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生[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小说更是源于生活,从审美的更高层面鸟瞰生活、透视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反映大学校园问题的大学校园小说是作家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载体。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大学校园小说的作者或作家,基本上是生活在大学校园,对当下大学校园生活有透彻感受的大学生们,如《女大学生宿舍》的作者喻杉时为武汉大学学生,《中戏女生》的作者王梅时为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北大女生》的作者邮亭时为北京大学研究生等;有大学教师们,如《所谓大学》的作者史生荣是甘肃农业大学教师等;有大学教授们,如《大学教授》的作者朱志荣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蓝眼睛·黑眼睛》的作者马瑞芳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大学城》的作者袁越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欲望的旗帜》的作者格非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您好,教授》的作者路文彬为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教授,《高等学府》的作者裴文为南京大学教授等;乃至大学高层管理者,如《大学纪事》的作者汤吉夫曾任廊坊师院校长等。而大学校园小说的一般作者及其创作难以计数,如阿真的《女大学生》、李冬莉的《大学无故事》、李颉的《丽娃河》、朱晓林的《大学之林》、石盛丰的《教授横飞》、王守亭的《大学故事》、江南的《此间少年》、张者的《桃李》《桃花》、朱家雄的《校花们》、南翔的《大学轶事》、秦文君的《大一女生》等。还有因网络走红而后出版的大学校园小说,如keke的《 的大学生活》、沈醉天的《女生寝室》、董晓磊《我不是聪明女生》、孙睿的《草样年华》等。尤其是大学校园小说三部曲的较多出现,如马瑞芳“新儒林外史三部曲”的《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袁越“大学三部曲”的《大学城》《大学恋》《大学梦》,邮亭“北大三部曲”的《北大女生》《北大男生》《北大先生》,老悟“反思教育三部曲”的《招生办主任》《教授变形记》《大学校长》,等等。
作家们已不满足于用单一的一部长篇来表现大学校园生活,而是试图通过多部或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一组小说全景式地鸟瞰大学校园的众生相、多角度地透视大学校园的“溃疡点”。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乃至亲身经历真实地反映了象牙塔里的真实生活。当下大学校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得到集体、集中的反映,而这些多为社会上的人们诟病。如何面对和怎样解决,也成为国家十分关注之所在,当然是,也一直是文学大有作为的地方,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学理应表现它们。“而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是因为人们发现它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因为文学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①从这个层面讲,文学在助推文化发展中的确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又可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可是现代化进程并非是一个尽善尽美的进程。人们今天拥有现代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好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突出表现在当下人性的恶化、情感的弱化、精神的蜕化、价值观的模糊化、追求的现实化和功利化。
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现实,文学本身不可能提供完满自足的答案,只有将其置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才可能在对问题进行多方面探讨和阐述的过程中,求得逐步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在这种情状之下,文学有责任在实际上而不是在理论上做一点挽救性的工作,况且文学在天性中本就具有这一特长。它在对文化的解构和建构中起发酵的作用、起呼唤的作用、起感召的作用,特别是起催生文化发生裂变和聚合的作用。而作家们通过创作,以战略眼光揭示这些社会问题,以催生当下大学校园文化的一场革命。这里的“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这样的“校园文化”在作家笔下一方面借助于形象的描绘而走向坍塌;一方面表现出作家要求拯救校园文化的热情和激情以及重构校园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显而易见,走近作家、走进文本,就成为人们关注社会的捷径之一。因为文本不仅是对现实的模仿,而且也是引领人们进入现实的钥匙。
梳理新时期大学校园小说,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众多风格不同、面貌各异但问题相近的大学校园。虽然这些大学校园并不能与现实中的大学一一对应,但它们是一面面镜子,为现实中的大学提供了对比与参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文本中的大学校园进入现实中的大学校园,从中挖掘出大学校园小说的当代意义、审美价值、现实反思,尤其是探讨大学校园存在的问题,在解构的同时,也要努力建构当下大学校园新的文化风貌。
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术积淀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可见学术积淀在一所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是目前的大学校园的学术积淀却变了味,学人变得越发浮躁,校园文化品位越发下跌,学术的创造变为滥造。如此现象在大学校园小说创作中,尤其是近些年来面世的重要小说中得到酣畅淋漓的呈现。如汤吉夫的《大学纪事》、老悟的《教授变形记》、朱志荣的《大学教授》、史生荣的《所谓教授》《大学潜规则》、裴文的《高等学府》等,都有很多篇幅描写到当下大学校园的学术腐败、学术造假、学术泡沫、学术虚胖、学术垃圾等现象。有的大学为了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不择手段地进行权钱交易、弄虚作假,搞学术浮夸;有的为了申报课题,明目张胆地歪门邪道、行贿受贿;有的为了评定职称,更是丑恶不堪,不仅是权钱交易,更有权色交易、权才交易。这哪里还有大学的学术尊严、学术气氛?高等学府成了知识游戏、文化腐败、学术垄断的场所,成了一群不学无术而充当学者权威、教授的滋生地,成了大学知识分子人人争权为官的“官文化”的盛行地。在这物欲横流、官本位、权大于一切的社会背景下,哪里还有传统文化中甘于清贫、静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呢?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学校虚胖的学术现象愈演愈烈,最后定会掏空高等学校的文化内核。
而作家们通过创作,揭示这样的学术虚假现象,意在引起大学人的良心拷问,引起大学管理人的醒悟,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当下该是呼唤大学人学术道德回归的时候了,呼唤大学管理人学术规范的时候了,呼唤全社会有良知的人尊重知识的时候了。一个高校只有勤勤恳恳地建树起学术理论,只有真正瘦身起学术虚胖,扎扎实实地积淀起学术功力,认认真真地尊重起学术尊严,才能凝聚起核心竞争力,彰显创造力,提升高校整体的文化品位。
我国高校目前政学不分是导致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鉴于高校目前的管理体制和人才评价机制,“不学有术”的人大行其道,他们无大的学问,一门心思研究权术,因为权能生学。他们往往是高校的管理者,从高层到中层,以行政权力取代了学术权威,如《大学纪事》中的校长何季洲,从一个中层干部提升为一所合并之后的H大学校长,不注重学校内涵的建设和发展,却整天忙于权术、公关,以虚夸的心理突击申报博士点,不切实际地想当然。还有一些领导,不学无术,通过行政权力卡那些有学问者,甚至明目张胆地在学术研究者的前面署上自己的大名,有的干脆将别人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甚至剽窃篡改。这样的新闻通过媒体曝光的例子还少么?目前学术造假、学术泡沫、学术腐败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甚至一些知名学者也被爆出抄袭的丑闻。要想遏制学术腐败必须推进学术体制和人才评价体制的改革,实行政学分开。不以行政权力取代学术权威,才是中国大学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正如裴文在《高等学府》中借吴戈畅之口说道:“高校之内,经常有红头文件,教学、科研绝对的行政化,按照教育常理,这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政统是政统,学统是学统,怎么能混为一谈呢?不是有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吗,高校怎么可以如此行政化?如此官宦化?”
我国高校目前的学术纪律松弛,学术规范建设滞后。在《所谓大学》等作品里,作者极尽笔墨描写了当代知识分子的急功近利、钻营投机的市侩嘴脸。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他们大多变得浮躁了,而“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人少了。现实社会也的确是这样。为了某个课题、某个各级各类的项目,大学人丢下知识分子的身架,非常市侩地公关行贿。因为课题、项目意味着钱财。不管理论能否联系实际,该不该列入选题,只要“公关”得好就可以拿下。因人设题,因人选项目。课题项目成了某些人的生财之道,哪里还有学术研究的“正经”?为了名利,不惜丢掉知识分子的人格,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著作不“著”,论文无“论”,官话加上套话,老话加上大话,土剽窃加洋抄袭,没有一句自己的独到见解,用土剽窃来糊弄洋人,用洋抄袭来吓唬国人。读者认为论文无用,作者却孤芳自赏,自吹自擂。这样的“学术”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深化、不利于学术气氛的净化、不利于学术环境的纯化、不利于学术竞争的优化。所以,学术研究者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强化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纪律,自觉强调学术规范,自觉抵制学术腐败,倡导研究者自己弘扬“立言”意识,实际上是在强化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意识,确认学术研究的目的是要揭示事物和人类生活的真理,是要表达对天地、人生领悟的大智慧,而不是仅仅作为谋取衣食的手段。在学术纪律的约束下,注重“立言”意识的人慢慢就会多起来。他们真正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明察独悟,著书立说。追求精品意识的人也就会慢慢多起来,学术纪律就会更严肃起来。那种数量追求的冲动、学术成果的泡沫现象,自然难觅踪影。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术考评机制和标准是重量轻质,从整体上看,高校重规模,在学术上采取量化管理。比如申报博士点要多少科研成果的硬性指标,一个高校教师申报职称要在什么刊物上发表多少篇论文,等等。这样的量化管理模式,在道德底线下降的目前社会里,它是滋生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的条件。可以这样说,目前的学术不正之风,很多不是学者的责任,而是被体制逼出来的。所以,改变对学术成果以数量认定为质量认定的机制和标准应是当务之急。要让学人有一种强烈的精品意识,去对待学问,对待研究。
事实上,只要考评体制和标准对头,你想让高校教师不去精深研究都不可能。高校教师从事学术研究首先是从培养人才着眼的,而不是单纯为了在学术史上“流芳百世”。在中国目前的高校,不仅博士生、硕士生,就是本科生也是要求做毕业论文的,从长远来看,任何领域的学术问题,如果没有学生尽早地积极参与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繁荣。因为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活动,能够使他们对科学基本问题有一些认识和理解,培养其敏锐的心智和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创新活动做准备。那么,导师们不做学术论文,不搞学术研究,又怎么能够指导好学生的学术研究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呢?“学术是自觉、系统和专门化的思想与智慧生产的活动及其成果,学术传统则是历史的形成并加以传承的、独特而稳定的专业性治学方式与叙事方式,是一个文明的精神文化生产的规范体系。一个民族的勃兴离开了学术繁荣是不可想象的。而学术的繁荣离开了成熟的、独具特色的学术传统也是不可想象的。”②那么,高校作为一个民族学术繁荣的集中担当地,有责任反省目前存在的学术问题,规避学术偏差,整治学术腐败,重建学术传统,建立学术规范,建树学术理论,引领学术发展,是当代学界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当代学人不可逃避的责任。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所谓大师不仅是指德高望重的学坛泰斗,更是指流淌于他们血脉之中的大学精神、大学魂魄。以新时期为例,“经过对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粹主义思潮(工农兵管理大学)的沉痛反思,新时期以来精英知识分子达成的一致共识是:大学精神、大学灵魂是自主自律,是启蒙大众,是对权力和金钱说‘不’,特别是不趋炎附势,有自己的独立品格,对现实持深刻的批判精神。”③我们以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多少年来大学得以持续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是一个大学的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灵魂,更是支撑起学界的脊梁。大学精神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凝聚和鼓励作用、熏陶和感染作用,所以,过去一直为大学人所重视。
然而在政治动荡、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现代大学精神迷失了自我;消费文化及其商业逻辑不再“魅化”大学,大量大众消费文化明星如金庸、牛群、赵本山、成龙、唐国强、周星驰、李宇春等进军精英文化殿堂——大学。大学精神迅速地被改写。在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楼越建越高,大师却越来越少,大学人却道德滑坡,出现了种种困惑和迷失,出现了急功近利和拜金主义倾向。与传统相比,目前大学里不少老师身份陷入危机,可谓亦官亦商亦学者。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精神危机是一个凸显的问题,表现在大学精神失落、信仰迷失、生活空虚、价值失落、人格扭曲,普遍存在疏远传统、淡漠经典、藐视崇高、趋利轻义、害怕吃苦、追求享乐等现象。身体走得太快,灵魂便不易跟上,行尸走肉也就在所难免。因此,改变这种现状,已成为大学、大学人刻不容缓、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必须召唤大学精神的回归,重建大学精神,重塑大学人的信念。
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精髓和灵魂。大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着力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学的发展需要大学精神的维系。邮亭的“北大三部曲”便是以不同的生活故事来构建北大精神。三部曲之一的《北大先生》更是将北大百年来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光辉传统融入众多先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小见大,立象尽意,于平凡处听惊雷。于是乎,悬浮于上层建筑上端的抽象精神就切实可触了;于是乎,北大精神昭昭兮未央。然而北大是常为新的。这就注定北大精神在保持内核稳定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发展。这不仅是北大面向世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更是时代对大学精神的召唤。
大学精神之凝炼,大师无疑最是关键。昔日北大未名湖畔的季、金、邓、张四老,清华园的四大导师,都已故去,后之来者再也无缘目睹他们当年的风采,不禁引人扼腕,甚至发出大师已死的叹息。是的,当下的高等学府已经很难找到可以与先贤比肩的大师。这不禁令人困惑,时代在进步,为何大师却在“退步”?《大学潜规则》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校园中教师资源配置失衡、贫富分化严重、阶层壁垒森严。富有而有权者,科研经费充足却中饱私囊;困顿者苦求经费却投门无路。国家每年拨出的大量科研经费究竟有多少真正用在了科研上?作者表示了深刻的怀疑和深沉的忧虑。如是,科研不兴何以出大师;如是,大师不出何以兴大学?
(1)人格完善
扫描新时期大学校园小说创作,绝大部分作品反映了当下大学人的人格残缺,包括自然人格和文化人格。《教授变形记》极露骨地表现了人文社会科学部的主任皇甫钟贤的私欲,迷恋女色,人性被严重地扭曲。《大学纪事》极有深度地写出了新任校长何季洲上台后不是务实地管理和领导学校,而是大搞“教育大跃进”。在精通权术、拉帮结派、排除异己、蒙上坑下、制造虚假繁荣等方面,他却自有无师自通的天赋。在陈冬至副校长被法办,盛霖副校长被泼污,卢放飞主任被冷冻,海伦娜教师被逼走以后,何季洲登上了他校长事业的顶峰,当他在不明白真相的师生的欢呼声中举起庆功酒杯的时候,作者和读者都明白,这样的人物已经离更高的提升、更大的权力不远了。然而人们却不能不思索,一个颇具欺骗性的个人野心家,一个没有国家民族信念的政客,一个善于利用财势和人性弱点的专制魔王,一个文化人格极度残缺的“当代英雄”,却能大行其道,究竟是谁病了?是社会,是时代,还是它们的人民呢?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们的人格残缺,正如上面所述,也不是个案问题了,如大学生自杀与他杀的现象频频发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现实,再不进行大学人的人格拯救、人格重塑、人格完善,其现实后果不堪设想。
(2)道德规范
在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的今天,大学校园不再平静了。欲望的横流一波一波地冲击,校园生活变得复杂混乱起来。从学术的腐败、成果的剽窃,到教师们经商、拜官,大家都在为名利奔走,为名利所困,为名利所累,在名利的围城里早已失去了大学知识分子的清纯和矜持。他们的精神失落了,道德沦丧了,身份危机了,心理扭曲了,行为失常了。他们白天教授,晚上禽兽。正如《所谓大学》勾画出来的一幅当今大学校园生活的全景图画,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为此,我们强烈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教学、关怀教师、关注教育。从宏观上创造教师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从微观上强化教师自身的修养,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这样的话,教师方可为人师表。在当代,教师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其道德与知识水平、教学能力的完美统一上。学生只有宗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好的教师,可以通过他自身榜样的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魅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教师的道德、人格愈来愈成为新时代教师的一张王牌。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该首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是学生学会如何做人的表率。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影响力,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的作用。
(3)价值取向
无论是从张抗抗的《夏》、喻杉的《女大学生宿舍》到孙睿的《草样年华》等小说文本反映出的大学校园,还是现实的大学校园,都可以看到令人揪心的现象,那就是大学生群体大多存在价值观失落或者弱化的现象。首先表现在理想信念的缺失。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与此同时,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事实说明目前的大学生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如果是在二十年前,你问一个北大学生的抱负,他一定会回答你:‘我将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终生。’如果你问十年前的北大学子,他会回答:‘我将成立中国的微软公司,一定会超过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今天的北大学子其抱负却转变为尽早拥有自己在北京的房子,有网友在猫扑网发帖,称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直言在高房价下学子的理想因现实的压迫而沦陷。”④北大学子是这样,那么其他高校的学子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大学教师也同样存在道德滑坡、拜金主义、人格扭曲等等问题。这些就是人们所说的人文精神的现实危机。所谓人文精神,如学者所云:“包括两个方面:对人的现实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理想的文明状态的追求。前者体现现实关怀精神,后者体现终极关怀精神。”⑤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是人文精神的承载者,人文精神的危机实际上是知识分子自身价值的危机。“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心态怂恿下,社会上出现了顽主式的潇洒:纵欲拜金;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权钱交易;人性沦丧,冒险投机。人文精神的失落,使人敢于牺牲道德精神为金钱而活着。”⑥这样的景象着实令人堪忧。所以,强烈呼吁人文精神的重建势在必行。
其次,是恋爱观的迷失。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生存空间等原因的影响,对文艺作品、影视、互联网不够健康的信息缺乏抵御的能力,导致他们的恋爱观混乱,人生价值观失衡。对于大学生价值取向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要借助于教学、讲座、班会、舆论等方式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提升美学情趣,摆正价值定位。因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对于现代化建设来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当下大学校园小说对于校园丑恶的挖掘,对潜规则的揭露,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触碰到了校园的生存境况。但诸如自杀、犯罪等直击生命本身的敏感话题则鲜有提及。这似乎显示出当下大学校园小说题材选择的局限和直面生存勇气的不足。
借用生物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全面考察。和谐、自然是这一生态系统的最理想状态。然而,无论是文本中的大学校园还是现实中的大学校园,生态系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突出表现在生存意识的淡漠。以《草样年华》为例,小说中的邱飞、周舟等学生,酗酒、逃课、作弊,他们以调侃的心态戏弄校园,以游戏的方式处理人生。他们从大学校园中“逃离”而无所归属,似乎只有在一次次的叛逆中才能产生快感,只有在一次次激烈的做爱中才能找到身体的归宿。这是后现代的游戏。但游戏背后是生存境遇的危机——他们用叛逆、用醉酒、用做爱,企图为自己的存在建构起合法性,却最终归于幻灭;企图以反大学的姿态,在戏弄中获得超越,但最终跌落到更深的现实泥潭。
这并不是文本的夸张。事实上,生存意识淡薄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时代新人,不知生命意义何在?不知大学何为?在“十七岁开始苍老”的呼号中,大学生们肆意地挥霍自己的青春,但最终归于寂寞。“寂寞”是近一两年来校园的高频词汇,其使用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如“哥做的不是题,是寂寞”、“哥考的不是试,是寂寞”等,进而有数量庞大的“寂寞党”的产生,于是“寂寞”吞噬了整个校园。在看似自嘲的游戏里,“寂寞”消解掉了青年学生心中的国家、民族想象,消解掉了竞争的压力,消解掉了远大的抱负,也消解掉了存在本身。于是,“存在”变成了“寂寞”这一荒诞命题;于是,“寂寞”温室中的大学生心理脆弱、扭曲,不堪一击。
当下大学校园小说,虽然从不同层面,比如学术造假、不学无术、精神危机、社会就业困难、学无所用、竞争压力大等方面弱化了学习作用、淡化了学习氛围,但力度还远远不够。由于各种原因,作家们似乎在有意逃离“学习”这个问题,普遍显示出没有兴趣,而将目光和笔墨集中于校园的权力斗争和情爱叙事。于是,大学校园小说向着言情化发展,甚而有晚清“黑幕小说”的回声。作家们创作的用意在于警示社会,而不是抹黑社会。文本与现实的差异中我们看到了理应作为大学校园主旋律的“学习”的游离。出于对学习的调侃甚至嘲讽,《孔雀东南飞》中的“自挂东南枝”(以“自挂东南枝”之“挂”谐音“挂科”之“挂”,于游戏的调侃中消解学习、考试的严肃。)一句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迅速走红,成为校园流行语。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同样有不少作家直面学习本身,从积极层面描写当代大学校园的老师和学生勤奋好学的一面,如秦文君的《大一女生》,它是喻杉《女大学生宿舍》的延续。主人公菱子,特殊的身世、特别的经历、特异的个性,震撼了读者。菱子出生在浙江的水乡。“在我出生前,父亲死了,在我出生的第二天,母亲也死了。”“我一直跟着祖母生活着,但她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她。”家里贫穷到只能靠年迈的祖母卖香纸、香烛维持。高考时,由于银行行长做了手脚,菱子“超过了分数线几分,但没录取”。因此,菱子不得不进了补习班。在没有疼爱、缺少关爱的境遇中,形成了她的自卑但不自弃,贫穷但不贫弱,自立自尊,坚强倔强的性格。经过痛苦的复读,菱子终于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南方一所外国语学院。入学以后,为了饭菜票,菱子打工做“牛奶使者”。在学习上,她勤奋好学,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书法、篆刻,参加学校广播站工作。菱子在性格层面上求真,在学业层面上求深,在自我发展上求全,在价值层面上求善,在理想层面上求远。这是当下全新的女大学生形象,对身在大学校园的广大学子来说,具有启示、警示的作用。
大师固然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所在,但有人无物,也成不了大学。物乃大学之形,人乃大学之神,神形须得兼备。由此可见,物质文化作为校园精神文化的固化,同样是大学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任何一所高校校园都呈现出独特的构思设计和美学思考及其治学的人文透视。新时期大学校园小说的好多作品,如《女大学生宿舍》的武汉某大学,《大学纪事》的H大,《大学教授》的北越大学,《高等学府》的东方大学,“北大三部曲”的北京大学,《中戏女生》的中央戏剧学院,《所谓大学》的奇才大学,《教授变形记》的锦海大学,《你好,教授》的北京B大学,《大学无故事》的北京某大学,《草样年华》的北某大,李师江《中文系》中的北京某大学,等等。他们或集中描写或散落在字里行间,再现出独具个性的校园建筑设计、布局安排、亭台楼阁和湖光塔影。在这些文本的描写中我们隐隐可以见到现实大学校园的影子——这里面很有可能暗含了作家的深远寄托,或是赞美,或是讽刺。
如果说大师是大学精神的活的承载,那么大学校园的建筑、雕塑、风景等物质条件便是大学精神的凝固。大师的生命可以远去,但是大师的精神却蕴含在建筑、雕塑之中得以延续、永生。它们散落在校园里,静静地给后来者讲述曾经的故事。以北京大学为例,且不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塑,也不说著名的历史遗迹,单是燕南园——冰心、王力等老先生居住过的老屋、园子,行走其间,便足以勾起无限遐思,给人震颤心肺的力量。耳濡目染,时间久了,外在的精神震撼便会内化为个体的心灵感悟。这是一种出色的文化资源的借用,这也是物质对精神的强大召唤。然而令人叹惋的是,这样的古老建筑正一点点减少。昔日的朗润园、镜春园,早已残破不堪,拆迁以备他用。其中虽然会有各种原因和各种无奈,但青砖青瓦消逝的不争事实却警醒我们校园文化底蕴的流失。不仅北大一所高校面临这样的危机,全国各大高校都在面临。我们有必要为青砖青瓦留下一块生存的空间。与其仿修重建,不如抢救维护。为后来者保留一块瞻仰、追思之所,让他们于静穆的站立中汲取榜样的力量,感悟校园文化底蕴的深邃、悠远、精湛。
综上所述,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学校园小说中反映出的大学弊病很多,如童大焕所言:“今日之大学在行政化泛滥下,越来越远离教书育人的本质,大学扩招成为单纯服务于短期社会经济目标的工具,大学的招生方式和标准也被迫让位于户籍、各种行政力量主导的加分政策等,大学的独立性日渐丧失。”⑦又如张鸣说的:“大学变相卖文凭,明知道给不了人家任何学问,却一面给有权有钱者送上硕士博士学位,一面向社会兜售函授文凭。现在又加上了大办所谓的三本班,等于给那些高考根本不合格的人滥发文凭,还有跟国外不良大学的合作办学,借国人对外国文凭的迷信,对高考落榜生收取高额学费,中外结合,联手坑人。”⑧等等。所以,上文论及当下大学校园的弊端还只是冰山一角,但就是这冰山一角亦足以令人震惊。现实中的大学人在面临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生存困境等大学弊病时,必须觉醒而有所改悔、清醒而有所改变、惊醒而有所改造、警醒而有所改革。大学须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着力建树,而落脚点和归宿点当是大学精神的回归与重建。只有这样,在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当代,大学才能挡得住各种压力,抵得住各种诱惑,保持坚守、独立、自由的姿态,大学才能真正成其为“大”学。大学人只有秉持学人的文化人格,提升学人的文化品位,坚守学人的文化良知,拥有学人的学术道德,大学人才能真正成其为大学“人”。
① 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曹文轩经典作品》,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 孙美堂:《重建中国学术传统之我见》,《学术界》2006年第4期。
③ 陶东风、和磊:《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④ 泰山虎:《“80后”的爹妈》,《特别文摘》2011年第2期。
⑤ 崔志远:《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1页。
⑥ 王岳川:《文化衰颓中的话语错位现象》,《山西发展导报》1994年7月1日版。
⑦ 童大焕:《先有校长,然后才有大学》,《读者文摘》2009年第1期。
⑧ 张鸣:《中日文化另类对比》,《海外文摘》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