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2011-08-15 00:42陈海燕菏泽学院中文系山东菏泽274015
名作欣赏 2011年33期
关键词:纳博科洛丽塔苏童

⊙陈海燕[菏泽学院中文系, 山东 菏泽 274015]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后发表的一部重要作品。《洛》从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被译介到中国内陆,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洛》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对中国当代文学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对《洛》在中国的译介状况予以梳理;对其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和评估;对其于当代文学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一、译介 在中国大陆,《洛》的译介开始于1989年。在1989年,漓江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海天出版社等不约而同地推出了不同翻译者的《洛》。这一年也被称为“洛丽塔年”。

1989年漓江出版社率先推出了由黄建人翻译的《洛丽塔——鳏夫忏悔录》,字数约为二十三万字,第一版印刷五万三千册;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于晓丹翻译的《洛》,字数约为二十七万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洛》,译者是彭小丰、孔小炯,字数约为二十七万七千字,第一版印刷两万册;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罗丽塔》,由华明、任生名翻译,字数为二十二万八千字,第一版印刷四万册;海天出版社同时推出了麦穗翻译的《罗丽塔》,第一版印刷两万册。一部作品集束式的翻译出版在中国外国文学翻译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经历几十年封闭的中国翻译界,学术界,以及中国文学爱好者对国外优秀书籍研究、阅读的热望和迫切。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迄今,《洛》的中文版(包括同一译者的译本由不同出版社出版和同一出版社推出的不同译者的译本在内),大约有十九种之多(1994年刘励志翻译内蒙古文化出版社版;1995年杨昊成、史伏荣译注译林版;1995年宁戈良翻译中原农民出版社版;1997年九州出版社和时代文艺出版社同时推出了于晓丹、廖世奇合译本《洛》;1999年沈阳出版社于晓丹本;1999年敦煌文艺出版吴宇军翻译本;2000年伊犁人民出版社黄丽萍翻译本;2000年时代文艺出版于、廖合译本;2000年译林出版于晓丹本;2001年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李红兰翻译本;2002年蒙古学出版社推出译者不详的中文版;新疆大学出版社李永翻译本;2003年漓江版于晓丹本;时代文艺出版廖世奇本;译林出版于晓丹《洛》精装本;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周敬翻译本;2004年译林推出于晓丹本典藏本;2005年上海译文社全新推出了主万先生翻译的权威注释版)。

2005年是《洛》出版五十周年。上海译文社也隆重推出了国内首部全译本《洛》。该版采取美国权威注释本为底本,由资深翻译家主万先生翻译,全书字数约为三十五万字,是迄今国内《洛》最具权威的中文本。

在这三十余年里,对《洛》的持续翻译引起国人对这部争议颇大的经典的极大兴趣和强烈关注。《洛》的受众对象越来越广泛,研究越来越深入,影响也日渐深远。这些都要归功于中国翻译家对这部作品付出的辛苦劳动。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这些译本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就以上《洛》中译本相比较来看,字数上存在着明显不同。1989年漓江黄建人本《洛》与2005年译文主万本《洛》的相比,字数竟相差十二万字。即使是同一个译者(于晓丹的三个版本在不同时期出版),字数也有很大出入:1989年江苏文艺出版社于晓丹翻译本为二十七万字;199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时字数为三十万五千;2000年译林出版社出版时为二十六万字。于晓丹本《洛》在2005年译文社版《洛》出版之前,是公认的最权威最通行的版本,但是依然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原因何在?

我们还发现,我国首部全译本《洛》问世之前的各个中译本,在翻译、编辑、出版过程中,内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删减。如漓江版删掉了部分“色情”内容。另有译者在译本中加入了原著中根本不存在的色情描写。而关于《洛》内容的注释更是不完整甚至是被任意删除,这在于晓丹的三个不同时期的版本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2005年的全译本《洛》字数达到三十五万字之多,它补齐了此前遭删节和遗漏的段落,而且增补了将近九百条阐释性的注释,可以说,这是目前最具权威也最忠实原著的版本。

发现《洛》不同中文译本字数差异不是我们的目的,而关注这些差异的原因及其背后折射的问题才是我们的重点。当然,这里涉及到一种异域文化语境对另一文化语境文本误读的问题。翻译家在选择翻译文本时,他要考虑所在国文化读者的接受习惯。但同时,这也涉及到翻译家的翻译态度问题。一个外国作家的研究与有关该作家的翻译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互动关系,像纳博科夫这样博学的语言天才、文体大师尤其需要高水平翻译家严肃认真的译介工作,但中国译者的翻译水平却明显地参差不齐,翻译态度也缺乏严谨。

现以主万先生上海译文本、于晓丹漓江本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版为例来看一下当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讹之处。现以《LOLITA》(Nabakov.V.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为底本,作一粗疏的对照。在英文本《洛丽塔》的“前言”第3页中,例1:英文单词“cousin”,在漓江版于本中翻译为“表兄”;河北人民出版社华明本中翻译为“侄子”;译文版主万本翻译为“表兄”。例2:“Do the Senses make Senses?”依次翻译为“意思有意思吗?”“;感觉制造感觉吗?”“;理性有意义吗”。例3“:still subsisted”依次翻译为“残留”;“树立”;“继续出现在”。再如第19页“a law-abiding poltroon”分别翻译为“一个法律禁止的懦夫”;“守法的胆小鬼”“;一个守法的胆小鬼”。从以上所举几例,我们即可感知翻译中的问题了。纳博科夫追求忠于原著的注释式的翻译,他对此十分认真严谨。与纳氏的严谨相比,中国一些译者的翻译态度可以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由此看来,要真正提高中国纳博科夫的研究水平,必须首先在翻译上重新投入大量的精力,培养高素质的翻译家队伍。

二、研究 自1989年《洛》中译本在中国大量出版以来,中国就上演了如西方一样的“洛丽塔热”。1988年,董鼎山先生在《读书》杂志的“西窗漫笔”专栏中发表了一篇名为《洛丽塔42岁了》的文章。时至今日,中国人对《洛》的研究已经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笔者根据读秀学术搜索统计:1980—1989年共四篇有关《洛》的研究文章;1990—1999年有十七篇;2000—2009年有二百四十七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1980—1989年为一篇;1990—1999年有六篇;2000—2009年有二十六篇。以《洛》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有一篇;2000年有一篇;2001年有一篇;2002年有五篇;2003年为两篇;2004年为三篇;2005年为九篇;2006年为十篇;2007年为八篇;另有三篇无年限可考。

据以上不完全统计的数字,我们即可看出这三十年国内《洛》的研究情况。大致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1.研究论文数量在逐年增多,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

2.为国内核心期刊所发表和收录的论文逐年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水平的提高。

3.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当做专题来研究,研究在不断地深入。

对任何一种新事物的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洛》在中国内陆的接受亦是如此。最初多是对《洛》的评介性和感性的阅读,往往局限在少数的学者和翻译家范围内。后来随着中文本的不断翻译,作品受到越来越多的作家、学者、普通读者的关注,影响不断扩大,研究不断深入。笔者现以国内有关《洛》的硕士论文为研究基点,粗略地窥测和综述一下中国学者对《洛》的研究情况。

正如本部分首段提及,根据读秀学术搜索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洛》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总共四十三篇。笔者粗疏地对这四十三篇文章进行了分析、梳理,发现国内对《洛》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

1.从纳博科夫的创作理念方面入手解读《洛》的硕士论文主要有:张琼的《从可读性至可写性的审美狂喜:V.纳博科夫〈洛〉启示》;林咏的《〈洛〉:纳博科夫美学观与艺术观的寓言阐释》;杨天娇的《论〈洛〉的纳博科夫美学观》;余小倩的《论〈洛〉的美学蕴涵》等。

2.从道德、时间等主题方面解读《洛》的人生意蕴。这类硕士论文主要有:杨铁军的《〈洛〉:道德及其相关问题》;鲁晓梅的《〈洛〉及纳博科夫小说的人学意识》;曾澜的《道德、不道德还是非道德:解读〈洛〉》;寇才军的《幻象与碎片——〈洛〉的文化意蕴及文本艺术的分析》;张巧凤的《文学内在价值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以纳博科夫〈洛〉为例》等。

3.从艺术层面对《洛》进行探究。这类硕士论文近十八篇,它们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洛》的后现代主义阐释(近十五篇)。其中:

(1)从总体角度论述《洛》后现代艺术的论文有:谢宛伊的《支离破碎的美丽:论〈洛〉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刘晓娅的《论〈洛〉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吕超的《试析纳博科夫作品〈洛〉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等。

(2)从后现代主义的具体特征,如元虚构性方面解读《洛》的论文近三篇:阳雯的《〈洛〉——关于小说的小说》;李静优的《偶然和无常:纳博科夫的〈洛〉中的混沌》;张秀芬的《从后现代语境中看〈洛〉的“不确定性”特征》。叙事策略方面解读《洛》的论文主要有:尚必武的《解读〈洛〉的叙事进程——一种修辞叙事学视角》;赵莉莎的《〈洛〉的叙事策略研究》等。戏拟手法角度解读《洛》的硕士论文近三篇:朱丽静的《论〈洛〉中戏拟手法的运用》;戴慕蓉的《世界是一个舞台:论〈洛〉的戏剧性》;孙英朋的《论纳博科夫〈洛〉的游戏性》。

除此之外,有些硕士论文则对《洛》的主人公进行解读,如卢爱芝的《艺术庇护下的学者移民——小说〈洛〉中亨伯特的性格分析》;尹平的《人物亨伯特与叙述者亨伯特——解析〈洛〉中的亨伯特》。

当然,笔者对自20世纪80年代至2009年以来有关以《洛》为研究对象的优秀硕士论文的考究还流于浅显,以上所梳理的中国学者对《洛》的研究层次也远远不能涵盖国内人士对《洛》深刻而丰富的多角度解读(流亡、思乡、记忆、梦想、社会讽刺主题……)。笔者只是窥得全豹之一斑而已,但我们还是可以对中国关于《洛》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学者关于《洛》的研究已渐成系统,并且逐步深入,对文本进行了较为全面和中肯的解读。我们必须承认通过中国学者对《洛》的辛勤研究,《洛》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知晓和喜爱。中国学者的研究成绩是不能忽视的。

在我们肯定中国学者研究成绩的同时,也不得不说,中国学者的研究仍然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有些学者的评论有人云亦云之嫌。

三、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人们的思想,也唤醒了人们长期压抑的情感和欲望。当代文学重新回归到“人学”本位。回顾新时期的当代文学史,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到“先锋文学”“女性文学”“新生代小说”等,我们会发现,文学的中心都是“人”“人性和欲望”。表现人性、揭示情的困惑和性的神秘,已经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因“乱伦和色情”的主题受争议而闻名的《洛》则必然容易在那个躁动的年代产生共鸣。

中国当代不少作家都曾读过纳博科夫的《洛》。面对这一富有争议的著作,不同作家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感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看出《洛》给他们的创作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家王朔说:“我喜欢《洛丽塔》,那里面没有社会的震动,全是自己的东西,写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我喜欢这种。”王朔对《洛》的这种认识与他关于自己“写作动机萌动于世俗生活的刺激”的表白是一致的。

作家苏童从那个乱伦的故事中读出了“感人至深的人生磨难”“,亨伯特带着洛丽塔逃离现实,逃离道德,逃离一切……在精神的领域里漂泊流浪……”,这样独特的解读视角很容易使人想到苏童的“逃亡”主题:从《1934年的逃亡》到《逃》等等,这样一个又一个关于逃亡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人生磨难”的叙写。苏童对《洛丽塔》的语言描写也非常欣赏。“作为一个学习写作的文学信徒我所敬畏的是纳博科夫出神入化的语言才能。准确、细致的细节描写,复杂热烈的情感流动,通篇的感觉始终是灼热而迷人,从未有断裂游离之感……当我读到这样的细节描绘总是拍案叫绝:……事实上《洛丽塔》就是以这样的细部描写吸引了我。”他在谈到外国文学对他的影响时,谈得最多的就是外国小说家对他的视觉冲击力和由此引发的他对小说艺术的迷恋。可以说,苏童在对小说艺术的接受上有着鲜明的倾向性。苏童的小说,语言细腻柔美、构思精巧雅致、情节奇幻神秘。从苏童的小说文体风格上,我们不难发现与纳博科夫及《洛》的内在联系。正如作家格非所说:“作家与他的先驱者之间的关系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借鉴或经验、方法上的传承,而是一种更为神秘、隐晦的相类性。”

作家池莉说:“《洛丽塔》写不健康的人和不健康的意识,但是,它是一部好小说。”“好的小说首先应该非常感性,它应该诱惑读者,刺激读者。”池莉对《洛》的认识和解读是非常感性的,她对《洛》的接受仅仅停留于物质的形而下的层面。池莉热衷庸常人生的摹写,缺少深层次的对现代家庭、恋爱、婚姻的生存困境的关怀和关注。

另外,还有一些当代作家表现出对《洛》的欣赏和热爱,诗人于坚认为,“纳博科夫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之一……对于《洛丽塔》这本书,一方面,我觉得他写得很好看,好玩,是一流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好玩而不庸俗,这点尤为可贵”。

作家海男说:“当我翻开《洛丽塔》时……舒缓、忧伤的语言如同慢板的节奏,在我身心中荡漾着。”“这是一部影响我写作和阅读审美的书籍……”

作家叶开说:“第一次接触纳博科夫大概在1990年底或者1991年初。那部小说当然就是纳博科夫鼎鼎大名的长篇《洛丽塔》了。我至今仍牢记着那部小说铿锵悦耳的开头——”

作家格非在《我看〈洛丽塔〉》中说:“《洛丽塔》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纳博科夫对人类普遍的深不可测的灵魂做了一次大胆而谨慎的探险。”

总之,从上述当代作家对《洛》的认识和解读中,我们虽然不能断然判定《洛》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确实的影响,但是,中国当代作家从《洛》中获得了启发,并进而对他们的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1]王朔.我是王朔[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94.

[2]欣赏与摈斥[J].外国文学评论.1989,(04).

[3]苏童.苏童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195-197.

[4]格非.塞壬的歌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60.

[5]池莉.最是妖娆醉人时[J].世界文学.2002,(02):282-288.

[6]纪念纳博科夫专版采访部分http://blog.tianya.cn.

[7]叶开.纳博科夫和写作的乐趣[J].小说界.2000,(01):154.

[8]格非.我看《洛丽塔》[J].文学角.1989,(06):58.

猜你喜欢
纳博科洛丽塔苏童
洛丽塔裙
浅谈苏童小说《刺青时代》中的创伤书写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纳博科夫:归去来兮松菊犹在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国内首次结集出版
被冤枉
《洛丽塔》:薇拉必须在场
苏童:慢一拍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