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2011-08-15 00:45:37夏春秋
大家 2011年3期
关键词:共性特质民族

夏春秋 文 烨

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夏春秋 文 烨

近年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主体趋势为相互融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多方面讨论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传统体育文化 西方体育文化 融合

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正是我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的标志。目前,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交融的显现,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发展,理解并尊重各国文化,同时也要提倡多元文化的竞争,以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相互融合。

一、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世界体育文化经历了“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双向的迁移,由历史的文化碰撞,变成相互的融合,这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东西方体育文化必将朝着这一趋势发展。全球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十分富多彩的,其既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文化具有其特质,即包括时代性与民族性,其中时代性是指体育文化在时代方面的内容,而民族性则是相对稳定,同时丰富多彩的内容。

体育文化的发展曲线离不开两个维度,它们分别是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各种文化开始相互渗透,使得历时性的传统和反传统的斗争集中表现为共时性的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冲突。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的强调,其目的在于用传统的民族体育之特质,将外来的体育文化之异质因素同化,以保护原有的体育文化形态。而反传统的体育文化,主要就是强调以外来的体育文化之异质因素,将传统的体育文化格局催化,加以重新铸造。在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的同时,多种孤立的体育文化相互之间彼此渗透,以开放性与整体性为基础,进入更加复杂的系统中。在此种条件下,体育文化发展之间的两极对立,由交替变为共存,也就是最传统和最现代的,以及最具民族性的和最具国际性的共存、融合。随着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碰撞,必将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体育文化,从而继续发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

二、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无论多么优秀的体育文化都是从传统的体育发展而成的。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转型为现代体育文化,但并不表示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不管哪个民族,其传统文化都是现代文化的基础,若将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现代文化就失去了根本,失去了源头,最终会造成数典忘祖以及自我否定。而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当做基础和起点,也并不表示全盘的接受传统体育文化,将其完全复下来,而是应继承其中的积极因素以及中性成分,将陈腐成分革除。

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表现民族特质与个性的文化,缺乏自己特质与个性的民族文化是无法存在的,也是通过中华民族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类共性文化,若缺乏了人类的共性,也就不是人类文化。正是民族的个性特征和人类的共性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联系在一起。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变迁,但这并不表示泯灭了民族个性,也不表示通过民族形式而表现出的人类共性消亡了。若全否定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也就必然造成对民族特质与个性成分的否定,也难免会造成人类共性成分的否定,而这是我国民族的和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三、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体育文化竞争力

近几年,全球合作与竞争并存,使得经济、科技与文化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更为广泛,其中的竞争与冲突也是无法避免的,体育文化的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积累了很多宝贵的财富,然而其中也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在竞争观念方面十分淡薄。我国的伦理价值深受儒家思想的感染,在文化发展上注重个人服从社会,实现中庸和谐。而西方价值观所强调的是法律规范以及奋勇竞争。我国与西方东的不同价值观,与农业、工业文明联系密切,存在互补性。因此,我国体育文化竞争能力的提高,需要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合理借鉴,从而加强文化竞争的意识,具体措施如下:第一,体育文化开放的不断推进,并合理借鉴西方体育文化,认识并吸收各国体育文化的优势,于开放的竞争中,实现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第二,应强化体育文化的创新,这是由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就是文化创新。

[1]邵玉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对比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

[2]邓星华,谢毓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冲突与话语谱系的内在紧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3]朱壮志,丁苏东,康庆武.中西方体育碰撞的历史形态解析,刺激与反应:“土洋”体育关系之今昔观照与明日畅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

(夏春秋:成都理工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健身健美。文烨:成都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共性特质民族
喜欢在墙上画画是人类的共性吗?
艺术启蒙(2023年2期)2023-11-03 17:07:38
我们的民族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国画家(2021年4期)2021-10-13 07:32:06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共性
杂文月刊(2019年14期)2019-08-03 09:07:20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音乐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