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学中伴奏音乐的选用

2011-08-15 00:47河南开封教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关键词:傣族节奏舞蹈

牛 菲 (河南开封教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

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师,笔者在舞蹈教学中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们在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舞蹈音乐认识模糊,触摸感和敏锐性较差,特别是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还缺乏正确选择符合舞蹈主题思想的背景音乐的能力。舞蹈应与音乐水乳交融,历来有许多中外舞蹈家都十分强调音乐和舞蹈的密切关系,首先谈一谈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一、音乐对于舞蹈的重要作用

1.音乐和舞蹈是共源共生的

音乐和舞蹈本来就是共生的艺术,这一点在我国古老文献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毛诗序》中曾经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古人将舞蹈看作是在音乐之上的更好的情感表达方式。舞蹈是不能离开音乐的。不存在没有音乐伴随的舞蹈,舞蹈总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舞蹈与音乐共生存。无论是舞蹈中个人的情感还是艺术形象中的情,它们都要借助于情感律动的节奏和韵律表达出来。有乐必有舞,有舞必有乐,两者在古代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共源共生的。

2.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是艺术家一种情感表达的需要,舞蹈艺术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是所在,之所以将音乐称之为舞蹈的灵魂,这是因为舞蹈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先生就提出过,大意为舞蹈艺术中任何艺术形象和塑造和艺术情感的表达,都要通过音乐才能完整的表达出来。因为舞蹈创作和音乐创作两者大多都是同时进行的,因此两者有着共同的情感表达内容,表现为一种高度的和谐。通过伴奏音乐,让舞蹈元素、舞蹈短句、舞蹈动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流畅的表达出来,并用恰当的节奏、力度和速度,表达出情感的力量渲染。那张继刚《好大的风》这部作品来说,第一幕中,由一段电子合成的音乐模拟出急速的风声,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第二幕有旋律欢快的唢呐,把观众带入到了甜美的回忆中;第三幕是强烈的鼓声、锣声,有力的配合了舞蹈高潮的到来,观众不仅从音乐中了解到了剧情,而且情感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有力配合了舞蹈本身的情感表达,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史舞蹈的灵魂之所在。

3.音乐是舞蹈律动的总设计师

舞蹈本身就是人体一种有节奏的运动,节奏是舞蹈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没有了节奏,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即使是在日常的动作排练中,教师也往往都打着节拍,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动作的节奏。所以在舞蹈中的节奏常常是以音乐旋律的节奏为基础的,音乐的变化决定着舞蹈动作的变化,我们在编排和演出一场舞蹈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伴奏音乐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音乐的风格和含义,再对整个舞蹈的动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还是张继钢的作品《黄土黄》,这部舞蹈作品主要采用了山西花鼓作为主要的伴奏音乐,花鼓的节奏直接决定了舞蹈的情绪变化,将陕西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王曼力编导的《无声的歌》,为了表现“文革”中的烈士张志新在狱中的生活情景,它采用了风声、水声等音效节奏,体现舞蹈的一种律动节拍。动作表现虽然没有声响效果,只是再现一种节奏动作,但确能使人进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联想境界,明确表达舞蹈的思想内涵。

二、不同舞蹈类型对伴奏音乐的选用

1.芭蕾基训舞蹈类型的选用

芭蕾基训是高校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长期以来,钢琴成了芭蕾基训的唯一伴奏乐器,事实上两者之间也有相同之处,似乎只有乐器之王的钢琴才能最完美的体现芭蕾优雅和高贵的气质。作为芭蕾基训的伴奏音乐,要选用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四三拍和四四拍的音乐,这主要是由舞蹈动作的特征来决定的,比如下蹲这个动作,主要是练习腿部肌肉屈伸时的弹性和韧性,为之后的跳跃动作做一个热身。所以选用一些舒缓柔美的音乐较为适合,如《摇篮曲》、《雪绒花》等。之后的跳跃动作,动作幅度有了变化,变的轻快而有弹性,这时的伴奏音乐也要随之变化,应选用轻快、节奏感强的作品。同样是跳跃,大跳和小跳也不相同,大跳更需要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在一个点上突然的爆发出来,这就要求对音乐的熟悉程度,这个爆发的应当也是音乐的爆发点,在音乐没有进行到该处时,教师要引导着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不充分,就无法达到舞蹈的动作要求,影响到表演效果;准备的时间太长,学生则会容易疲劳,腿部压力过重,也不能充分的完成好动作,所以在选用合适的音乐后,更要对音乐进行充分的熟悉,让舞蹈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一致,将听到的节奏转化为自己内心的节奏,来带动肢体动作,所以说,整个芭蕾基训中,最重要的是选择音乐的韵律、节奏、风格与舞蹈相适应的音乐,更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音乐进行充分的熟悉。

2.民族风格舞蹈伴奏音乐的选用

民族舞蹈是我国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受到地域环境、历史沿革和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舞蹈艺术特征,也正是这种相对的稳定,让中国民族舞蹈多姿多彩,在伴奏音乐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蒙古族和傣族两个个民族。

首先是蒙古族,蒙古族被称为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能歌善舞,男子豪迈挺拔,脚步轻快潇洒,表现了蒙族男性剽悍、强健、骁勇的特点;女性舞蹈则端庄、典雅、雍容大度。蒙古族舞蹈多以“抖肩”和“翻腕”等动作来表现蒙古族人民豪放、开朗奔放的个性,较有代表性的有传统的“马刀舞”等,节奏轻盈,舞蹈欢快,呈现出一种力量美。选择蒙古族舞蹈伴奏音乐就要基于节奏轻快、旋律悠扬等特点。该民族的音乐大多为五声调式,采用自己特色长调写成,音域十分宽广,让人一听就联想到了蒙古草原的辽阔。节奏方面,一般是四二拍和四四拍,常用马头琴,三弦作为主奏的乐器。

其次是傣族,傣族舞蹈与伴奏音乐的选用提起傣族,就会让人联想到葫芦丝、巴乌、泼水节,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群男群女围篝火载歌载舞。有的傣族舞蹈极其简练,乐器的伴奏间或伴随着舞者原有的吼叫声,或许就能让他们舞动的快乐至极。舞蹈家杨丽萍和她的孔雀舞带着人们走进了傣舞的精神世界。傣舞常用的造型“三道弯”最能体现舞者人体美的韵味。舞蹈似生活。傣族舞蹈平稳流畅,跳跃动作很少,节奏平缓,乐曲绵延起伏,比较常见的有“按掌”、“平掌”、“拖掌”、“大展翅”、“小展翅”等。为傣族舞蹈选择伴奏音乐要充分考虑到重拍突出的葫芦丝乐曲,随着动作的蹲起,音乐强弱拍的起伏,仿佛孔雀行走,以各种造型展现孔雀的动物之美和人体的美感。《月光下的凤尾竹》《赶摆路上》《竹楼情歌》《侗乡之夜》《美丽的金孔雀》等葫芦丝名曲都是傣族舞蹈理想的伴奏音乐。

综上所述,每一位舞蹈老师对伴奏音乐在舞蹈教学和表演中的功能和作用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舞蹈只有和伴奏音乐的完美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出它的艺术魅力,希望通过本文的粗浅研究,找出音乐和舞蹈这对姐妹艺术最完美的结合点,让这两种艺术形式在高校的音乐舞蹈教学中更完美地融合,使音乐和舞蹈在教学中展现出其最大的艺术魅力。

[1]张新梅.探索音乐和舞蹈的关系[J].舞蹈,2004年第5期.

[2]金浩.舞蹈——人类沟通的手段——《舞蹈学导论》[J].舞蹈信息,2004年第5期.

[3]季明娥.“乐”“舞”先后辩[J].舞蹈,2004年第6期.

猜你喜欢
傣族节奏舞蹈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Splash Water for Happiness 泼水迎新年
节奏
舞蹈课
轻快漫舞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