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富
试论终身体育与高职体育
周兴富
本文通过对终身体育和高职体育的阐释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的论述,提出了高职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同时针对目前高职体育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终身体育 高职体育
终身体育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诞生和确立的。终身体育的诞生和确立显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命质量的逐渐看重,对体育本质意义的扩大和延伸,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同时,它又促进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高职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阶段。以终身体育思想教育学生,使其成为终身体育锻炼者,已为当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针对目前高职体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实现这一目标便成为我们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就目前高职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概念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同行参鉴。
高职体育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它不仅是增强体质,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进行体育的培养。如:自我锻炼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体育欣赏能力、运动竞技能力、组织裁判能力和体育娱乐能力等。终生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 。终身体育又称“生涯体育”,它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延伸,是从人的生涯角度对体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它以人为出发点,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人、体育与社会三者的关系,终身体育对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体育运动对人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体育和终身体育都是育人为最高目标,以最高健体为重要目的,具有教育属性。现代教育强调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思想受终身教育的影响,随着体育本身的功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等变化而不断深入。它所接受的体育教育的内容、方法、技术、学习锻炼时间具有机动性和多样性,它注重体育过程的总合和效果,强调体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即应是有组织的系统身体锻炼的结合体,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身体锻炼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机能、保持精力旺盛、祛病延寿和焕发青春。它把身体锻炼与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实现健康生活与学习、工作的一种良好效应。高职体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的作用,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职体育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拓展目标,以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未来。它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
体育教育教学是实现高职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的高职体育教育的现状不能适应终身体育发展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指导思想上的偏颇,理论知识传授不够,终身体育意识浅薄
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和重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轻基础知识教学、健康知识、健身方法的传授,在指导思想上有偏颇。如在教学大纲和计划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合理,即使体现“三基”,教师在对理论教学课中也一带而过,忽视了对体育科学知识、理论知识的传授。具有关资料显示,现在的大学生(高职生)经历12年的中小学体育教育仅只有22.93%的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经历12年的体育教育后在进入大学,却不懂的所学的各种技能对自己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这些练习,更不知道还会对自己终身锻炼起作用,故而难以在课后自行锻炼。这正是他们缺乏体育基础知识的原因所在,不能不说这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大误区。
(二)教学模式陈旧制约着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
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按教学计划和主体意识进行教学,学生很少有选择的余地,是被动的。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填鸭式”,由老师“包天下”,过于强调教学以老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及个性发展。
(一)以终身体育思想来改革高职体育教育
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高职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即培养与社会相适应,服务于社会的人,实践告诉我们,同样学历的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并不仅仅取决学习分数的高低,往往与他们健康高效工作的年限成正比。人们常常为一些中青年科学家英年早逝而痛惜,更羡慕那些年逾古稀还充满创造活力的老科学家。
(二)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引导学生对体育全方位的认识,是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从局部的知其然到全方位的知其所以然方向发展的有力措施,对终身体育起着导向作用。因此,要通过体育课堂讲授,网页传播、广播、板报宣传、讲座、知识竞赛等全方位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何为体育,体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体育对当今人或成功人士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在参加诸多体育运动中去认识分析我为什么要参加此项活动,选择此项运动对我现在和将来的身心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使学生不仅要知道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而且要使学生知道运动要讲科学并主动掌握其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使学生不仅要知道何为健康,而且要知道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什么。进而使学生选择进步、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过去健康,现在健康的基础上去展望将来的健康,并逐步掌握和养成储备健康、发展健康的方法和习惯。
(三)改革体育教育中考核评价,引导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
多年来我们高职体育的考核多定位于学生体育技能、身体素质进行阶段性的总体评定,而疏于对学生进行长远的导向和激励,使学生通过学练体育改善自己的健康和体质状况,养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形成终身体育能力和锻炼的习惯。鉴于此,我们在制定学校体育考核办法的指导思想上应从阶段性的评定转向终身体育思想及能力的评定,重视对终身体育能力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它能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而达到体育教育的目标,从而引导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向更深、高层次发展。
(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搞好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师队伍。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更新思路,转变传统的体育的教学模式,把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作为工作重点,掌握综合的体育和教学科研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应率先示范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身体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
当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后,体育不再是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一种生活的附加物,而是一种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得到精神满足,随时伴随着他们的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的高职体育教育工作才能真正的得到了回报。
[1] 张健, 陈杰论. 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J]. 体育科学研究,2003. 2.
[2] 张淑民. 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
[3] 刘一民. 终身体育初探[J]. 山东体育科技,1989. 2.
(周兴富: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