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艺术设计的本土教育语言

2011-08-15 00:45:37李白璐
大家 2011年3期
关键词:景德镇艺术设计院校

李白璐 张 悦 任 远

发展艺术设计的本土教育语言

李白璐 张 悦 任 远

经济可以全球化,甚至货币也可以一体化,但文化一定要多元化。在我们的艺术设计专业环境里保持多元化则意味着更多……只有坚定的发展艺术设计的本土教育语言,才能让我们的设计语言更具生命力。

艺术设计 本土语言 教育

本文系:江西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课题名称:加强有地域特色的本土化艺术设计教育。

一、发展本土特色教育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巨大压力面前,中国中国艺术设计发展最根本的逻辑线索。在中国本土,现代设计教育的起步较晚,像现代陶艺一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但其实现代陶艺的表现形式,在中国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我们可以从各大历史博物馆体会到。而把陶艺作为一门正式的设计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却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那时候还称之为工艺美术教育,与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相去甚远。直到80年代以后才开始设立现代设计课程,因此说国内现代设计教育的历史还是很短暂的。

近几年,设立设计专业的院校数量就超过过去的十几倍,在中国出现了爆炸性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给予教育机构设立新专业以更多的自由竞争权和选择权,各个院校之间也呈现了十分激烈的状态。一些缺乏师资的院校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扩充专业设置,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与别的院校十分雷同。可以看到随着大学教育的进一步普及,院校和专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人才的争夺也将十分激烈。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和模式将会得到发展。而那些盲目扩大和模仿其他院校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思维的院校将会被淘汰。特别是一些大专院校,本来规模较小,为了从规模上赶超本科院校,一门心思扩充行政机构,主任书记一大堆,结果办事的反而少了,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作用。

目前,我们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由于设计是直接面向市场,注重公众的利益和社会要求,多强调实用性,与经济相连的科目一般大受欢迎,因而导致许多院系中设计与美术教育的比例失调。设计教育由于一般都是建立在美术学院原有的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在大学课程中基本课程与纯艺术课程保持一致,加上有些学校盲目效仿一些好一点的学校的课程,忽视了其课程设置的本来意义,使得设置的专业课程像走过场。像素描课,在传统中是为了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而运用到设计教育中,重心则应该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产品的结构理解上。

二、以地方传统文化与艺术为重要内容的艺术设计教育

我们是一个人文雄厚的民族,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多元民族文化历史中的丰富艺术造型和博大的哲学、美学内容,是艺术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天人合一”的园林文化和美学思想,在艺术设计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要将其系统地溶入教学体系中。我们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作为养料,通过吸收传统养料进行艺术设计,更应该着重于教育,来巩固这一中华民族所独有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巨大影响,是在实践中的体现。作为为社会培养设计人才的教育,应该理所当然地把传统文化与艺术,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易学文化思想、老庄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包含的意境美、语言美、形式美。这些都可以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创造基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交融、开放和资源共享的世界,媒体、杂志、互联网等时刻提供着各种信息,设计师必须要有基于深厚文化功底与修养的独特、敏锐目光,从我们民族文化与艺术中引发出创造的灵感。

三、重视文化传承与发扬地方特色

文化以特色著称,失去特色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不要总是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向发达国家学习,应采用具体分析和借鉴的思维方式,既不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所有设计都是先进的,也不过分夸大我们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一位国外设计师曾说:“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在中国,自古中国就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教育体系,只要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容与形式。”因此,我们要细心剖析我们独特而丰富的设计语言,要珍视传统,善待传统,也只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师。日本的设计运用传统理念、现代元素和构成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艺术设计中,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等,他的许多作品使用了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产生了新的组合。

现代艺术设计必须具有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与世界接轨需要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艺术。我们许多院校都认识到文化内涵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已着手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把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地方传统文化转换成现代的形式语言,并纳入教学的内容之中,一些院校通过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将景德镇文化纳入我们的教学内容

景德镇文化不仅属于江西,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瓷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是古代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真正的中国瓷文化被公认产生于中国宋代的景德镇。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素有“瓷器之国”之称。景德镇是我国陶瓷主要产地之一,制瓷历史悠久,闻名中外,享有瓷都之誉。郭沫若1965年在一首诗中写道:“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开始制作瓷器以前曾有过制陶阶段,“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制瓷业历经千年,从唐宋开始长盛不衰,风靡世界。这在世界陶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她虽然不是瓷器创造者,但却以集大成者的风姿,以高度的瓷业成就,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陶瓷文化。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从装饰方面集中体现了景德镇瓷器的艺术成就。保存下来的古窑址有:湖田古瓷窑遗址、南市街古瓷窑遗址、白虎弯古瓷窑遗址、黄泥头古瓷窑遗址、柳家弯古瓷窑遗址、御窑厂遗址等。景德镇市区内保存着不少与制瓷有关的古代建筑,保留了明代瓷器街、三闾庙街和一批明、清古建筑,从建筑学的角度显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每年国内的有关部门都会组织一些古瓷文化专家对古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研究。

我们应将这一文化内涵作为课程建设来进行,建立《陶瓷文化概论》等相关课程,将已有的地方文化研究成果,进行内容归纳、整合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强调文化理论对艺术设计教学的指导意义。从学生入学后就要全面系统地开设以景德镇地方民族民间文化为基础的理论文化课程,加强景德镇的传统习俗、生活环境、民间的装饰纹样等实践课程的内容安排,将景德镇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容以课程的形式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对景德镇的民居建筑、传统图案、传统瓷器造型、瓷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变化。作为课程的内容,不是让学生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通过实地考察实践课的安排加深感受,从中寻找创作元素与文化的关系,找出地方文化内涵与自己个性的结合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对地方生活的了解,并以写生、考察的方式,进行引导和启发,运用发展、延伸的形式进行概括和提炼,以把握物象的本质特征,对学生思想和思考艺术能力的培养比技法训练更重要。

[1]景德镇文化[N].中国经济网,2004.

[2]拉尔夫·史密斯著。艺术感觉与美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彭彤.全球化与中国图像[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李白璐: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张悦 任远: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

猜你喜欢
景德镇艺术设计院校
因为有你
——省景德镇老年大学校歌
景德镇颂歌
心声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4
不忘你,景德镇
心声歌刊(2023年5期)2023-10-10 13:31:34
问一声,景德镇
心声歌刊(2023年4期)2023-08-18 12:49:38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