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同陌路的爱人——解析《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性视角的注入

2011-08-15 00:43于雅静
群文天地 2011年14期
关键词:徐静蕾茨威格原著

■于雅静

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用影像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畸形恋爱,少女爱上青年作家,并为追逐这份爱恋而倾注一生。导演徐静蕾将女性视角注入到文学文本中,向观众展现了女性独立、坚韧的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个人对自我和人生的重新反思。

徐静蕾的影片《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原著以书信体的形式,记述了女主人公与邻居小说家R一生的情感纠葛。徐静蕾的改编并不局限于场景和时空的转换,她将故事情节中国化,融入女性个人风格。1948年深冬,在北平的老四合院里,作家收到了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18年前,女主人公对作家一见钟情,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为了生计的奔波沉沦,她始终对作家心存眷恋,并独自抚养他们的孩子。而这一切,作家一无所知。他只忠于爱情,但从不记得爱人。她只是他生命无数偶然中的一个,只是他记忆中那个依稀模糊的影子。最终,女主人公只有在信中告白:她深爱着那个男人,直到生命尽头也未曾改变。

徐静蕾将女性视角注入影片,着重表现在爱情的诉求下,纯真女孩成长为明艳女人的凄美爱情故事。她试图消解原著中的男性话语和男权情感,用女性执着的情感价值追求,引起大众对自身情感的认识和反思。本文通过对比影片与原著表现方式的不同,解析女性视角的注入对整个作品价值表达的影响和转变。

一、创作动机的改变

徐静蕾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来信》讲的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淡化了道德的批判。她要表现的是一个纯爱唯美的世界,是发自肺腑的真挚爱情。她用女人倾其一生的爱恋,歌颂了女性对待情感的执着和坚强独立的性格,反衬和批判了诸如作家这类男性游戏人生、逃避现世的人生态度。她用爱情悲剧带给人们心灵的震颤和反思,在执着情感面前开始审视过去、重新认识自己。

茨威格原著表现的不仅仅是爱情的价值和伟大。他用女性口吻,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通过女主人公对悲惨经历的自述,激起读者的深深同情。他笔下的陌生女人,是一个疯狂迷恋、如痴如醉、坚定执着的女性。但她是柔弱的,无论在情感还是物质上都必须依附于男性。她有亲吻门把或偷雪茄烟头之类的狂热举动,对R先生的迷恋已经到几近发狂的地步。茨威格笔下的陌生女人其实是男性心中理想的堕落天使形象,是一个完全忠于男性,甚至有些神经质的被理想化的女性。茨威格是一个推崇人道主义的知识分子,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隆隆炮声击毁了作家的人道主义理想和自由民主的追求。国家的沦亡,局势的动荡,理想的破灭,作者感到现实的残酷和绝望。原著中,女主人公情感欲求的挫败折射出孤独中的执著、压抑中的激情,正是作家着力营造的情感基调,也间接表现了作家当时极其复杂困顿的心境。可以说,小说家R象征茨威格现实世界的迷乱,陌生女人象征作者理想世界——人道主义,陌生女人的死象征作者人道主义理想幻灭。所以,茨威格的《来信》属于一种自觉地象征式写作,陌生女人只是个人理想的化身,是传统男权意义中的圣女天使形象,是作者理想破灭的一种情感释放。

徐静蕾对电影剧本的改编已经脱离了原著想要表现的理想失落。她用个人的女性视角叙述故事的发展,延展情节的脉络,表达全新的主题意蕴。电影表达的不仅是对陌生女人的同情,也有对作家的同情,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重新反思。

二、人物情感表现的变化

影片与原著在叙述主体和情感表达上都有一定的变化。电影中,先以琵琶曲铺陈故事,不仅融合中国了古典文化,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女性心声的变相代言。随后,直接将画面切到信件,用女性独白展开故事,带动情节发展。影片以女性视角展开,整个故事的情感基调完全由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来决定。而原著开端是以男性视角开启故事,小说家R引领整个故事发展。电影中,导演把男女主人公地位倒置,主动权的易位,更利于展现女性独立、坚韧的气质。徐静蕾曾谈到“第一次我觉得这个女人非常可怜,没有得到满足,后来再看的时候我一想她挺完整的,她消化了她自己的很多东西,或者她决定了她生活中每一步怎样走,她反而是主动的一方。姜文演得那个男主人公反而是比较被动的一方,年老了接到这样一封信说过去是这样子的,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电影尾声,作家收到来信,他开始回想,回想那个飘雪的冬天,那个曾经的四合院,以及那扇窗和那个模糊的倩影。他开始思索,开始质疑,是否真的认识自己,是否真的体会过爱情……

影片中的女主人公不是一味曲意逢迎,她独自一人来到北平念书,只为了寻回儿时的爱恋。面对怀孕的事实,她为了保持女性尊严、不受爱人轻视,选择远走他乡独自抚养孩子。此时,女主人公已经从少女的盲目崇拜蜕变为成熟女性的自由独立。男女主人公二次重逢后,作家依然不记得“我”,把“我”当做妓女给“我”塞钱。女人的气愤与羞愧使她醒悟:“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不认识”。这种形同陌路的陌生感,让“我”对自己的存在感到虚无和绝望。影片中,“我”是一个独立自主、敢爱敢恨、孤独而又坚强的女性形象。作家虽极富才华、深受女性欢迎,却风流成性,过着颓废奢靡的酒肉生活。这种迷幻虚无的人生状态和畸形情感,让我们看到了男性形象背后精神的病态与缺失。此外,电影也删减了一些女人疯狂迷恋男主人公的情节。影片中减少了女孩躲在暗处的窥探,没有了亲吻门把手和偷雪茄烟头的神经质,淡化了女人以卖淫为生的交际花生活。这样一方面适应了中国观众的审美接受,同时也减少了道德对她的精神批判。影片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男人,指向了那个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男人,指向了那个在战争岁月避世于舞厅会所的男人。

三、语言风格表现的变化

小说语言是符号的、表意是抽象的;电影语言是形象的、表意是具体的。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无论作者描写得如何细致入微,读者终究是“看”不到的,只能凭借想象创造一个“意中之像”。而电影是视听艺术,它的语言以画面和声音的形式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带给观众的刺激是直观形象的。由于影像与文字二者传播媒介的差异性,导致了电影与原著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性。

电影用镜头诉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台词,都是精巧设计的剧情,都是人物的语言和讲述。片中战后戏院听戏时,男人随铿锵的鼓点不断轻叩的指尖,分明牵动着女人的全部思绪。女人的心神早已随着男人手指的起伏而动,失了听戏的兴致,那一次次敲击的动作,早已将她的心神敲得支离破碎,不得安稳,只得转身离席。只这一个场景就将女人心事展现无遗。而茨威格的小说尤以心理描述见长,《来信》心理描写也是电影语言难以描摹的。原著在刻画女人心理时写道:“你就是一切,是我整个生命,人间万物存在,只是因为都和你有关系,我生活中的一切,只有和你相连才有意义,你使我整个生命变了样……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第一眼就感觉到了你身上的这种两重性,当时象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了……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地、这样舍身忘己地爱过你,我对你从不变心,过去是这样,一直是这样,因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觉察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②这种单恋的苦涩、热烈追求的激情,又是通过电影镜头难以言说的。因此,电影语言采用了大量的女性独白,用女人自己的讲述,来诉说她心中的这份爱恋,少了卑微,多了诚恳。

《来信》是一个痴情女子对一个负心男人的爱情守望,突显出二人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折射出对人生和情感的重新反思。这是一个怀旧、凄美的故事,影片的主色调是偏冷的暗色,无论是冬日的灰色、天幕的深蓝、服饰的灰蓝以及多次定格的昏黄灯光,都渲染了忧郁清冷的情感氛围,使得影片中的色彩具有了打动人心的主观情感。电影《来信》改编的成功,源于它把这种形同陌路的单向爱情表现出新的意义,用女人对爱情的执著和坚定震撼人心,同时引起个人对生活的审视和反思。徐静蕾将她独特的女性眼光,投摄到文本和影像中,从不同的视角发掘出新的艺术价值。

[1]张会军,马玉峰整理.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得到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创作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3).

[2]茨威格,奥地利,林晓牧译.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3-12页.

猜你喜欢
徐静蕾茨威格原著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作家的办法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信息炸裂时代,读经典原著才是王道
水家乡
徐静蕾:有一种友谊叫前任
徐静蕾 冷冻卵子
国籍与年代