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探索

2011-08-15 00:45
大家 2011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法职业教学方法

张 彬

引导文教学法是国外特别是在德国职教领域采用的一种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借助LEADTEXT(中文:引导文)等教学文件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引导文教学法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引导文教学法”是教育思想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这种教学方法 ,符合现代职教课程观,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较好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知通常有两个途径,其一是接受教师讲解,其二是主动探究,独立思考。接受式学习能在短期内传授大量知识,效率较高,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习惯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但受限于班级授课制,一个课题常常需要进行很长时间,且成效难以保证,效率低下。笔者认为,如果采用引导文教学法,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是笔者在物理教学中,采用引导文教学法的点滴探索和尝试。

一、引导文教学法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劳动组织方式以及对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现代职业劳动出现了三大跨越,这种变化要求劳动者掌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属于不同岗位、甚至多种职业的技能和知识的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人才培养的现实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近20年来,许多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创造开发了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引导文”教学模式最被广泛推广,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引导文教学法,是指借助于引导文这种教学文件,引导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设疑启发等方式,步步引导学生完成独立学习。就像婴儿还不能独立行走,我们可以让他先扶着墙走。

比如,我在带领学生讨论“路端电压U与电流的关系的函数图象的规律”时,设计了这样的引导文:

内容1:[画图]设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r为2Ω,画出路端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函数图象。

内容2:[思考|讨论]外电路断开的状态对应图中的哪个点?怎样看出这时路端电压与电动势的关系?

内容3:[思考|讨论]电动势的大小对图象有什么影响?

内容4:[思考|讨论]电源短路的状态对应于图上的哪个点?怎样读出这时电流的大小?

内容5:[思考|讨论]r的大小对图象有什么影响?

提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以___为纵坐标,___为横坐标。

学生随着引导文的步骤,画图、思考、讨论,很快就领悟到了规律。而在填满引导文上空缺的同时,他们享受到了独立思考的快乐和成就感,锻炼了思维能力、作图能力,顺便还复习了“U=E-Ir”公式。

二、设计引导文的原则

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进行教学,最为关键的工作是设计引导文。

好的引导文,应该适应学生的知识层次。教师要认真分析学情,设计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感到没兴趣,但又不能过于拔高,让学生茫然无序。应该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够回答上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问题。引导文教学强调的是能力型人才的培养,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引导文教学则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人才。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泛指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或者说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的特征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他使劳动者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性能力。

(一)专业能力:由专业关键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组成。专业关键能力是人们在全球化经济中所必须要具备的,有如: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不断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它是从事各专业工作都应具有的能力。专业能力则是适应某一行业相关工种业务和技术的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领域的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的能力。

(二)社会能力:是个人所具备的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沟通、与人合作、乐于助人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组织表达、勇于承担责任和社会参与的能力。引导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团队活动及社会的交往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技术的训练培养表达能力,在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

(三)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引导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针对某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研究教材、提高学习的能

同时,引导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从感性介入,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比如上例中让学生先画图,再由图形观察规律。

引导文应鼓励学生亲手实践。例如: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中,我在课前即下发引导文,要求学生亲手准备实验器材,上实验课时学生兴高采烈。

设计引导文,还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的提示语应该重在引导而不是限定,避免出现思维定势。经常可以提问一些“除了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这样做有没有不妥之处?”这样的问题。教师经常了解物理学史上相关定律的形成过程,对设计引导文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引导文经常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时间一般5—20分钟,因此不宜过长,以不超过一页纸为宜。每段引导文通常只设置一两个内容,语言应当简洁明了,并给出必要的提示。

三、引导文的使用方法

引导文一般在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中,作为辅助工具使用。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和发展。在引导课文教学法中,学生主要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学生需要按照给定的引导问题,学习掌握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从书本抽象的描述中刻画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由此建立其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对应关系,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采用引导文教学法,教师的角色变成旁观者和朋友,不应直接给学生讲解。在学生思考和讨论时,可以巡视和稍加点拨,只在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才进行必要的讲解。

在教学中,学生从大量技术材料如专业手册、设备的操作使用维修说明中独立获取所需要的专业信息,独立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从而获得解决新的、未知问题的能力,并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完整行为模式”。

教师要注意控制时间,一要保证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同时要兼顾效率,倘若超时过多,则可带领学生思考。

教师在巡视时,应注意观察学生动态,哪些学生反应较快,哪些反应较慢,哪条问题出现思维定势,要做到心中有数。完成时也可作为作业收上来,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

综上,引导文教学法能够综合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优势,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创新思维,同时又兼顾效率,可称之为“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应该提倡。但同时,正如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不能相互取代一样,这种方法也同样不能“包打天下”。

[1]陈强.引导文教学法——机械实训综合教程[J].珠海市技工学校,2007.

[2][美]巴巴拉G戴维斯著,严慧仙译.教学方法手册[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姜雪,严中华.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期刊论文)职业教育研究,2010.

猜你喜欢
教学法职业教学方法
基于儿童经验的识字教学方法例谈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