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都通 施琳琳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景德镇 333403)
制作艺术作品前至关重要重的一件事就是选择材料,合适的材料能更好地实现作品的理念。创作有种方式是以思想为导向,创意方案先行,制作在后,这一种就要材料符合艺术表达,为表达去寻找合适的材料,这多出于观念艺术,观念在前,制作在后。而另一种则是材料已然确定,随着对材料的尝试与探索,对材料本身的特质和性能不断地理解不断的加深,在不经意中产生创作的灵感。
材料是指原材料,但其可以被改变,可以通过对原材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创作型处理而达到一种预想或者不可预料的意外效果,这种方式在创作实践中常常被用到。传统材料在当代艺术家手中已经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一种材料, 它往往被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被赋予了一种观念和思考,在材料上的利用深度被挖掘深化了。比如黄永砯的《沙的银行、银行的沙》,作品以沙雕的的形式出现,但它展现的确是对当代生活变迁中事件的反思,银行的形象和沙的材料两者产生了相互转换。
许多艺术家在材料上的运用都有独到的见解与尝试。有些艺术家在传统的雕塑材料上做文章而寻求一种对材料本身的掌握和理解,达到造型和材料的完美统一的魅力,并且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赋予它新意,如朱铭的《太极系列》。南美艺术家卡斯特罗的石雕把坚硬的花岗岩出来成像人的肉体中最柔软的皮肤一样,产生材料与质感的强烈反差。有些艺术家则运用了非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材料和手段。材料被以另外一种形式展现给读者,通过艺术家的个性化处理后演化成了不同于其原形态的作品。作者的个性就和材料的独特性粘合在一起,使得该材料带有很强的该艺术家的特殊印记。比如施慧的纸浆为材料的系列装置雕塑,蔡志松《国殇》系列雕塑,都有特殊的材料印记。
材料的寓意涉及到艺术家的个人体验、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这时材料的表达效果和涵义有着重要的关联甚至不可取代。博伊斯的暖性材料 《向兔子解说图画》主角是一只兔子,兔子在博伊斯的作品里具有了独特的意义,兔子和降生有关,它在地里挖洞与土地融为一体,它也是化身为人的标志,它还和血有密切的联系,并且代表了强烈的繁殖能力。在这件作品里,博伊斯的头上浇了蜂蜜,蜂蜜上还粘着200马克的金箔,蜂蜜在博伊斯看来有着“社会雕塑”的含义。另外一件作品《油脂椅子》油脂属于流动性物质,可以融化可以流动,也可以凝固成为固体,属于暖性物质。很好地体现了博伊斯所强调的社会雕塑的暖性东西。暖和博爱、互相合作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油脂令人感到不适,但却是博伊斯理论中最佳的代言物,充分表达了他那总体化的艺术概念。尤其是油脂非常灵活柔软,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可在表演中随意的组合。博伊斯喜欢用油脂、毛毡也与他在战争中受伤经历有关。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往往借助某些特定的事件或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做文章。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作品大都包含很多文化政治素材和时代背景材料。这些是艺术创作可利用的因素,也是文化政治素材与现实材料为表达某种观念而展开的一种“游戏”。
《蝙蝠计划》——2011年发生南海领空与美国飞机相撞事件。一架美国侦察机飞抵我国领空与我机相撞。后来美国方面要把这架装有高科技先进装备的Ep-3运回国。黄永砯作为对政治突发事件特殊的敏感的艺术家,产生了复制该飞机的想法,并且分段复制,意思是“留下他的尾巴”,于是就产生了蝙蝠计划。在深圳,当飞机尾部和中段快完工时,在展前两个星期,由于某些政治因素,被通知从展出的名单中删除。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对全球化的当代思想领域及与之密切联系的国际政治作出有力的反省。
当代雕塑和装置艺术已经在原有的感官基础上有了太多的突破。已从视觉感受发展到了多种感官来刺激读者的感受体验。有些作品是利用材料与读者的互动关系来达到目的。这些大胆的尝试也为艺术的感知世界打开了一扇门。
一件好玩的声音装置作品——声音地图,行李箱可记录声音的,轮子滚动声,行人的脚步声和交谈声,卖艺者的琴声都收录其中,用声音来置换以往地图的视觉感受,而代替以声音时旅行体验。
大地艺术的出现 许多艺术家发现了更广阔旧展示平台和活动空间。他们直接走进自然,海洋、山川、陆地去探取创作材料,放眼山河都是创作的元素。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都成为艺术家的灵感来源。
在艺术创作中,材料的实验是不可缺省的一个过程。没有大量的实践性材料尝试是无法使作品有更丰富的感染力和效果,作为艺术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发现、在于体验。在与比普通人对生活和自然有着更加深入和细致的领域。
克里斯托以包裹作品闻名于世。早年开始包裹瓶子、桌子、椅子、自行车,通常以帆布、塑料布为包裹材料,果然也少不了用各种绳索捆绑作品。后他更意味深长地包裹与人等身的物体,甚至就包捆人体本身,他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神秘感,包裹的美感之所以产生,不但来自包裹本身,而且也来自纤维材料拉扯之间产生的张力。《包裹海岸线》用了92900平方米的聚乙烯布和37英里长的绳索来包裹了澳大利亚悉尼附近的小海湾。
[1]《安迪沃•霍尔与约瑟夫•波依斯》.扬孝鸿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2]《西方后现代流派书系》.翟墨.王端廷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