因此景象中有“藤”就很可能会出现树,而“鸦”一般在树上停歇,因此有“老树”,就很可能也会有“鸦”,所以这三物象在语义上是关联的。作者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排景物,突显了它们的语义关联,从而使首句看似错落,实则有致、连贯。
至于第二句,“桥”因水而建,有“桥”就必定有“水”,“桥”又由“人”所造,而“人”一般选择在近“水”之处定居,所以“人家”的出现也在情理和预料之中,同时它们的排列显化了这种语义关联。此外,首句渲染深秋的颓败凄凉,而第二句勾勒家园的宁静温馨,因此两句形成反衬,语义上达到了连贯。
第三句中,“道”是露天的,所以在这深秋时节,阵阵“西风”袭来也就不足为怪,“道”是为人和车马通行而开,所以“古道”上出现“马”也就是平常事了。另外,“古”与首句的“老”相呼应,表达人世的沧桑;“道”与第二句的“人家”呼应,表明“人家”的存在及活动场所;“西风”与首句的“枯”相呼应,表明深秋这一时令。以上都促成了全曲的连贯。
第四句中的“夕阳”与首句的“昏”相呼应,点明了具体时间,因此两句在语义上连贯。
前四句或直接描写或通过反衬渲染萧瑟苍凉的氛围,为末句主人公悲情的宣泄做好蓄势,因此全曲在语义上环环相扣,形式了一个连贯网络。
(2)主题关联性
该小令主要表达游子的羁旅之苦与思归之情,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景的写法,情景交融,景因情而写,情因景而生。前四句勾勒的物象,并非作者信手拈来,而是经过精心选择。它们各自承担一定的暗示功能:“枯藤”、“老树”和“古道”暗示游子的沧桑困顿,“昏鸦”激起游子思归,“西风”和“夕阳”催逼游子归家,“瘦马”使游子难以归家。尾句则使主题得以彰显。全曲情与景的融合天衣无缝,构成了表现主题的统一体,实现了主题关联性。
(3)语境关联性
马致远一生饱受羁旅之苦,念远思亲,这些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激发他通过文学创作来排解郁结于心的情怀。该小令正是他当时的处境和心理的写照,因此与他创作此曲时所处的情景语境相关联。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情景语境只能解释语篇生成的原因,并不能解释语篇如何实现其交际功能,只有解读其所处文化语境才能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我们将从政治背景、文化内涵及社会心理三方面探讨文化语境在小令中的体现。
马致远生逢元蒙统治的时代,当时的知识分子大多怀才不遇,通过诗歌表达现实的不如意,抒发惆怅苦闷之感。该小令表达的正是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
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些物象因被骚人墨客频繁地用来表达某主题,所以自身逐渐凝聚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蕴含典型意义的意象。该小令勾勒的很多景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典型意象:乌鸦习惯上被认为是不祥之物,以乌鸦点缀画面能渲染肃杀气氛;古代许多文人向往田园生活,“小桥流水人家”是他们心中理想的家园;“古道”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留下的大多是游子的漂泊足迹,承载的是羁旅之苦与别离之痛;“夕阳”在文人潜意识中多表现岁月蹉跎或日暮催归的主题;“天涯”蕴含无家可归的悲哀。该小令大量运用这些典型意象,蕴含了其典型的文化内涵。
社会心理方面,古代文人普遍有着悲秋思乡的心态,因此,文学史上留下了大量表达有感秋季的萧瑟败落、人世的感伤无奈、念远思亲等主题的作品。该小令正是这众多作品中的代表,契合了这种传统的社会心理。
本文运用及物性系统和连贯理论解读《天净沙·秋思》。研究发现,该小令的及物性系统有利于突显主题,同时语义、主题、语境上的关联使全曲构成了连贯统一的整体。因此,功能语言学理论作为一种实用性强、可验证的语言分析框架,可以深化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与鉴赏,值得我们运用到文学作品的分析中。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2]张德禄.语篇连贯研究纵横谈[J].外国语,1999(6).
[3] 魏志成.汉英比较翻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刘淑丽.俊逸风流羁旅绝唱——马致远 [越调·天净沙]《秋思》赏析[J].名作欣赏,2006(3).
作 者:王琳琳,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