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读

2011-08-15 00:42:44
名作欣赏 2011年31期
关键词:名作名篇评刊

读者评刊”精选

《名作欣赏》主要发表文学类的鉴赏文章,我觉得也可以把一些理论名篇包括进来,不是那种简单的理论导读,而是声情并茂的解读,也可以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块垒。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后现代、全球化研究及文化研究方面,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等等不拘。由于名作“欣赏”的性质,稿件一定要写得漂亮,要有欣赏性。开辟此类文章专栏的好处是:让《名作欣赏》与当代文化理论思潮接轨,丰富其内容,与时俱进。这种想法源于后现代的“阅读”概念。

——金惠敏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名作欣赏》的忠实读者。我接触《名作欣赏》的时间不长,但却极为欣赏这本杂志。在我看来,它既不同于那些略显单薄的文学读本,又不同于那些过于沉闷的学术刊物,它既有文学、文艺的轻巧,又有文化与学术的端庄、厚重,因而非常适合我的口味。尤其是看到2011年第9期上的“新学期之文学新青年”这一特别策划,更是让我耳目一新。毕竟读到同龄人笔下写出的文章会更感亲切,同时也更加激发了我想要取长补短的愿望。一个专业的鉴赏杂志能够以如此大的篇幅来推介、扶持我们这些年轻人,我觉得是极为难得的,我想这也正是《名作欣赏》能够不断保持活力的原因所在。

——丛 云

首先,上旬刊文章质量很高,很专业。美文与书画艺术的结合更是给这本杂志带来了视觉盛宴般的享受,让人读之似有屡屡清爽怡人扑面而来。杂志以经典著作评析与解读为主,让读者了解一些名篇名家的同时亦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文笔的优美,拉近了读者与刊物的距离。

其次,文章内容充实。如2011年第8期《红楼美婢 (二)——晴雯身份之谜》从各方考证,旁征博引,让文章读来有如深入迷宫复得出路之豁然开朗。另成熟作家的稳定性也显得可贵,如“深度围观”专栏中作家朵渔的每期解析更是让我每每读之有如沐春风之感。

再次,专业性强,覆盖面广。从国外到国内,从古代至现代,更从文学到艺术,包罗万象。刊物版面简洁,风格设计大方。

——西 陆

011年第10期《“煎熬”的历史观:〈張馬丁的第八天〉及其他》这个访谈录做得很好,像类似的访谈文章,我想可以多做一些,既可以让读者及时掌握当代文坛的最新动态,又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创作的细节和作者的所思所想。林贤治的《革命向何处去——辛亥百年反思》,文章相当长,但读起来有味道,将作者对辛亥革命的思考说得非常透彻、清晰,可是以前好像有一两篇关于辛亥革命的文章就不是很好,而且更多的是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历史及文化的反思似乎不够。

——杨 峰

“读者评刊”专用邮箱地址:sxmzxsdzpk@163.com

我们希望:对杂志的意见和建议、对杂志刊发文章的评述等;字数不宜超过三百字。

猜你喜欢
名作名篇评刊
千古名篇有矛盾?
《名作欣赏》创刊四十周年贺词选登
名作欣赏(2022年8期)2022-03-13 06:02:58
重点:名句名篇默写
洪耀作品
画刊(2016年9期)2016-12-06 06:05:47
名作欣赏
传记文学(2015年3期)2015-06-01 09:17:31
厚积薄发,辨境下笔——2015年高考名句名篇默写题综述及备考建议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16
向新闻名作学习说“理”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40:32
《国外修辞学名篇选译》专栏主持人语
当代修辞学(2013年4期)2013-03-22 12:55:04
评刊表
美文(2009年14期)2009-08-31 07:45:16
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