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2011-08-15 00:45:37李代勇
大家 2011年3期
关键词:职院四川省课外

李代勇

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研究

李代勇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对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新途径,先进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体育教学内容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建立以体育健康知识为指导、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全新体育课程新模式。

高职院校 公共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评价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公共体育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并且在总结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2002年颁发了《新纲要》,《新纲要》指出了国家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公共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制定公共体育课程大纲,是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本文以四川省高职院校为例,通过分析四川省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状况,指出了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为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四川省高职院校十二所:四川省职院、四川电力职院、四川工商职院、四川交通职院、四川建筑职院、四川机电职院、达州职院、成都农业科技职院、雅安职院、绵阳职院、泸州职院、眉山职院。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Netlibrary、JSTOR数据库、数据库。在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系统输入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高职院校”等。通过Internet进行百度搜索,输入“公共体育课程”、“四川高职院校”等关键词,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四川省十二所高职院校的12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080份,回收率90%,有效率为94.1%。

数理统计法:对四川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四川省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是为了更好的了解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一)课程现状

通过对四川省十二所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为二年半(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选项上课是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为: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田径、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项目。(如表1)

另外调查还发现:没有固定的教材是现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普遍状况,高职院校的教材大部分是自编或借鉴其他高职院教材。平时成绩和技能成绩加权后的结果是对学生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方式。

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项目调查显示: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同学们显现出了极大的参与兴趣,单大多集中在网球、游泳、瑜伽、健美操、武术等具有时尚性、实用性的休闲和社交型运动项目上。男生以对抗性强项目为主,女生以健美操、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瑜伽等对抗性不太激烈、身体接触少,有利于发展形体的项目为主。

(二)四川省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

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参与状况、体育活动的兴趣,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等因素直接影响着课外体育活动。通过对四川省高职院校1200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发现:选择以增强体质、娱乐和兴趣为主要目的参加课外锻炼动机的学生为500人(41.7%),以应付体育课程考试为参与课外锻炼动机的学生数为700人(51.7%),余下80人选择其他选项。说明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动机倾向上,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偏向为体育课程考试,学生的自我健身、自己锻炼、收益健康的体育参与意识尚未形成。

(三)四川省高职院校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探讨四川省高职四川省十二所高职院校1200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意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080份,回收率90%,有效率为94.1%。四川省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结果。通过调查结果表明:(1)四川省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体育项目不能令学生非常满意,可供选择的项目少,进而影响了学生对待公共体育课的兴趣。故应该开设一些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向时代特色的、社会时尚的方向去不断激励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2)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综合性体育场馆相对较少,四川省各高职院校器材落后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对待体育课的满意度较低。(3)四川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教材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建议

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通过公共体育课,让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得到发展,以及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选择健身性价值高的、比较适合大众化的、适合终身体育的内容和锻炼方法作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要多元化,应突出健康性、文化性、时效性、科学性及适应性。根据当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未来的职业特点,设置相应的公共体育课程,并进行积极的引导。

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向多视角的全民健身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体育课程的延续和补充,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12所高职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1.7%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为了应付体育课程考试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调查中还发现有个别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自由活动,没有具体安排,也没有相应的体育教师指导,使得下午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同虚设。

四、小结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探索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基础。现在的公共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建立以体育健康知识为指导,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全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公共体育课在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胡旭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3]李荣,杭子星.论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

(李代勇:四川西昌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职院四川省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冶金(2019年5期)2019-12-23 09:04:34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建筑(2019年6期)2019-07-21 02:59:28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诺奖得主霍夫曼团队落户深职院
全国劳模、“金牌工人”窦铁成受聘陕铁职院专业带头人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6:57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