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补天故事解

2011-08-15 00:42邱丽梅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名作欣赏 2011年29期
关键词:天理女娲宝玉

⊙邱丽梅[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5]

作 者:邱丽梅,文艺学硕士,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红楼梦》、明清思想文化。

欣赏《红楼梦》,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正确解读。据作者自首,这段神话故事,看似荒唐,却深藏旨趣,阅者需解“其中味”,方能对《红楼梦》这部书的思想宗旨了然不惑。

作品开篇即云:

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忽然来了一僧一道,把石头点化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然后携入红尘。《红楼梦》(《石头记》)所记载的就是这块石头历尽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一段故事。

这个神秘的开头寓意何在呢?它与《红楼梦》“大旨谈情”是什么关系呢?对于这个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讨论。归纳起来,大概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女娲补天、抟土造人,高扬女性化育生命的豪情,为闺阁昭传的创作主旨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①;另一种意见认为“所谓补天济世之说,如果剥掉其神秘的外壳,不过是个巧妙的隐喻:天,象征业已走下坡路的封建王朝;石,象征那些甘愿为统治者纳忠效信的‘济世之才’,他们是支持传统社会的柱石。而《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亦即那块不堪入选的顽石),则是个离经叛道、‘不肖无双’的逆子,他的思想和行动和统治者的愿望截然相悖,非但不能补天济世,反而有时不免要拆既存体制的台。这样的危险人物,在统治者眼中,简直是‘祸胎’、‘孽障’、‘混世魔王’,将来可能发展到‘弑父弑君’的地步,自然不堪入选”②。笔者认为后一种意见最为贴近作者本意。本文试做一点补充论证。

一、大荒山无稽崖 女娲炼石补天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之一。传说中女娲的功绩主要有两个,一是炼石补天,二是抟黄土造人。

补天神话首见于《淮南子·览冥训》:

造人的神话详见于汉末应劭《风俗通》: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人也。

就神话的原型意义而言,女娲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雄伟气魄和力量的化身,她不仅创造了人类,还给人类以良好的生存环境。人们一般把女娲视为保卫人类共同利益,建立和维护正常秩序的英雄。然神话在流传与记录中,还包容、积淀了各个时代的文化因子,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讲,流传时代以至记录时代的文化更决定它的性质。上述记录女娲神话故事的《淮南子》《风俗通》都是汉代的思想论著。在汉代,儒家思想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创立、发展,到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经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核心思想,女娲炼石补天与抟土造人的故事,明显反映出儒家的价值观念与等级思想。就是说,当女娲故事被记载下来的时候,已经被纳入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之中了。

在儒家思想文化中,“天”代表什么呢?

首先,“天”是百神之君。儒家思想,源自于周。“天”是周人观念中的至上神。周之前的商人,文化中具有浓重的神本色彩。商人观念中地位最高的神是“帝”或“上帝”,它统率各种自然力,也主宰人间的事务。到周人那里,最高主宰神改叫“天”或“上天”、“昊天”。周王不仅是最高祭司,而且与天有血缘关系,是天的儿子,因而叫周天子。周天子奉了上天之命来管理天下的百姓和土地。周人的这一观念,为皇权的至上性找到了依据,因此进入封建时代,历代帝王都称天子。周人还建立了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以巩固自己的统治,维护“天下”太平。孔子及其后来的继承者在周代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为目的思想,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将这套思想体系称为“天理”。

然而,由于封建制度自身机制的原因,时常会出现“天崩地裂”、“礼坏乐崩”的情况。历代统治者费尽心机,想出各种办法,维护政权的稳定和“天理”的绝对权威。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其所著《中国之问题》一书中,认为中国文化有三大特点,其中之一是治国者为由考试而起的士人。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礼记》则明确地把士子们的人生价值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统治者把先秦儒家的这一思想发挥到极致。从汉代起,政府就开始以“五经”取士。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教育和科举在驯化、造就封建统治所需人才方面,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明初开始,学校教育即以程朱理学为准绳,非四书五经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明成祖还颁降了《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等三部大书,作为天下学校的教本。同时实行“科考必由学校”,在朝廷制定的科举条制中,明经被置于科举之首,程朱学派的四书五经传注,被指定为科场的标准答案。

对于封建士子来说,这种培养、选拔“人才”的制度,不外乎是炼狱,把他们“百炼成钢”。对于统治者来说,这个过程,也就是炼石补天。贾宝玉的父亲极力要宝玉走的就是这样一条人生之路,而宝玉极力要叛离的,也是这样一条人生之路。

宝玉周岁的时候,贾政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结果宝玉只把脂粉钗环抓来,这让贾政十分失望。宝玉要去上学,贾政带话给学里先生:“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雨村之流来府里做客,贾政必叫上宝玉作陪,为的是让他学些为官做宰之道。大观园提对额,宝玉才华出众,贾政内心欢喜,但一想到这个孩子满腹才华不用到正道上而专门在那“淫辞艳赋”上下工夫,就忍不住怒从中生。当发现宝玉在离经叛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能发展成“弑父弑君”时,贾政竟至绝望,下狠心要将其打死。因为有贾母、王夫人等溺爱呵护,贾政对宝玉最终无可奈何,懒得管教,等于放弃了宝玉。

宝钗辈也有时见机劝导,说:“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讲谈讲谈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而宝玉背地里将这类规劝斥为“混账话”,说:“好好的一个清白洁净女儿,也学得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独黛玉不曾劝他立身扬名,所以深爱黛玉。

宝玉骂读书上进的人是“禄蠹”,甚至说“那些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他的理由是“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这番话,不仅宣告宝玉在人生道路和价值观上与“留意孔孟之间,委身经济之道”等正统教义分道扬镳,还对君权天授说进行了婉转的讥讽。对统治者奉为天理的儒家经典,宝玉认为“都是前人自己不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主张除四书外,将别的书都烧了。

在贾府,宝玉是第一个“富贵闲人”,“无事忙”,平日里,他宁可帮女孩子们鼓捣胭脂膏子,也不愿读书谈讲。宝玉最有名的一句痴话就是“我一见了女儿便觉清爽,一见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些言行都说明宝玉誓要与封建主流文化所规定的人生道路彻底决裂的态度。在正统派眼里,这样的年轻人正如《红楼梦》第三回两首《西江月》词所云: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孝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然而,对宝玉的种种劣迹,作者都一一通过肯定的笔调予以呈现。相反,女娲炼石补天的事却被放在了“大荒山无稽崖”(寓荒诞无稽之事)。作者的思想倾向已经不言自明了。

二、青埂峰下 自通灵性

如果说,大荒山无稽崖下女娲炼石补天,寓意为对传统人生道路的否定批判,那么曹雪芹认为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人应该怎样活着?通过作品,曹雪芹让我们体悟到:人必须有情,有情方有灵性,无情便是顽石。这也便是无才补天的顽石被弃青埂(情根)峰下,自经锻炼,通了灵性的思想寓意。

儒家素有重礼轻情的传统。孔子虽然主张礼源乎情,但是他同时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而且,孔子认为,人的最高美德是“仁”,“仁者,人也”,有无“仁”的品性,是人与非人的根本区别。什么是仁呢?“克己复礼为仁。”可见,孔子最终还是认为礼重乎情,礼先乎情。孟子对于礼与性、情的看法更加明确。孟子认为人有四“心”,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它表现为仁、义、礼、智“四端”。所谓“四端”就是指心具有为善的萌芽。“礼,门也。”礼才是屏弃邪恶、发扬善端的门径。《礼记·礼运》篇的说法更加明确:“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人情只是一块田地,只有用圣王的礼乐来耕种它,改造它,方能有所成就。如果“灭天理而存人欲”,则必导致天下大乱。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化性起伪”,也是要以礼义来制约人情。

如果说,先秦儒家对“情”还有所保留,至唐代李翱,则明确提出“性善情恶”论,主张抑情复性。李翱认为成就理想人格的内在根据是性,而迷惑性的是情。情的内容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就像水之性本来清澈,泥沙使本来清澈的水浑浊。久而不动,泥沙自然沉淀,水复清澈。修养的目的在于达到寂然不动的境地,这样虽有情,但情不能戕害性。宋明理学家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而天地之性善,气质之性有恶有善。人的情感欲望属于气质之性,是和“天理”相悖的,“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伦常道德与人的感性自然要求是截然对立的,而伦常道德的崇高也正是在灭绝个体快乐、幸福与利益的自我净化过程中显示出来。在理学家的鼓吹下,以“克己复礼”为宗旨,自觉尊奉礼仪规则,便成为人的道德实践的唯一内容。个体的所谓主体性、独立性在超越一切的绝对——礼的面前,荡然无存。还需特别一提的是,理学家从穷理灭欲的原则出发,对中国传统的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观念做了极大发挥,把礼治秩序对妇女的拘束推向极致。在天理的淫威下,妇女社会地位更加低下,承受生活苦难更加深重,受礼教秩序桎梏也更为深重。

明清之际,“尊情”思潮和个性解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是对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的一种反抗。从阳明学后学中发展出来的一批思想家,要求冲破天理(三纲五常)教条束缚,尊崇自然合理的人性情欲。他们以人之“赤子之心”和“童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受其影响,戏剧家汤显祖,写出了《牡丹亭》,专门彰显一个“情”字,甚至提出了这样尖锐的问题:“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大旨谈情”。而且,曹雪芹对“情”之思考,之深之广之新颖独到,均空前绝后。

贾宝玉是作者塑造的亘古未有之人——情种。他身处“温柔富贵乡,烟柳繁华地”,体味着人情百态。其中有爱情、亲情、友情。有世情,有悲情。有情的温馨,情的欢乐,情的诗意。有情的灾难,情的困境,情的冲突。有真情、纯情、深情。有虚情、伪情、薄情。有情圣、情痴、情烈、情毒……宝玉自己,则是博爱而多情。唯其如此,宝玉人见人爱,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和谐。小说以赞美之笔调,呈现了宝玉对情的尊崇、珍爱、重视、追求、超越。作者借助宝玉的眼、宝玉的心、宝玉的智,在空前广阔、深邃的层面上,展开了情与人性、情与人生、情与人际、情与社会、情与宇宙的关系的思索。

顽石被女娲遗弃,于青埂(情根)峰下,自经锻炼,通了灵性,象征宝玉是以情为本的,他是作者创造出来的理想人物,是重礼轻情、个性缺失的传统主流文化无法造就的新新人类,是通了灵性的真正的人。

《红楼梦》是曹雪芹倾毕生之心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的鸿篇巨制。化用女娲补天的神话作为开篇,定是经过深刻思考和精心谋虑的,其高妙处不止一二。仅从“旨趣”上说,这个开头暗示了《红楼梦》是关于人生的巨制,是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教化以及以补天济世为价值取向的传统人生道路以及一切造成人生悲剧的封建制度、封建观念的否定批判;也是对理想人生的探索、思考、礼赞和讴歌。

人有情根,无情则无灵,无灵则不成其为人。在以“补天”为最高和唯一目标的时代,人被炼成石;在商品经济、金钱至上的今天,人不也正在被严重异化而不自知吗?!

①孙爱玲:《论〈红楼梦〉开篇神话的本真意蕴》,《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9卷第2期,第15页。

②刘梦溪:《陈寅恪与〈红楼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猜你喜欢
天理女娲宝玉
地理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女娲
论宝玉之泪
论哪吒的“肉身成圣”与宝玉的“归彼大荒”
漫谈王阳明的“天理”
女娲造人
她带着前夫生活二十年再婚后前夫瘫痪
女娲补天
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