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认我们时代的大师

2011-08-15 00:42天津
名作欣赏 2011年22期
关键词:范曾曼德尔合唱队

/[天津]朵 渔

作 者:朵渔,诗人。《名作欣赏》杂志文化观察员,现居天津。

邮 箱:tjduoyu@sina.com

前不久,著名画家范曾状告艺术批评家郭庆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判决书说:郭文通篇用“才能平平”、“逞能”、“炫才露己”、“虚伪”等贬损性语言,对范曾的诗、书、画及其人格进行评价,造成其社会评价的降低及精神痛苦。判决郭庆“在十日内向范曾书面道歉并赔偿七万元”。

判决一出,立即引来争议无数。有人哀叹“看来以后艺术批评可以休矣”,有人抱怨“评论家们要记着啊,大师伤不起”!著名法学家贺卫方更是直陈:“据我所知,范曾的名誉至少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就很低,这是源远流长和举世公认的,跟郭文的影响毫无关联。”(@贺卫方)

范曾也许会打赢一场“名誉权”官司,但注定难以挽回名誉,因为对艺术的判决,从来不是依靠法律进行的。有人说他画风“开创一个时代”,也有人说他的画“不过是连环画的放大”。李敖更是一贯的尖酸刻薄:“范曾人品有问题,当属可信。他的画,乍看不错,但看多了,千篇一律。他的字,做作讨厌,账房的毛笔字而已。”(李敖:《评范曾》)判决一出,汹汹网议也是一边倒地指责范曾“大德有亏”,比如他与恩师沈从文的过节(范曾的老师沈从文曾说,“文革”时写大字报“揭发我最多的是范曾”,“过去老话说,十大罪状已够致人于死地,范曾一下子竟写出几百条”。沈从文:《读范曾揭发大字报有感》),他的去国与回国,他的“流水线作画法”等等。范先生似乎有些百口莫辩了。靠打官司,能堵住众人嘴么?

中国有句老话:文人无行。文人做出点出格的事,也容易被人原谅。只要其“大德不亏”,“私德之污”也可解读为“个性”。英国人保罗·约翰逊曾写了一本书《知识分子》,专揭一些大知识分子的“私德”。比如,他说罗素很财迷,把自己的一笔笔收入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放在贴身口袋里,心绪不佳时就掏出来看看,称之为最有益的消遣。说萨特“一心成为他所仰慕的女子芬芳的闺房里的中心人物”,并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帮助下,勾引了好些十六七岁的女学生。说托尔斯泰的“博爱”只是一种表演,事实上他从未爱过一个具体的人,等等。读过此书,不禁心中懔然。暗想,如果老托活在当下微博时代,他会不会在没有写出《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巨著之前,就被口水活活淹死?

公德与私德,向来难断,扯不清的事先搁置一边。本文感兴趣的,是范曾老先生头上那顶“大师”的帽子。范老顶着“大师”的帽子已久,他到底是不是大师?如何辨认我们时代的大师?在一个口水淹死大师的时代,如何不误伤我们“时代的大师”,不做“乌合之众”的一员,同时又不被形形色色的“伪大师”所欺骗?

这是一个“推倒大师”的时代,更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这样的结论未免过于虚无。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大师,每个大师也都活在他自己的时代。只不过是,大师多为后世指认,只有时间才可以将一个真正的大师充分经典化。也就是说,大多数“活着的大师”是隐而不彰的,就像深海里的大鱼。但他们毕竟存在,哪怕只是一个传说。

前不久,在新浪微博看到一则段子:当代最著名的小提琴家Joshua Bell,用价值三百五十万美金的一把琴,在华盛顿DC地铁站L’Enfant Plaza 的入口处,连续演奏了四十五分钟。他一曲曲地拉,从巴赫、舒伯特、Manuel Ponce、Massenet,最后又拉回巴赫,最终却只有七个人停下来听,结束时也没有掌声。而两天前他在波士顿歌剧院的专场演奏,门票百元,却一票难求。(@远牧师)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还是我们的耳朵出了问题?也许都不是。只是大师站错了地方。在一个需要背景、平台、象征资本确认身份的时代,仅靠人们的耳朵就能辨认出“时代的大师”,的确有些不现实。Joshua Bell做这件事本身就有些“行为艺术”的味道,他至少揭示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大师,既要承受得起万众瞩目的尊荣,也要承受得起无人问津的落寞。

著名翻译家罗念生,就是一条深海里的鱼。他在物质匮乏、政治空间逼仄、个人自由和尊严亦得不到尊重的最艰难的岁月里,几乎翻译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全部传世作品,成为暗夜里的持灯人。每晚,老人伏案的身影映在窗户上,引起孩子们的好奇。有一次,他们联合起来,向里面大声齐呼“书呆子,书呆子”,老人才离开书桌,笑着向孩子们招手。老人耳背,怕有人敲门自己听不见,于是在门上贴了张纸条:“有事请敲窗户。”这让我想起了西哲伊拉莫斯,哪怕他已被当世承认,哪怕他已抵达声誉的顶峰。每天傍晚,他照例要拉上窗帘,独自读经。

能够在自己的时代“默默者存”的大师,已属幸运。事实上,大多数“时代的大师”都是很难见容于时代的。因为他们往往走在时代的前面,与时代拉开了很长的距离,属于少数“特立独行”者。因此,在一个“铁的时代”,打倒一个大师简直轻而易举,因为附加在“大师”身上的枷锁实在太多了。“政治正确”是一根棍子,“生活作风”是一根棍子,甚至一句梦话、私语都可以入罪。

1987年,在中国访问的《纽约客》记者Peter Hessler在河南安阳考古图书馆里,见到一本书《美帝国主义劫掠我国殷周铜器图录》。他发现这本出版于1962年的书上没有作者署名。他询问工作人员是否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工作人员回答道:“陈梦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陈梦家还活着吗?”Peter接着问。“他早在‘文革’中就自杀了。”“这里还有谁认识陈梦家?”工作人员让他去找老杨。老杨告诉这位“纽约客”,陈梦家的这本书是作者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时写的,而待出版的时候他已经是“右派分子”,人民的敌人了,所以不能署名。“文革”开始后,陈梦家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被批斗,还曾因为“男女关系生活作风”问题挨批,最后服药自杀。什么是“男女关系生活作风问题”?老美不懂。“意思就是,你和一个不是太太的女人有关系。”老杨说。

1934年5月,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因一首讽刺斯大林的诗而被捕,并被流放到了北乌拉尔地区卡马河上游的一个小镇上。没有了自由、生活、亲人和诗神,绝望中的曼德尔施塔姆企图跳楼自杀,但仅仅摔断了胳膊。斯大林闻知此事后,进行了过问。他问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塔姆到底“是不是大师”?帕斯捷尔纳克只是含糊其辞地说:“这无济于事。”这其中的潜台词是,无论曼德尔施塔姆是不是大师,他的命运都不会有什么不同,最终还是会悲惨地死去。因为在一个高度集权、意识形态一元化的时代,任何溢出合唱队的声音都会被取消。正如曼德尔施塔姆的后辈布罗茨基所言:“其声音愈是清晰,便愈显得不和谐。没有合唱队喜欢这种声音,美学上的孤立需要肉体的容积。当一个人创建了自己的世界,他便成了一个异体,将面对袭向他的各种法则:万有引力、压迫、抵制和消灭。” (《文明的孩子》)

至此,我列举了三种“时代的大师”:取消了背景、身份和象征资本的芸芸众生中的大师,“默默者存”的深海里的鱼,以及溢出合唱队的“特立独行者”。第一种大师最易辨认,也最易蒙混。在一个金钱衡量一切的社会,“大师”的帽子随时有被贱卖的可能,尤其是在“说不清”的艺术领域。在一个金钱与大师的帽子互撑门面的浮华市场里,当可以量化的银子成为衡量“大师”的唯一标准时,这样的大师最易忽悠和造假。因为人们看重的不再是“大师”的精神含量和人文价值,而是通过“大师”这个帽子所产生的利润。而选择做一条“深海里的鱼”,不仅需要天大的定力,更需要“向死而生”的勇气。你所做的一切,可能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会有多大的价值,更遑论让他人去承认。“无人会,登临意”,寂寞深处,只能让创造的价值自然沉淀。我所钦佩的,自然是第三种大师。他可能会被口水淹没,会被合唱队取消,甚至在当世永远都得不到一顶“大师”的帽子,但他是真正的大师,因为他清晰、有力、不妥协。

猜你喜欢
范曾曼德尔合唱队
范曾,狂人作画醇如酒
洋葱合唱队
曼德尔卜利特 以色列总检察长提交对总理起诉书
中14次彩票头奖的数学天才
曼德尔施塔姆:浪漫情怀和北漂诗魂
洋葱合唱队
论合唱队的指挥
范曾和朱军的莫逆之交
一共几只猫
曼德尔森遇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