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

2011-08-15 00:42
名作欣赏 2011年31期
关键词:李嘉诚村上春树讲故事

观点

“怎么建立一个良性循环,我觉得就三个词:公平、民主、希望或者叫信仰。没有公平,他就会愤怒,他就会焦虑。我希望全中国人都成为富二代,当所有人成为富二代的时候,财富就没那么重要了。敢真正抛弃财富的人,才是真正富裕的人。当中国人都成为富二代的时候,生活也就静下来。这需要公平,需要规则的公平,需要各方面的公平。第二个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让全社会的信任建立起来。最后一个是信仰或希望,只要有希望、有信仰,人活着就不那么焦虑。”

——央视名嘴白岩松近日在电视访谈中如是说。

这几年创作上的一个趋向是回归故事,让小说回到小说,崇尚故事性的影视业对文学的索取又在助长着这种倾向。这似乎是大势所趋。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小说的基本层面本来就是讲故事。问题在于怎么讲,会讲不会讲。古典名著的讲故事,一是突出人物,二是饱含细节,三是富有文化底蕴,这是它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人是魂,没有被平添几个不朽的文学形象更令人神往的了。世事无论多么新鲜,转眼即逝,唯有人物,可以长期存活。现在的某些小说,故事之内无人物,人物身上无细节,故事之外无意蕴,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个事件过程的空壳子了,作者怎样玩叙述圈套也掩不住贫乏的内质。这自然就谈不上流传与否的问题了。现在讲故事的人和讲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多了,可惜好故事并不多,于是想到,不妨多看看古典名著,或能让人清醒:故事框架里该立个什么人,人的骨头上该长些什么肉,它们一起该撑起多大的审美空间。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指出当下小说创作应该会讲故事,讲好故事。

我们是个习惯于说大话的时代。什么都要大。大制作、大主题、大场景、大时代。而反映我们内心的文学则相当毛糙。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鲜活。不管是官员,还是和尚,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其内心的鲜活都是无与伦比的。可是在假话盛行、面具流行的风气下,我们见不到人的真实内心。

——作家苏北提倡人们应该敞开自己真实的内心。

声音

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有一个基调,那就是他对美国的无限向往。目前的日本社会已经发展到不那么憧憬美国的阶段,所以…… (日本)年轻人已经基本不再读村上春树的书了。

——素有“日本文坛王子”美誉的作家岛田雅彦直言村上春树在日本已经过时。

可能我的战场有一点转换。我发现老跟狗打架也不行,还得找主人。

——李敖解释他为什么决定写批评美国的《审判美国》一书。

很多民间疾苦令人发指,看了以后血压都会升高。

——《朱镕基讲话实录》(一至四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为其中名句。

这是一部收藏了所有鲁迅文字和他的人生经历的全集,至今为止我们能收集到的所有东西都收集进去了,这是几十年来广大社会的一个企盼。

——在《鲁迅大全集》出版座谈会上,鲁迅长孙周令飞难掩激动之情。

今天我们存在的问题再多,都不能跟“文革”的十年相提并论。

——梁晓声阐明他对当下中国的基本态度。

我却一直认为,日常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的价值、观察和感受总是和现实生活铆得很死。我觉得这次“茅奖”评审的价值取向已经做了很大的调整,否则我永远都得不了这个奖。

——毕飞宇将得“茅奖”归功于评奖取向的变化。

谢谢李嘉诚先生使这次奖金提高了,李嘉诚和文学的关系给所有有钱人树立了榜样。谢谢他为有钱人和文学的关系,树立了榜样。

——刘震云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感谢李嘉诚提高奖金。

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授予八十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

猜你喜欢
李嘉诚村上春树讲故事
长大的瞬间
村上春树和他的阳子
李嘉诚发名片
讲故事
李嘉诚的司机
李嘉诚弯腰递名片
村上春树和他的猫
探究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特色
靠自己
听妈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