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进 (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文学概论是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握基本的文学原理、概念、范畴和科学的方法,增强理解文学作品、作家创作、文学类型、文学话语形式和读者接受反应等方面的认识能力,以期借助一定的理论来规范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评价作品的能力。由此可见,文学概论这门课程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然而,目前文学概论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编写标准不一、侧重观测点不尽相同,在基本的概念和定义上也是互相有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使学生主动接受基本理论的难度加大,由于还没有形成相关的问题意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判断会比较模糊,甚至产生误解,如将区域性文学风格简单等同于区域性的具体文化呈现形态、将区域性风格简单等同于地方语言、将自然地理等同于区域性特色,等等。在这里,笔者无意于分析各种文学概论教材的得失,仅就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做教学上的探讨,以求对这个问题做深入的分析,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弥补各类文学概论教材中的不足。
一
区域性风格在众多的教材中,往往被称为“地域性风格”,在本研究中将两者通用。童庆炳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中说:“在同一时代和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域中,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民俗风情的不同,反映在文学风格上,可能形成不同地域的特点”[1]。在此后的三次修订版中,基本形成这种认识,即“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认为地域性风格“除了与自然环境密切有关外,当然与在此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环境,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等同样密切相关。”[2]并多次在教材中引用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中的例子加以佐证,反映出对区域性文学风格认识的匮乏,以及对具有浓厚地域性风格的民族文学的漠视。
其他的一些教材也略谈了地域性文学风格的问题,如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著的《文学概论》中说“地域风格指文学作品具有某一地理区域的民俗风情、生活风貌等特点。”[3]吴中杰著的《文艺学导论》没有直接言明地方性或地域性风格,而是将地方特色作为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之一,“在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同地区,也会形成不同特色,这就是地方特色。我国自古以来,南北两大地区的文学艺术,在风格上就有明显的差异。” 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艺术风格的地方特色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水土不同,民俗差异,以致人们性情也不同。其次,除自然条件之外,地方特色的形成还与政治经济条件有关。”[4]曹廷华主编的《文学概论》中则仅仅提出了一些风格分类,并未作任何分析,“文学风格主要是指作家作品的风格,但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流派,在文学表现上往往各自有着一定的共同特色,因而也用来指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以及流派风格等等。”[5]
上述略举的各类教材均简单地将区域性(或地域性)风格视为一种比附于作家创作个性呈现出来的风格的附属品。这种认识和逻辑在学理上不成立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生活经验和体验总是会影响其创作素材的提取、题材的凝练、审美倾向和审美理想的形成。而且作家是处于具体的历史时空当中的存在个体,个人的生命记忆总是要依托具体的时空环境,叙述抑或抒情是以其内心符合生命体验中生活经验的那种洽适性为尺度。在这个层面上讲,地域性文化心理和文化蕴含往往制约着作家具体的创作构思及其话语呈现方式。在上述各类教材中,大多以汉文学和外国文学为主要的论证实例,没有真正地从地方历史、地方性知识、地方性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思考。坦率地说:中原汉文学传统及其覆盖区域在长期的交融中,逐渐失去了地方性原住民的心理、语言和文化特色,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早就冲淡了明确划分汉文化的标准和尺度。就目前而言,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汉文化是最不具有特征性的多元文化形态之一,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在不同的地域中其显现的方式会大异其趣,我们能贸然断定说,这个地方的汉文化具有地域性吗?这只是用一只眼睛看世界、文学和文化的结果。
二
仔细思索就不难看出,这里的地域性风格概念非常模糊,要区分地域性风格是站在作家主体身份的角度判断还是从他者视野来判断。如果从作家主体身份的角度判断,那么又得细分出本地性作家主体和闯入者身份的作家主体,只有本地性作家主体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作家的文学创作依据本地区独特的心理认知、思维习惯、地方习俗、文化底蕴等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形象、情感、理性和意蕴的文学作品才称得上是具有地域性风格的作品,在这样的作品中饱含着本地性的历史观、世界观和社会实践的丰富内容。如果从闯入者作家身份来判断文学作品的地域性风格,就好比一个旅游观光客,带走了些许的影像资料,却永远带不走他闯入的大地一样,作家是很难把握被闯入地区长期养成的微妙的心理和认知过程的。影响力极大的民间刊物《彝风》《独立》的主创人发星在《自由野血》中谈到:“地域,即遗留异域色彩与保留独特文学气质的属地。一般说来,在中国即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保留其特性并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地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存的理由与归向还是其民族最初的自然法则与朴质理想”。[6]其观点强调文化根性在独特区域中的延续和发展,认为地域将成为人类最后一片灵魂栖息的净土。发星在地域性问题的认识上,已经是深入到本地的母母体文化之根的深层当中了,“地域”的内涵不再是简单的地名或地貌等显性内容。
在笔者看来,文学作品中地域性文学风格的判断尺度不在文本内,而应在文本创作主体的具体文化环境中。文化根性是促使作家进行写作,并使自己的作品体现本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依据。喻子涵在《民族精神的崇敬与地域文化的书写》一文中明确地阐述了地域概念、地域书写等重要问题:“所谓‘地域’,它除了指区域范围这层外在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内涵是指某一人类群体在这个区域长期生存及其发展演变所形成的具有文化特质的时空环境。这样的‘地域文化’所孕育的人们,对自己的时空环境具有长期的依赖性和聚合性,即使离开这个‘地域’的个体仍然背负着自己的乡土,忘不了自己的民族,永远消退不了自己的文化根性。”那么“地域书写”就是要将地域根性及地域文化体系进行诗性语言转换与传达的书写方式,“主要包括民族地域的风光、风景、风物、风俗的渲染与描绘,地域民族的生存、生产、生活和创造的歌颂与赞美,地域文化和民族性格、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彰显与弘扬,民族的历史轨迹、文化特征、发展现状和未来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落后、蛮昧、狭隘等民族缺陷和弱点的审视、反思与批判……等。”[7]这样详尽而全面的论述,足以反映地域性文学风格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深刻性。所以,在认识地域性文学风格的时候,不能仅看作家在作品中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判断是否传达了具有文化根性的独特性和地域个体性。
三
同一作家在不同的居住环境中,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地域风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依据作家的创作个性来判断这个问题,未必有很好的答案。据笔者看来,作家在生活活动中首先是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次才是一个作家,通过审美的眼光来观察和审视周边的世界。当这个世界中的某些东西与自己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洽适性的时候,作家才会使之转换为文学的话语系统加以传达。而且这种洽适性是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在这段时间中,作家的前经验不再起作用,甚至会和新环境产生冲突,经过磨合,才会最终同自己所处的新环境相适应。在笔者看来,地域性文学风格的呈现,就是唤醒沉睡于内心的根性文化的过程。沈从文之所以能写出《边城》这样具有地域性风格的文学作品,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都市文化的不适应或者排斥,也可以说是站在都市的壁垒中遥望那虚幻的世界去想象湘西,重新被地域文化唤醒而形诸于文字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讲,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呈现不同的风格,都是基于自身所依赖的地域根性文化,在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一块镜子的正面和反面的差异而已。我们不能说一个诗人站在长江边上写了一首关于长江的诗,就说这个诗人具有长江这个地域的文化特色,也就有了所谓的文学风格。从根本上讲,地域性文学风格类似于人类学家做田野调查发现地方、记录地方并使地方文化符号化为文字的过程,在地域书写中,是地域文化成就了作家的艺术品质和创作个性,而不是作家的创作个性成就了地域文化和地域性风格。不管你作家写与不写,文化就在那里,生生不息;不管作家看与不看,文化就在那里,无声无息。因此,具有地域性文学风格作品的创作主体,不是简单地描摹者,而是本地性(地域性)根性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批判者和赞美者,也是重要的美的体验者和评价者。
那么,在课程环节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区域性文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呢?笔者将对此问题另作详细地论述,在此不赘言。
[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67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94-295
[3]杨春时、俞兆平、黄鸣奋著.文学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04
[4]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01-202
[5]曹廷华主编.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2
[6]发星诗歌评论专辑. http://tw.netsh.com/eden/bbs/717661/
[7]喻子涵. 民族精神的崇敬与地域文化的书写[J]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