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得化不开——论梁遇春散文的“孤独式”书写

2011-08-15 00:4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97
名作欣赏 2011年23期
关键词:小品文性格散文

⊙杨 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97]

⊙金春平[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太原 030006]

作 者:杨猛,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金春平,博士,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代随笔的成型和发展,一方面深受中国古代小品文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借鉴和融合了西方随笔的旁征博引、任意而谈等文学元素。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梁遇春,他在借鉴西方随笔文体优势的同时,还汲取了中国古典小品文的感悟式思维,形成了理性淡化而熔铸情绪的文风。和同时期以及之后的随笔散文家相比,梁遇春随笔的显著特色就是重情轻理,流露自我,情感与文字相交融,浓得化不开。

梁遇春散文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我手写我口”,即书写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不盲从权威的观点和时髦的论调。但“梁遇春自然算不得是‘思想型’作家,他的文明批评也没有多么了不起的深,他极少具体地干涉时政,可喜的是他的散文能字字调和、透出一己的人生情调,浓浓的个性化的人生情调,这成为他的文学的精粹。而英国散文那种‘我所描写的是我自己’的品格,也被青年梁遇春牢牢地吸入了魂魄。”①梁遇春的散文充满了热情率真,与林语堂的笑眼和钱锺书的冷眼不同,梁遇春不是站在人生“边上”闲聊一下,而是彻彻底底地来到了人生的“中心”。

梁遇春人生短暂,经历平淡,但可贵的是,他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了随笔当中。《救火队》一文是一首热情激昂的生活颂歌,他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赞美了救火夫大无畏的精神,“在席卷一切的大火中奔走,在快陷下的屋梁上攀援,不顾死生,争为先登的救火夫们安得不打动我们的心弦。”作者的赞叹正来自于其博爱之心、真挚之情。在《“失掉了悲哀”的悲哀》一文中,写到了“我”同十年前老友“青”的相遇,通过“青”的自述和“我”的观察、回忆,细致生动地展示了一个有美好理想的青年,在十年的岁月中如何堕落的过程。这是悲哀颓靡的心境映照,是惨淡至极的人生反观,也暗含了作者的自况与自省。

五四运动以后,“个性解放”的思潮退去,新的形势要求每个作家调整自己的思想,做出何去何从的选择。年轻的梁遇春没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消极地躲在书斋里,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之中。梁遇春脱离了历史发展方向,陷入自我世界不能自拔,这使他的作品思想狭隘,但也因此真诚。正如他自己所说,这些散文是“我自己心里流出,笔下写出的文字”(《破晓》)。在反映自己感情方面,他是同时代其他随笔散文家们所不能比的,“追慕英国式幽默的梁实秋、林语堂等,骨子里总还是一副中国士大夫文人格调,喜欢离开人生谈人生,终究少了一点人生的真意。”②他们圆熟的智慧节制了情感,但也因此在文章中少了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梁遇春的随笔如水一般无拘无束,他叙说救火的情形,会忽然想到要去当一名矫健的救火夫;写到戏子、娼妓、流浪汉,会想到他们身上的人性、爱心和精神世界;当别人在那儿一本正经地探讨人生观的时候,他脑子里却蹦出了“生死观”的命题……这种特立独行,大概正是不安分的青春骚动。显然,这位妙笔生花的少年天才,总是在文学的梦境中想方设法地重塑自我。

从梁遇春的随笔中,我们很容易看到他本人影子,因为他的随笔充满了自我:他不喜欢听老师的讲座,甚至对教授有一种轻蔑。他习惯懒起,因为思维太活跃,还有一套睡懒觉的大道理;他的性格懦弱,怕狗,怕猫,就是不怕人们厌倦的阴雨天。这是根据他的文字虚构出来的作者的影像,但这或许更能反映出一个真实的梁遇春,因为梁遇春在表现自己、塑造自己时所表露的坦白、诚实之美,是同时代作家的散文中所罕见的。率性而为是梁遇春的做文态度。他认为好的文章必然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那在第一时间内打动自己的、让自己激动欣喜的想法或灵感才是文章的精髓所在。

所以,梁遇春“在生存和行为方式上具有‘流浪汉’的气质,是一个道地的‘精神流浪汉’。所有这一切熔铸成他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懒洋洋’的我行我素的散文观。”③正如梁遇春曾这样自我评价:“我喜欢读essay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诗歌也是因为我的情感始终在微温的(Lukewarm)状态里的缘故吧。这样的人老是过着灰色的生活,天天都在‘小人物的忏悔’之中,爱自己,讨厌自己,顾惜自己,憎恶自己,想把自己赶到自己之外,想换一个自己,可又舍不得同没有勇气去掉这个二十几年来形影相依,深夜拥背的自己。”④

梁遇春“自爱”又“自厌”的矛盾性格对他的文学活动产生了很明显的影响:一方面,他“自恋”,把自我封闭起来,很少关心自己之外的社会人生;另一方面,他的“自厌”促使他寻找一个不同于周围实在的世界,这个世界便是文学。在文学的世界里,他找到了一块避难所,他可以肆意妄为。他甚至认定:“只有那班不大同现实接触,住在乡下,过完全象牙塔生活的人,或者他们的心给一个另外的世界锁住,才会做文学的忠实信徒,把文学做一生的唯一目的,始终在这朦胧境里过活,他们的灵魂早已脱离这个世界到他们自己织成的幻境去了。”⑤梁遇春无疑是在用随笔编织自己的理想幻境。

旁征博引是现代随笔的一个特色,无论是钱锺书还是林语堂,其随笔散文中不乏对古今中外经典的引用。梁遇春也不例外,但是他的引用都进行了改造,极少作为自己随笔的观点。梁遇春最崇拜的作家是英国的兰姆,他从兰姆的随笔中借鉴了观察点,但仅仅是借鉴,绝无模仿的痕迹。他的见解时出新意,不落窠臼,又能自圆其说,且都巧妙地变成了自己的观点。

梁遇春认为小品文“并没有俨然排出冠冕堂皇的神气,所以这些漫话絮语很能够分明地将作者的性格烘托出来,小品文的妙处也全在于我们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妙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⑥。梁遇春的散文风格即是他的性格,他的随笔形式随随便便,比如题目,不加修饰,有什么说什么,以至于竟有《这篇是顺笔写去,信口开河,所以没有题目》这样的题目。这样的命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少见的,无怪乎冯至批评“近乎荒唐”⑦。但是在情感的表达上他毫不含糊,要“分明地将作者的性格烘托出来”,使读者能够“从一个具有美好性格的作者眼睛里去看一看人生”。简言之,他用随随便便的形式显示出真真切切的性格。

梁遇春是一个充分自省的人,他时时剖析自己,结果却发现了自己的孱弱无能。这种真诚的自我剖析为白话散文创作开创了“另一条路,一条快谈、纵谈、放谈的路”⑧,他放飞自己的思绪,不在一处逗留过久,像流动的水,连绵不绝,像星星一样处处闪眼。对此,有学者评价道:“我国的古典散文每一次挣脱‘载道’束缚而转向‘言志’,也都讲究抒发个人性灵,但大半是寄情式的,像梁遇春这类充分外露心迹的散文,是对我们文学的一个合理的补充。”⑨

梁遇春终身与书为友,整日在书斋里思考、徘徊,这固然可以让他的感觉比一般人更为敏锐和发达,但同时也造成他的内心过于敏感和纤细。对于污浊丑陋的现实,他简直不知该如何去应对。他向往一种饱经世故而忘己的境界,他探求着具有“建立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的“生活艺术”(《天真与经验》)。作者是善良的,然而却是幼稚的。他的设想不过是空想,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如何做到摒弃心机?他与黑暗的现实是格格不入的,稍微触及现实便立马退回到纯美的文学世界里去孤芳自赏,寻求安慰。

自我就像一座围城,林语堂、钱锺书等随笔散文家因冲出了这个围城而自由洒脱。梁遇春充满了热情,反对敷衍冷漠的人生态度,但也因此始终困守在这座围城之中而无法自拔。他在自己的随笔里继续鼓吹着五四运动时期“个性”解放的思潮,倾吐着自己的实际感受,企图从中揭示出人生的真谛。然而,这种“浓得化不开”的思考结果,却未能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答案,这使得他比任何一个随笔散文家都显得更惶惑、不安、矛盾和苦闷!

①⑨ 吴福辉:《梁遇春“:酝酿了一个好气势”》,《读书》1992年第3期。

② 李庆西:《梁遇春:摆脱旧话语的一种途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

③ 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④⑤ 《梁遇春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90—791页,第66页。

⑥ 梁遇春:《〈小品文选〉序》,《自修英文丛刊》,北新书局1930年版。

⑦ 冯至:《谈梁遇春》,《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小品文性格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大家的小品文
小品文的精神
谈谈小品文
性格描绘词
发现和表现寻常生活
12星座“吃”出性格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